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思国
我离开家乡已三十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到冬季,就愈发怀念儿时故乡那浓浓的年味。虽然,那时故乡的父老乡亲过着“缺吃少穿,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艰难日子,但年味却比现在浓烈。
在那个年代,只要进了腊月的门,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故乡的年味,一直持续到过完元宵节,我们小孩子才满怀恋恋不舍的心情与过年告别。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小孩子的欢腾热闹里。
小时候,一到冬天,我们就掰着手指头算过年的日子;一入腊月,心思全放在了过年里,扎堆尽情尽兴地疯玩。俗话说:狗窝里放不着油饼,手里有点零花钱的,一会儿买零食和玩具、一会儿买炮仗(鞭炮)或甩炮,买来成挂的炮仗拆了,这里“啪”一声,那里“轰”一下。
“七岁八岁半,鸡狗不喜见”,这里一帮,那里一伙,炫耀好东西、分享好吃头,一会儿吓唬小狗小猫、一会儿赶赶鸡鸭鹅,用哑炮拆出来的火药打洋火(火柴)枪,要比火柴头的威力大多了。晚上藏猫猫躲在柴火垛里睡着了,也是常有的事,小孩子的开心快乐就是这么纯朴简单。这时整个村庄也因为小孩子而生动热闹起来,给那时贫寒的农村带来了热闹、生机和希望,浓浓的年味一下子就有了。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忙年的浓烈氛围里。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一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忙年,蒸馍馍、包子、花糕、黏窝窝。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二十六杀年猪、割年肉,二十七杀鸡、炖鱼、炸丸子……
当然,最热闹的要属杀年猪了,场面虽然血腥残忍,但大人孩子还是把现场围个水泄不通,男孩子争抢猪尿脬,吹成大气球;抢不到猪尿脬就抢猪蹄甲,捞些猪油加根棉芯做成蹄甲灯;女孩子则喜欢用猪油做成白菜疙瘩或萝卜灯。
念过私塾的老先生给村民写春联,老奶奶带着大娘、婶子们套被子、绣花鞋、剪窗纸,一张张吉祥的图案剪出了农家人朴素的心愿。
准备过年走亲戚的节礼,通常是油炸馃子、红糖、白糖,还有挂面、大米等,一斤一斤地称好,然后用土黄色的纸包好,再用“经子”(纸绳)十字打结捆结实,包得有角有棱,最后用印有图案的长条或方块红纸别在上面作为封子,既好看又喜庆。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赶年集的火爆里。
农村分田到户以后,年集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氛围也越来越热闹,而年集上最吸引人和最火爆的地方就是炮仗(鞭炮)市。
进了集市,炮仗摊位一个接着一个,在路两边排了足足有一二公里长。上午十点多,炮仗市开始进入最火爆的高峰期,买的、卖的、看热闹的,挤挤挨挨、黑压压的全是人。噼里啪啦的炮仗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起哄的喝倒彩声、讨价还价声等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就像开了锅。
这时,精明的摊主会让顾客抽取一挂炮仗,然后用一根长竿挑起,更加卖力地吆喝:“真金不怕火炼,好货不怕实验,咱家的炮仗不响不要钱……”点着炮仗捻子后,炮仗噼里啪啦冒着火光炸响,震得人们耳朵嗡嗡响,碎纸屑雪花般向四周纷飞,一团又一团的硝烟腾空而起。
这时,有胆大的小孩子一手护着头顶,钻入硝烟里,用脚踩灭落地尚未炸响的炮仗捻子或抢拾哑炮,难免被大人一顿呵斥。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年年集上几乎都有炮仗摊炸摊和小孩子手被炸伤的事情发生。
近年来,多地禁放烟花爆竹,让人觉得没有了过年的氛围和热闹劲。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农村办喜事的喜庆里。
腊月是农民一年难得的冬闲时光,也是操办喜事的大好时节,个个村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娶媳妇的、嫁闺女的、相亲的、定亲的、乔迁的……
比如,村民家娶媳妇,虽然生活条件不大宽裕,但乡亲们会一起努力把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每个村都有懂人情礼节的三五个“主事”人组成的“指挥部”,他们全面筹划安排,根据家庭条件要办多大场子、要请哪些亲戚、哪些人负责借桌椅板凳和端盘子送菜、哪些人负责报喜迎宾等等,安排得井井有条。
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赶来随礼、凑份子,帮着拾掇卫生、张贴喜联、准备场地等。村里擅长厨艺的“焗长”列好所需食材的单子,安排人员赶集购买食材,在院里支起几口大锅,烧肉、炖大鲤鱼、炒鸡。熊熊燃烧的劈材在灶膛里噼噼啪啪作响,整个小院里热气腾腾、饭菜飘香、欢声笑语……来来往往忙活的人们,还有顽皮追逐打闹的孩子们,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景,温暖了北方寒冷的腊月,红火了农村贫寒的岁月,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故乡农村对婚俗礼仪特别讲究,从议婚至完婚要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节。中午婚宴,媒人必坐首席(感恩),必有炖整条的大鲤鱼(有礼)等,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中把“忠义孝悌、仁礼诚信”的理念融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里,化为基因。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满满的仪式感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上午,小孩子开心地跟在大人后面贴对联,在院门(柴门)和房屋门上贴上对联,在牛圈猪圈旁贴上“六畜兴旺”,在米缸面缸旁贴上“五谷丰登”,就连门口的老槐树上也贴张“出门见喜”等,令再简陋的小院顿时也焕然一新、喜气洋洋,充满浓浓的年味。
但家里有老人去世,家人要守孝三年,过年时不贴对联(讲究的人家贴白纸或紫色纸条)和年初一不出去或接受拜年。同时,过年还有诸多礼节或禁忌:除夕晚上要藏起剪刀和在院门内放一“拦门棍”;年初一早上要吃素馅水饺和全天忌扫地、动针线、打骂孩子;吃饭时鸡和鱼摆上桌时要讲究头尾方向等,这让小孩子对年充满了神秘感和喜悦感,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除夕下午祭祖和年初一早上磕头拜年里。
除夕下午三四点钟,全家族只要能跑得动的男丁,一般都要聚集到祖坟前祭祖,由家族长主持,从开村第一代先祖,一辈一辈地介绍,谁家属于哪一支哪一院(没出五服的属于一院),烧纸钱敬香祭酒,使子孙后代认祖归宗、牢记根源,最后举行集体磕头仪式,大放鞭炮烟花,祈盼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年初一五更天(凌晨5点左右),小孩子就被父母从睡梦中喊起或拎起来,吃过素馅水饺,跟着父亲按先本家族后其他长辈的顺序磕头拜年,汇聚成的“磕头大军”走街串巷,场面十分壮观,把年味推向了最高潮。磕头拜年只跪拜长辈和祖先,核心是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父辈领着孩子磕头拜年,一代一代地传承,增强家族的团结和睦,培养家国情怀。
故乡的浓浓年味在走亲戚拜年的人情味里。
故乡一直沿袭着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走亲戚拜年的习俗,一出动就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人,通常初二走姥娘家、初三走姑家、初四走姨家等。几家亲戚团聚到一起,陪着老人有说有笑地吃饭、开开心心地唠家常,满满的亲戚味和人情味。
特别是饭后告别时,那些上了年纪或身体不大好的老人拄着拐杖或让家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到院门口送亲戚,因为这可能是这辈子见的最后一面了,这种浓浓的亲情感人肺腑,不论生活贫穷或富裕,这会让人觉得来一趟人间值得。故乡的习俗,老人到了60岁就为自己准备好“送老衣”(寿衣)和棺材,已看淡了生死,唯独对这亲情难以割舍。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是过年的最后高潮,大人买灯笼或用芦苇、竹篾自扎灯笼,买来烟花礼炮等,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收好年尾。
然而,人们在物资富足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却感到年味和人情味越来越淡。
如,过年走亲戚为了“不失礼”,通常年轻人开着车一天走五六家亲戚,到亲戚家里打个招呼、放下节礼,就急着去赶下一家,是真正流于形式、走过场,让一些老人失落地叹息:“连口茶也不喝,我差乎这些东西(礼品)吗?这亲戚走不走的还有啥味!”再加上现实社会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和攀比之风盛行,也逐渐拉远了亲友之间的感情距离,导致不少亲友断了“路”。让人不禁感慨,以往过年的热闹劲和那种纯朴的亲情都去哪儿了呢?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真是振奋人心、令人自豪!这意味着寄托着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春节申遗成功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提醒:我们作为春节文化遗产的主人,应当更好地呵护春节、留住年味,努力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更多地融入越来越富足的现代生活里,把年过得更红火更有年味,让人世间充满浓浓的亲情和人情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END —
我感觉过年气氛最棒的是前夕,从小年开始忙里忙外的准备着,一直到除夕夜才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