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晚年被捕入狱后感叹:交友当如胡适之,这才是真正的老朋友

书生说文化 2024-06-21 12:02:30

1932年10月15日,已被中共中央撤销总书记职务,并开除党籍,另立托派组织“无产社” 的陈独秀被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以“危害民国罪”,逮捕入狱。

10月20日,陈独秀被押往南京,国民党中央为陈独秀一案专门组织特别法庭,一心想要将他定罪杀害。

陈独秀早年的战友和同志知道以后纷纷想方设法对其进行营救,其中就包括五四运动在政治主张上与陈独秀这位“老革命党”一向不合的自由派的胡适。

10月22日,胡适和罗文干、翁文灏等人致电蒋介石,请求他把陈独秀交给国家司法部门,按照正常的法定程序对其进行审判。

陈独秀

此后,胡适又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作《陈独秀与文学革命》的主题演讲,总结了他对文学革命的三大贡献:

一、将文学从少数人高雅的玩意儿变成大众的文学革命;

二、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将文学革命同伦理道德的政治革命相结合,形成一个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三、因为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文学革命有了许多重大收获。

接着,胡适联络社会各界人士,努力制造舆论,要求政府公判陈独秀,而不要组织什么“特别的审判”。

最终,在巨大的舆论面前,蒋介石选择了妥协,将陈独秀交由最高法院,进行公审。

1933年6月底,经过三次公审,和中华民国最高法院终审,陈独秀被判处八年的有期徒刑。

陈独秀知道胡适为自己的忙前忙后,努力奔走之后,大为感叹:还是老朋友!

《觉醒年代》陈独秀

在宣判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陈独秀就写信对胡适进行感谢,并说如果只是徒刑,希望能在监狱中给他找一些书籍纸笔,让他写一点东西,以消磨时光。

陈独秀曾写过一篇文章,《研究室与监狱》宣扬“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胡适收到陈独秀的信,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给他找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特别是文字音韵方面的著作。

早年间,陈独秀有一本《国语稿本》的书稿,一直都没有出版,后来,经胡适联系,这本书稿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陈独秀知道后,非常高兴的写信给胡适说,“稿费已付账,如释重负”。

另外,陈独秀请胡适代问,自己写作的其他书可否出版,如果能出版,他就再写。

胡适收到陈独秀的信,十分高兴,因为他早就希望陈独秀多研究学术,少参与政治,所以他回信陈独秀说:

你好好写,其他的交给我。

胡适

就这样,在监狱里的陈独秀一边看书,一边写书,几年内出版了好几部文字音韵学及哲学方面的著作,还写了一部《实庵自传》。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入狱之前,陈独秀曾经多次被捕入狱,几乎都是胡适从中斡旋,全力营救。

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被捕,胡适积极参与营救,后来陈独秀虽然被放出来,但仍然被警察监视,胡适就将他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

1921年10月6日,陈独秀在上海租借被法国巡捕房拘捕,胡适得知后,立刻打电话给蔡元培,请他设法营救。

第二天,胡适和蔡元培致电上海法领事,陈独秀不久就被释放。

《觉醒年代》陈独秀

随后,法文报刊《政闻报》的主笔请胡适吃饭,期间谈起了陈独秀被捕的事情,一向温柔和顺的胡适,表现的颇为激切。

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这件事的时候他更是大骂“法国人不要脸”。

1922年8月10日,陈独秀再一次在上海租界被捕,胡适听说后,急忙给在上海的汪孟邹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16日,为营救陈独秀,胡适给时任外交部长顾维钧写了一封“甚恳切”的长信,详细说明了陈独秀的案情。

最后,胡适对顾维钧强调说,陈独秀已经三次入狱,他不是怕坐牢的人,但是法国人这样做太不顾及中国青年人的感情。

三天后,经过顾维钧的调解,陈独秀被罚400元,释放出狱。

《觉醒年代》陈独秀

1922年10月3日下午,远在上海的陈独秀突然到北京胡适家中,胡适大喜过望。

一时间,两个老朋友相谈甚欢、甚久。

当然,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也少不了摩擦,有的时候甚至会闹到绝交的地步。

1925年11月29日,被激怒的北京群众,一把火烧了与“研究系”关系密切的《晨报》馆。

那时候在上海的胡适和陈独秀谈到了这件事,陈独秀认为《晨报》多次帮“帝国主义”说话,打压革命舆论,实在是“该”烧。

胡适当时就特别反对,事后回到北京,他又专门写信给陈独秀说:

几十个暴动分子烧一个报馆,这并不奇怪,但你一个政党的负责人,对此事不以为非,而以为该。这令我很诧异。

又说:

《晨报》今年的主张无论在你我眼里为是为非,绝没有该被自命争自由的民众烧毁的罪状。争自由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是不肯承认异己者得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不配谈自由。

胡适认为,自己和陈独秀近十年老友,一起做过不少事,但在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上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但有一点是两个人共同的底线,那就是容忍异己的态度。

可是,当陈独秀说出《晨报》该被一把火烧掉的时候,胡适觉得他连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都没有了。

胡适

陈独秀这样的态度让一向提倡容忍与自由胡适很不高兴。

无独有偶,胡适的态度有时候也让陈独秀很生气。

1932年入狱后,陈独秀虽然读读写写,有事可做,但是狱中生活毕竟是监禁生活,总有百无聊赖的时候。

因此,他就非常期盼胡适这个老朋友能找他谈一谈,说说话。

有一次,胡适到南京,因为事情太多,就没有顾得上去看陈独秀,所以就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向他道歉。

满怀期待的陈独秀看完信后,却不无讥讽地说:

不错,你很忙,作为老朋友,你有时间跟达官贵人一起吃酒,真的很忙。

后来,他在给别的朋友的信中说: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我和他仅仅友谊关系,其他一切也不必谈,他现在既不以友谊态度待我,不过旧朋友中又失了一个,如此而已。

但是事情过后,胡适再来看他时,陈独秀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两个人依旧相谈甚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陈独秀所在的监狱,在空袭中差一点被炸毁,这让胡适很是焦急。

不久,他联络张伯苓、陈仲凡等社会名流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保释陈独秀。

8月21日,经过胡适等人的努力,陈独秀终于被无条件的释放出狱,重获自由。

陈独秀出狱后,国民党想要拉拢他,共产党方面也想请他去延安,但都被他拒绝了。

这时,曾经政治倾向鲜明的革命领袖陈独秀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无党无派的自由人。

陈独秀

据汪孟邹给胡适的信中描述,陈独秀晚年移居到四川东部一个叫做江津的小县城,每日撰文为生,后来因为高血压和胃病复发,连低头写字都不能了。

得知情况后,正在美国为抗日奔走的胡适,想让陈独秀去美国疗养,以他曾经中国新文化领袖的身份,可以向陶行知那样做演讲,也可以像林语堂那样写书,写文。

但陈独秀却拒绝了胡适邀请,直到他1942年5月17日离开人世,再也没有离开四川江津。

远在美国的胡适从朋友的信中知道陈独秀去世的消息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了一首和陈独秀的诗。

陈独秀诗云:

百年乔木读书堂,允矣吴宗世泽长。

文物不随戎马尽,书中独有鲁灵光。

胡适和诗云:

海外欣闻有朴园,藏书万卷至今存。

好为中国留文献,岂但楹书贻子孙。

胡适回国后,将陈独秀晚年写的书信和政论性文章编辑成《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出版,并撰写序言:

我觉得他的最后思想——特别是他对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

6 阅读:401
评论列表
  • 2024-08-09 04:09

    最近胡适给你们拖梦了嘛 全赞美胡适的小作文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货建立的新中国呢[笑着哭]

    凡林郁虎 回复:
    咋洗都是黑煤球
  • 呵呵 12
    2024-08-09 20:51

    秀:我没说过

    凡林郁虎 回复:
    秀:害死我儿乔年,恨不得把胡适千刀万剐
    西北望丶射天狼 回复: 凡林郁虎
    延年。 乔年跟胡适没有交集。
  • 2024-08-10 23:48

    胡适有后人吗?是不是回国了?

  • 2024-08-11 00:07

    时间线都混乱了[笑着哭]

  • 2024-08-11 07:36

    1.1904年,胡适13岁,与江冬秀订婚; 2.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邻居韦莲司 3.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同是赴美的陈衡哲; 4.1917年,胡适26岁,抛弃二人回国和江东秀结婚,伴娘曹诚英; 5.1923年,胡适32岁,搞上了曹诚英,搞大了肚子,劝她堕胎;和江东秀提出离婚,未果; 6.1925年,胡适34岁,搞上了朋友王赓的老婆、朋友徐志摩的情人﹣--﹣陆小曼; 7.1936年,胡适45岁,搞上了学生徐芳的发小 …… 胡适曾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和日本作战”。 他还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人,换取和平……”。 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