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那个夏天,骄阳似火,也点燃了一段特别的际遇。我,十八岁的陈志国,命运的齿轮在那年开始微妙地运转。村里的水库,那是我和同伴们避暑的乐园,却也成为改变我人生的地方。
那一天,我并非去水库玩水,而是被母亲强拉去相亲。村里人常说我生得清瘦英气,未来大可以考出去成个大人物,可母亲却认定读书是浪费钱,早早定下我的姻缘。一边是家里永无休止的争吵,一边是我内心的矛盾和执着,我那天思绪万千,踏上了水库的那条路,却没想到,命运在路的尽头等待着转折。
站在水边,一个呼救声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看见水里有人挣扎,像是快被深水吞噬。我没多做犹豫,鞋子一踢,猛然跳了下去。水库的深水冰凉刺骨,冲击着我的四肢,但我死命划水,终于抓住了她——一个全身湿透的姑娘。她毫无力气,脸色苍白,随着我拉着她靠岸。紧急呼吸急救后,她果然缓过来了,却一抬头,拍了我一下,轻声骂道:“流氓!”
我心中惊诧,却低头一看,才发现我救人时弄乱了她的衣物,她羞红了脸,却又放低声音补了一句:“谢谢。”
她是隔壁村的姑娘,名叫吴晓梅。听她说起滑水落入水中的原因,与我同样的家庭挣扎与逃离成了她跌落深水的阴差阳错。那天,她借走了我的自行车,也借走了我的注意力。她上车时回头问的:“你叫什么名字?”让我恍然觉得生活原来也可以这样轻盈的一笑而过。
从那天起,我的人生,和她,纠缠得似乎再也解不开。
吴晓梅后来常三差五地来找我一起复习,理由是她在复习中遇到了难题。我也没有推辞,渐渐习惯了她坐在我家院子里,一边听着我讲题,一边偷偷观察她认真做题的模样。她低头蹙眉的样子,总让我想看多两眼。
村里的人开始传我们“有情况”,甚至家里母亲都暗讽是不是喜欢这隔壁村的吴姑娘。她凭什么了解?她摔在沸腾的世界里,被观念禁锢,而晓梅却像云,清风明月般地把我牵引进了她的清澈小世界。
高考倒计时的那段日子,晓梅偶然一句“志国,你那么努力,一定能考出去,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刺进了我的心窝。没想到,这句话成了我拼命冲刺的动力,也成了支撑我走出生活重压的一盏明灯。
高考前夕,晓梅突发肺炎。收到消息的我毫无犹豫地找到镇上的老中医,为她抓了几天的药。那几夜,深灯之下,我陪她讲解高考试题,她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却让我更专注每一字句的讲解。
她康复后,我们这对“特殊战友”晚了一周才去学校报到。巧合的是,我们报到的学校竟是同一所。晓梅看着我时笑了:“看样子,我们还真是命运安排。”
大学四年的时间成了我们情感的升华,晓梅一句“谢谢你救了我两次命”的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当我向晓梅表白时,她轻轻说道:“我还欠你一条命呢,得还报。”那是对未来承诺的开始,也成为了笑谈。
如今,我们已经成家几年,每逢夏日,我与晓梅总会牵着孩子们的手,来到水库边坐一会儿。每每忆及往事,晓梅就调侃道:“如果不是你赖上我,哪有这家可爱的小鬼?”
我始终记得那水面倒映的阳光与晨风,记得那双颤栗的手抓住我的瞬间,记得那声微弱的“谢谢”,改变命运的相遇。夏雨过后,晓梅会靠着我轻声说:“那水库是我们缘分的开始,什么时候,带孩子游个泳吧。”
我笑着回她:“我可不想再被你骂一声流氓。”
所以,你看,人生总是藏着一道光,会为你撕开黑暗,在水面拖着你到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