在16世纪初,欧洲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已。
为了避免宗教迫害,众多处于劣势地位的新教徒纷纷离开意大利、法国等地,远赴“穷山恶水”的瑞士,谋求新的生存空间。
人一旦决定跑路的时候,不可能麻溜一个人跑,必然会带着财产与积蓄一起跑,人家江南皮革厂的老板跑路时,还带着自己的小姨子呢。
所以欧洲的新教徒们也带着他们的财富踏上了瑞士这片土地。
而随着新教徒的大规模涌入,大量资本也随之流入瑞士,资本又急需安全的储存和增值方式。
于是,瑞士的银行业吃上了时代的红利。
在当时的欧洲,支持新教徒就是犯罪,但新教徒有钱啊,有钱就是瑞士银行的爷啊。
一边是政治正确,一边是真金白银,瑞士银行该如何取舍呢?
当然是“向钱”看。
资本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对于瑞士银行家来说,这个问题并非难事。
他们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保守客户隐私,绝不透露客户的财产状况。
这样一来,问题迎刃而解,简直完美。
从此,保密制度成为瑞士银行业的金字招牌。
银行业本就以信誉为本,越是为客户保密,客户越是对银行感恩比心。
而信任的增加又促使客户更愿意选择在这样的银行存放资金,形成了资本和银行之间的良性循环。
尤其在欧洲动荡时期,失去地位的破落贵族纷纷选择带着资本,到瑞士寻求庇护,而刚崛起的新贵为了保障财产安全,也愿意将财富寄托于瑞士的银行。
特别是法国“小钢炮”拿破仑席卷欧洲时,瑞士银行家凭借其“资本避难地”的独特地位,赚了一大笔横财。
在这一点上,新贵和旧贵族的需求如出一辙,都希望掩盖财产规模,以清白身份示人,绝不成为他人眼中的肥肉。
资本的流动如同大江大河,滋润了瑞士的银行业。
到了1934年,为了持续发展资本业务,瑞士正式颁布了《联邦银行法》,该法规规定:
「银行必须采用“秘密号码制度”代替客户真实姓名,并对违反保密原则的银行职员实施严厉的刑事处罚。」
过去潜在的行业规定,如今已升级为国家法律,这等于在“金字招牌”上镶了一层钻。
各国资本家们都将瑞士银行视为“财产安全”的圣地。
当年纳粹德国为防止资金外流,特意颁布了一个法规,规定所有在国外银行存有资金的人必须向政府申报,否则将受到死刑惩罚。
希特勒的初衷是提振市场信心,然后回笼资本,但他的命令却导致市场失去信心,德国资本持续外流,大部分资金流向了瑞士银行。
此后,希特勒开始对犹太人进行驱逐和屠杀。
为了避难,许多犹太人也在瑞士银行开设了秘密账户,当做未来东山再起的启动资金。
然而,几百万犹太人被屠杀后,这些秘密账户中的资金成为无人认领的死账。
至今这些死账的准确数字仍无法确认。
有人说是1940年代的100亿美元,也有人说更多。
总之,这是一笔无法追溯的无头账款。
而且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通过各地的掠夺,获得了大量资本。
但这些资金不能直接花,必须洗洗干净,变白了才能花。
那么谁帮希特勒洗呢?
当然是瑞士的银行。
根据后来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瑞士银行为希特勒洗的一部分资金中,仅黄金就有60吨。
可随着希特勒的战败,这些洗干净的资金和当年犹太人的存款一样,也成了无头死账。
所以说,除了美国和苏联,瑞士银行成为“二战”中的另一个大赢家。
几个世纪以来,瑞士一直是资本流入的受益者,从而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有钱了就能够发展工业化,几百年流入的巨额财富使得瑞士在19世纪50年代,跃居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有钱了就能发展教育、研究学问,于是瑞士成了欧美科学家眼中的白月光,至今瑞士仍是世界上国民教育普及率最高、科研活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有钱了还能玩艺术,靠着几百年的积累,如今瑞士拥有1142家博物馆、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达840万册,并有超过70%的人口每年参与各类音乐会。
毕竟有钱了才能这么闲。
从雇佣兵向银行业转型,瑞士无疑是成功的。
但瑞士这套成功学的背后,延续的逻辑是相同的,那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现在西装革履的瑞士银行,其实就是翻版的瑞士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