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为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者。陈独秀就是其中的真正爱国者之一。
众所周知,陈独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创始人。1921年他和李大钊,一南一北相约建党。
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之前,陈独秀就已经进行了将近20年的革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37a2436d688604d5f75f2377b14ede.jpg)
出生于一个安徽破落官僚家庭的他,最初是一个儒家信徒,和一般的读书人一样想过走科举仕途的道路。
但不知道是,造化弄人还是命运使然,自幼读书万卷的陈独秀却屡试不第,特别是他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头盘辫子,脚踏烂鞋的大胖子考生,手捧试卷,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地说:今科一定高中!一定高中!
当时本就无心考试的陈独秀,看到那个胖考生的怪异之状,就更加无心答题了,在考试的那一两个钟头中他陷入了冥想:
依靠科举考试真的能选拔人才吗?像这种动物如果考上了国家和人民不就遭殃了吗?
于是,他果断的放弃了科考之路,开始大量阅读西方的书籍和康梁著作,想要找到一条变法图强,维新求治的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8d3313e02809a24f05ff4338cda9ec.jpg)
1901年,陈独秀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又认识了革命党人邹容、张继、章太炎等,并加入了革命进步团体励志会和青年会,从此又走上了一条民主革命的路。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出任安徽督军府秘书长,可是这期间他又发现,仅仅依靠暴力手段推翻一个政府和一个幼小的没有实权的皇帝是不可能真正救国的。
于是在革命之外,他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受日本章士钊创办《甲寅》启迪民智的影响,陈独秀又觉得要想救国,必须改造国民,革新国民思想,只有先从思想上认同共和,革命才有真正的动力。
再三考虑之后,他宣称:让我办10年杂志,全国思想都会为之改观。
随后,在他的同乡好友亚东经理汪孟邹的帮助下,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掀起了改造国民思想的文学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175bcfbc073d2506b268e0a54745b1.jpg)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文化运动后期,受李大钊的影响,陈独秀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主义者并于1921年与李大钊等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此后,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运动,但由于陈独秀本身的理论水平尚不成熟,而初创的党整体上也处于幼年时期,所以运动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再后来,同样有志于救国救民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也遭遇了挫折,于是,思想主张不同但是革命志向相同的孙中山和陈独秀走到了一起。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展开国共第1次合作,轰轰烈烈地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5554ae7074c07dac8820bb6be633dc.jpg)
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陈独秀对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的事实一再容忍,一再妥协,致使国民大革命夭折,致使党遭受重创,不久被开除出党。
虽然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但是他并没有放弃革命,之后而他依旧一直在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
1932年10月15日,已被中共中央撤销总书记职务,并开除党籍,另立托派组织“无产社” 的陈独秀被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以“危害民国罪”,逮捕入狱,被判8年有期徒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bba3753f7f0b1cf50310c7efce7579.jpg)
在狱中,陈独秀依旧没有停止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思考,他读书、写书,并与曾经的老朋友胡适之过从甚密,他的思想又逐渐复归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道路上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经胡适等人的援救和斡旋,陈独秀被提前释放,当时国民党方面想要对其进行拉拢,延安方面也想请陈独秀重新归党,但他却说:
现在只注重于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 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
之后他移居到四川东部的一个小县城江津,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直到1942年5月27日离开人世,他依旧在写着探求革命道路、针砭时事的政论性文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的陈独秀在认识到科考僵化之后,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维新革命道路,后来又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efb985a6e276531b46493d4400e461.jpg)
在清末,他反对腐朽的清政府,武昌起义后面对辛亥革命有名无实的胜利,他又对辛亥革命持批判态度,进入民国,他反对北洋军阀的复辟与专制统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他为了救国救民,一生接受了三种意识形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但对于这三种意识形态,爱读书、肯定思考的陈独秀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执着见解。
他的一生是反对的一生,是质疑的一生,是批判的一生,而他所有的反对、质疑和批判并非出于个人的爱憎和好恶。
他反对的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北洋军阀或者是国民党政府,都是阻碍当时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东西。
他的反对、质疑和批判乃至革命是为国家为人民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道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8479ded2d87d9a80e0d4150d237fc9.jpg)
虽然在最正确的一条路上,由于本身理论水平的不成熟和对工农运动的不了解,陈独秀退步了、沮丧了,但他对于救国救民,他始终没有放弃。正如著名学者胡绳所言:
陈独秀的一生,如果从他1900年参加反清运动算起,到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他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整整27个春秋,作出了比他的前辈、同辈都多得多的贡献。
就是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在旧中国的泥潭中,陈独秀依然在趔趄向前,尽管步履蹒跚,有时踯躅,有时摔跤,但他毕竟没有当叛徒,没有做汉奸,没有作出丝毫有损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国格和伟大人格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