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背景之下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增高的态势,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之下,由于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圈舍的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如若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和环境调控,就会给各类寄生虫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题。所以就需要加强发病原因的有效调查,明确猪寄生虫病造成的危害,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1 猪寄生虫病的种类
根据猪寄生虫病的侵染位置不同可以将猪寄生虫病划分成体内寄生虫病和体表寄生虫病两种。体表寄生虫病主要是受到螨虫病、蜱虫等多种寄生虫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只会对猪群的体表皮肤造成严重的损伤,经常会造成体表皮肤出现化脓,渗出物显著增多。像蜱虫这类寄生虫自身还会携带多种病原,能够通过叮咬皮肤经血液传播多种血液原虫病,严重威胁到猪群的健康生长。

猪体内寄生虫病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了消化道线虫病、蛔虫病、吸虫病以及蠕虫病。除了上述几种寄生虫疾病之外,还包含着一些比较特殊的寄生虫病,例如球虫病、弓形体病以及血吸虫病,这些寄生虫往往会寄生在猪群的肠道黏膜当中或者血液系统当中,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更为明显,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早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对当地所发生的寄生虫病有所认知,要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驱虫防控,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1 猪蛔虫病
发病特征:猪蛔虫病是由蛔虫科和蛔虫属的寄生虫寄生在猪小肠当中所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属于蠕虫病的范畴。蛔虫在自然环境当中广泛分布,同时在各个生猪养殖地区也呈现广
泛流行的态势,是现代生猪养殖业比较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从易感群体来讲,3~6月龄的仔猪对蛔虫的易感性最强,成年猪群对蛔虫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是该疾病的重要传染源。从当前蛔虫病的发生流行现状来看,该种疾病在中小规模养殖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尤其是人畜共同生活会导致蛔虫的发生流行率显著增加。猪群感染该种疾病之后,往往会表现出严重的消化不良,身体逐渐消瘦,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贫血,导致猪群增重放缓,养殖周期变长,更为严重的是该种疾病还会造成年龄较小的猪群死亡。

防治措施:猪蛔虫病治疗难度相对较低,一般选择对症的驱虫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常见的药物,包括了敌百虫、噻嘧啶和伊维菌素。上述三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 80、20 和 0.3 mg/kg·bw,前两种药物可以口服,后一种药物采用注射给药方法。一般上述药物每间隔一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 2~3个周期,能够很好的提高防治成效。预防猪蛔虫病首先应该注重做好养殖场的卫生调控,要及时清除圈舍当中的粪便,避免年龄较小的猪群和粪便频繁接触。要保持养殖场内部干燥整洁,同时还应该根据猪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做到科学搭配饲料,确保饲料饮用水清洁,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2 猪弓形虫病
发病特征:猪弓形虫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吸血昆虫叮咬皮肤所引发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弓形虫除了危害猪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动物,人感染各种疾病之后往往表现为高热现象,机体严重贫血。弓形虫主要在猪群的血细胞当中大量寄生,使得大量血细胞破损,携带氧气的功能逐渐变差,进而导致机体严重贫血,身体逐渐消瘦,表现出高热现象。

另外弓形虫在猪群当中传播流行期间,还会导致患病猪的心脏、眼睛以及大脑组织、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会引发妊娠母猪突然出现流产。养殖场出现该种疾病之后短时间内会表现为高热现象,最高体温能够达到42℃。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患病猪精神变差,不能正常采食,饮水量显著增强,但是会喜欢饮用污水,排出的粪便表面有时会包裹有大量的黏液。除了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之外,患病猪的腹部皮肤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现象,耳朵后不会出现紫红色的坏死病斑,皮肤表面也会出现紫红色的坏死病灶。

患病猪排尿量显著减少,排出的尿液呈现赤黄色或者茶红色。发病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活动减少,长时间不起,行走时左右摇摆,最终倒地不起,患病猪的心跳逐渐加重,肺泡存在呼吸摩擦音,每分钟心跳次数能够达到60~80次。通过采集患病猪的新鲜血液进行血细胞观察能够发现血细胞大量变形,同时也能够发现在血液血浆当中存在被染色呈现多种形态的弓形体。

防治措施:对于猪弓形虫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选择使用磺胺类药物对患病猪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选择使用 10%磺胺间甲氧密啶粉和黄芪多糖粉剂联合治疗,上述药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80和5mg/kg·bw,添加到饲料当中,投喂1次/d,连续15d。

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可以选择使用15%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0.33mL/kg·bw,10%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混合后耳静脉注射,一般按照上述防控措施进行一段时间治疗之后,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就可以消退。

防控猪弓形虫病一定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尤其是在盛夏季节注重消除养殖场的吸血昆虫。要始终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管理方式,每一个批次的猪群出栏之后,都应该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清扫处理,注重加强对养殖环境的定期消毒,清除圈舍当中残余的粪便,堆积发酵,杀灭粪便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寄生虫虫卵和多种病原微生物。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方式,避免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在养殖场当中活动,保障养殖人员固定,不能够向其它圈舍窜动。定期对猪群进行有效的检疫检验,制定合理的清理制度,及时发现隐性患病猪,及时淘汰处理,避免弓形虫在养殖场当中反复传播流行。

猪螨虫病
发病特点:猪螨虫病是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极高的一类体表寄生虫病,尤其是秋冬季节连续阴雨天气或者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时间段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不同年龄的猪群对螨虫的易感性都很强,年龄越小的猪群由于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对螨虫的易感性越强。猪螨虫病是一种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

患病猪和健康猪接触能够实现皮肤接触感染,也可以通过污染各个养殖管理用具和养殖环境实现间接传播。从易感群体来讲,仔猪和保育猪易感性最强,感染三周之后,体表皮肤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先是从头部开始,尤其是耳朵、鼻子、眼睛周围会出现很多黑色的小结痂组织,随后逐渐蔓延到整个体表四肢和尾部,随后出现红斑、丘疹和黑色的痂皮,并且能够引发持发性的过敏反应,导致机体瘙痒难耐,使得患病猪不能正常休息,正常采食,并导致消化机能紊乱。患病猪常常在圈舍猪栏墙壁上摩擦患病物部位,导致大量猪毛脱落,机体脂肪大量消失,机体消瘦,甚至会继发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时,死亡率进一步升高。

防治措施:猪螨虫病治疗难度不大,用于治疗螨虫的药物多种多样,可以选择使用 3%敌百虫水溶液,坚持每天对患病部位进行涂擦处理,禁止使用碱性溶液进行刷洗处理,否则很容易造成中毒。也可以选择使用 0.04%辛硫磷浇泼溶液,间隔1d使用一次。最为常见的药物是二嗪农溶液,将25%二嗪农溶液稀释800倍液之后对患病猪涂擦或者喷淋。患病猪可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3mg/kg·bw,使用1次/d,连续使用3d。防控该类疾病应该注重做好卫生管理,要保持整个圈舍干燥整洁,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特征,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避免将病毒带入到养殖场,及时发现患病猪单独隔离,有效控制病原的扩散。治疗之后应该持续做好猪舍的清理消毒,防范周期性感染该种疾病。

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其它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猪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发病进程相对较为缓慢,等到猪群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后,表示该种寄生虫疾病在猪群当中已经呈现快速传播流行的态势,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所以就需要养殖管理人员掌握更多寄生虫疾病防控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实时掌握猪群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保障猪群能够健康生长发育。
感谢您的耐心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