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223:画蛇添足丨昭阳率兵攻魏伐齐,陈轸以寓言劝其退兵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5-03-22 12:32:49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也作“画蛇著足”,意思是画好了蛇,又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战国时期,魏国自“马陵之战”后国力衰退,公孙衍于是提出合纵之策,使魏国联合他国出击取胜,为此魏惠王遂先与韩、赵交好,又采纳魏相惠施提出的“以魏合齐楚以按兵”,派太子魏嗣入质于齐,公子高入质于楚,从而与齐、楚开展合纵。

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年),魏、齐在平阿会盟。同年,张仪率兵出关,夺取魏国陕地,作为进攻中原基地。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合纵,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使魏国与韩、赵、燕、中山结盟。

“五国相王”之举,立即引发秦、齐、楚三大强国警惕。

为了破坏“五国合纵”,齐国先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意图联合魏、赵迫使中山放弃王号,在遭到拒绝后,齐国又以割让平邑为筹码,要求燕、赵进攻中山,同样遭到拒绝。齐国遂向魏国边境增兵,并将魏太子魏嗣送还魏国,意图以武力胁迫魏国。

楚国为了迫使魏国退出联盟,则要求魏国废除太子魏嗣,在遭到魏国拒绝后,遂以护送公子高返回魏国争夺太子之位的名义,派大司马、上柱国昭阳率兵攻魏,于襄陵大败魏军,夺取魏国八城。

击败魏军后,昭阳又率兵东进,意图进一步攻打齐国。

当时,秦国使者陈轸恰在齐国,得知楚军东进,为了防止齐、楚交战,他便又作为齐王使者前去面见昭阳,他先是祝贺了楚军伐魏的胜利,接着便问昭阳说,“按照楚国的制度,灭敌杀将能封什么官爵禄位?”

昭阳回答说,“官至上柱国,爵为上执珪。”

陈轸又问,“比这更为尊贵的还有什么?”

昭阳回答说,“那就只有令尹了。”

听到这番回答,陈轸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令尹的确是最为显贵的官职,但楚王却不可能设置两个令尹!请允许我为将军讲个故事。

楚国有个贵族祭祀先祖后,将一卮酒赐给门客们。门客们相顾商议,“这些酒,我们几个人喝有点不够,一个人享用却绰绰有余。不如我们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者便可饮用此酒。

有个门客率先完成,便将酒取到了手中,然而他却并未饮酒,而是左手持卮,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给蛇添上足。’结果他的蛇足尚未画完,另一个门客的蛇却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卮说道,‘蛇本无足,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说罢便一饮而尽,而为蛇添足者终究没有喝到酒。”

昭阳听完这个故事,却不知道陈轸到底何意,有些不解的看着对方。

陈轸见状,便解释道,“如今将军替楚国攻打魏国,破军杀将,夺其八城,兵锋不减之际,又移师向东准备攻齐,齐人大为震恐。凭这些,将军足以立身扬名了,还有什么官爵是不能得到的?晋升令尹早已足够。

如果战无不胜却又不知适可而止,根本没有丝毫好处,毕竟楚王不可能赐给您两个令尹之位;反之,恐会招来杀身之祸,毕竟您已经升无可升了,到时候恐怕就是该得的官爵也没有了,就如画蛇添足一样!”

昭阳听罢,认为陈轸所言十分有理,于是撤兵回国。不久后,凭借着襄陵之战的功劳,昭阳果然得以升任令尹。与此同时,赵武灵王以赵国国力弱小,不具备称王资格为由,自去王号,只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魏惠王则因为齐、楚两国压力,对于合纵之策彻底失去信心,改而采纳张仪的连横之策,与秦、韩结盟而对抗齐、楚,于是起用张仪为魏相,而驱逐了惠施,不久韩、魏太子朝见秦惠文王,第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