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肾友通过微信联系我,一加上就问:
“你治肾病有啥好药?”
我回答说,每种肾病类型都有其对应的药物,因此首先需要了解:您具体是哪种类型的肾病?然而,无论我如何询问病情,对方都避而不答,只是反复追问我有什么药。
经过多番沟通,我才得知对方仅做了肾功能和尿常规两项检查,其他详细检查并未进行。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找过许多医生,但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好药”,如果我也没有的话,就和他们一样也不顶啥用。
问不出病史,这种人目前指导不了。
虽然这种极端的情况并不多见,但确实有不少肾友存在一种思想:“检查作用小,治疗作用大”——这种思想要不得。
对于简单病,确实更侧重于治疗;但对于疑难杂症,检查才是关键。
如果您的病是久治不愈、频繁复发的疑难杂症(慢性肾脏病花样繁多、多为疑难杂症),那么检查就比治疗的权重更高。
聪明人看肾病有个特点:
多检查,少吃药
有些人认为:只有查出了啥大问题,检查才算有价值;要是啥都没检查出来,就是白查了。
就像有的人总想要吃上什么药,心里才放心,若是没给自己开药,医嘱只有一个“定期复查”,就是“白跑一趟”。
但在医学领域,永远是预防>治疗——即使在患病后也是这样,肾友预防尿毒症>治疗尿毒症。
检查越多、预防越多,那么“白查”就越多、健康就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以循环到老;若是不查病因、光想着吃药,只能是个“药罐子”,药罐子和病情恶化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发现,许多轻症且无需用药的肾友,他们之所以想吃药,并不是真的想成为“药罐子”,而是为了寻求一个安心。然而,真正的安心并非通过吃药来实现的。当我向他们详细解释病情、进展因素、用药利弊等信息后,他们通常会理解并接受“定期复查”这一最优解,也就安心了。
有些朋友经常抱怨说:
“现在的医生啥都不会看,只会靠机器检查。”
您可能也听过类似的话,这句话对吗?
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医生在查体方面不够细致,不愿意在望闻问切、视触叩听里下功夫,在查房、交班时需要科主任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示范、监督,所以前半句有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后半句就没有道理了:机器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机器检查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机器在它擅长的领域里,比医生查体准确得多。
现在哪个行业能离得了机器?别说医生、搞生物的、搞物理的需要机器,现在就连数学家都离不开机器编程了。其实对于多数肾友来说,医生查体+机器检查缺一不可。
那为什么有肾友抵触机器检查呢?说白了,这主要是因为机器检查需要收费,而医生查体不收费。所以都希望靠医生查体就能搞定。假如未来有一天,全国各地都宣布机器检验全部免费,恐怕一瞬间“这医生只会靠机器检查”的抱怨声就没有了。
正如有肾友和我说:“这几个检查都是机器自动做的,又不用人干活,为啥要收费呢?”
其实机器检查的成本远高于医生查体。那些昂贵的医疗设备每年都会折旧,太旧没法用了就要换新的,这些费用最终都会反映在检查费用上,成本要比医生贵很多。您坐在一台CT仪器上,相当于坐在一台高配版法拉利跑车里,它能不要钱吗?
我还专门查了一下法拉利的价格,发现平均价格法拉利比CT仪要便宜不少。
所以这事不能怪医生、也不能怪患者,要怪只能怪社会的生产力还没发展到共产主义。
为啥检查越多越好、吃药越少越好?读书时,老师经常教咱们这句话:“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对吧。这啥意思呢?
其实,把薄书读厚是过程、是手段,把厚书读薄是结果、是目的。看病就是把一本书从薄读厚,再从厚读薄的过程。
举个例子,一位肾友来就医,诊治就分这2步:
第1步:刚见面时
我对他的病情一无所知,他本人也未必有深入了解,这病历只有一个简单的主诉,薄的半张纸就能盛下。然而,这薄薄的病历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情。怎么办呢?我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摸清他的病情细节、构建出病情全貌。
这个过程中,医生通过检查、观察和思考,很薄的病历逐渐被加厚,这就是「把厚书读薄」。
第2步:检查完毕后
医生面对厚厚一叠的病历和众多的检查结果,需要从中提炼出关键的信息。这就需要医生具备从患者临床表现中抽丝剥茧的能力,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出真正的病因根源,用药精准狙击。
别看病历很厚,但病情的根源往往只有1-3处,不会很多,这就是「把厚书读薄」。
如果你发现哪哪都有很多问题,哪都很“厚”、无从下手,那说明还没找到根源所在,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面上飘着呢。真正的哪哪都有很多问题、无法下手的患者是多器官衰竭,早转进ICU里了,不会呆在肾科病房。
多检查,就是把薄书读厚;
少吃药,就是把厚书读薄。
通过这个「薄→厚→薄」的过程,医生心理上经历了薄而不清楚 → 厚而不清楚 → 厚而清楚 → 薄而清楚的过程,医生心中才能豁然开朗,才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脏病中的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