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周新势力榜:黑马逆袭,暗流涌动,谁能笑到最后?
新势力造车这局棋,谁能一直执黑先行?
2025年4月14日到20日这一周的榜单,乍一看稳如老狗,细一看却暗流涌动。
头部品牌还是那几个,但排名和增速,你品你细品,信息量巨大!
上周榜单还历历在目,这周零跑就上演了一出“以下克上”的好戏,直接从0.64万辆干到了0.86万辆,销量嗖嗖涨了34%,把小鹏和小米都甩在了身后,一屁股坐上了亚军的宝座。
这匹黑马,到底是怎么搅动这潭水的?
说白了,还是产品力说话。
零跑C10交付量稳步提升,这可不是吹的。
这款车,主打的就是一个“性价比”,配置拉满,价格亲民,狠狠戳中了消费者的心巴。
也不排除零跑用了什么“骚操作”,比如新车型上市或者搞区域性促销。
现在新势力为了抢地盘,各种手段层出不穷,降价的降价,送福利的送福利。
零跑能杀出一条血路,背后肯定有它的门道。
但是这零跑的逆袭,究竟是回光返照,还是未来可期呢?
再看头部,理想汽车依旧稳坐钓鱼台,0.88万辆的周销量,环比增长22%,连续两周霸榜。
这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
但理想就能一直高枕无忧了吗?
我看未必。
这年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一不小心就得死在沙滩上。
理想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还是“精准定位”。
它抓住了奶爸们的心,把“家庭用车”这个概念玩明白了。
理想L6预售火爆,这说明市场对它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理想的品牌效应也不容忽视。
现在买车,除了看产品,还得看牌子。
理想这两个字,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高品质家庭用车”的代名词。
理想也不能掉以轻心。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那是相当残酷的。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对手超越。
那边理想守擂,这边华为也在发力。
问界和智界,背靠华为这棵大树,销量蹭蹭往上涨。
问界销量增长38%(0.32万→0.44万),智界增长36%(0.11万→0.15万)。
这增长速度,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问界M9卖的有多火,懂的都懂,这背后,华为的技术加持功不可没。
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都是华为的强项,也成了问界/智界的卖点。
现在消费者买车,越来越看重智能化体验。
华为在这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你说,问界/智界,会不会凭借华为的优势,把现有的市场格局搅个天翻地覆呢?
我觉得,很有可能。
除了这几个头部品牌,其他新势力的日子也不好过。
蔚来销量暴涨54%(0.35万→0.54万),这背后,估计少不了“钞能力”的加持。
又是限时购车优惠,又是换电服务升级,砸钱换增长,这招屡试不爽。
小鹏就有点尴尬了,销量微降(0.67万→0.66万),排名也下滑了。
这说明,小鹏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正在被其他品牌追赶。
现在谁家车企不搞智能化?
你不进步,别人就进步,你不努力,别人就努力。
小鹏想要重回巅峰,还得加把劲。
还有小米,这个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一上来就自带流量。
小米汽车SU7产能爬坡,虽然现在销量还不是特别亮眼,但是未来潜力无限。
小米的用户基数太大了,只要产品过硬,销量肯定不会差。
最惨的还是那些尾部品牌,乐道/岚图,销量不足0.15万,基本属于“查无此人”的状态。
这些品牌,想要活下去,就得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
第16周的新势力榜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黑马逆袭,头部稳定,暗流涌动。
未来的路还很长,谁能笑到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而这个市场,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最终,留下的,才是最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