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牺牲时的现场老照片:牺牲后还被羞辱,胸前弹孔清晰可见

古寺钟声绕青山 2024-11-28 19:45:46

切·格瓦拉的玻利维亚游击战

1966年,切·格瓦拉在刚果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后,他并未放弃革命的理想。他和他的古巴战友们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玻利维亚。

格瓦拉和他的队伍选择了玻利维亚南部的丛林地带作为他们的新基地。这一地区偏远且人烟稀少,为他们的秘密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得到了一些玻利维亚共产党成员的支持后,这片密林成了他们的训练营和策略规划中心。

基地设立之初,格瓦拉和他的队伍在树木繁茂的森林中架设了简易的帐篷和临时住所。他们清理了一片用于日常训练的空地,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隐蔽。在这片被绿色包围的隐秘之地,格瓦拉和他的队员们开始了严格的武装斗争训练。

丛林中回荡着格瓦拉指导训练的声音,他用他的经验和知识来激励队员们面对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格瓦拉也常常在夜间组织政治学习,他们围坐在篝火旁,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以及拉丁美洲的革命历史。

玻利维亚政府的反应

当玻利维亚总统勒内·巴里恩托斯得知切·格瓦拉的游击队已在该国南部密林中活动的消息后,他公开宣布要彻底剿灭这支革命武装,并指示军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搜捕行动。他要求各地的驻军加强巡逻,并在可能的革命根据地增加驻防,同时布置侦察人员深入村庄和乡镇搜集情报。

为了加快清剿进度,巴里恩托斯政府还在全国广播中散布关于格瓦拉和游击队威胁性的宣传,将他们形容为外来的颠覆分子,试图引发国内民众的敌视情绪。

尽管巴里恩托斯的军队一开始的战斗力不被外界看好,但局势在美国的介入下迅速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在获悉格瓦拉的革命活动后,立即决定提供支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牵头,派遣了包括军事顾问在内的特遣队进入玻利维亚,与当地军队合作。他们为玻利维亚军队提供了训练指导,并特别注重密林作战的策略和技能。

美国顾问通过侦察和监听技术,美国方面提供了格瓦拉游击队可能的行踪信息,并在关键地区加强布防和搜捕。玻利维亚的士兵们被要求按照顾问的指示进行地毯式搜索,并加强丛林的封锁。他们逐步缩小搜索范围,切断游击队的活动线路,甚至对附近村庄进行严密的监视,防止村民为游击队提供物资或庇护。

游击队的困境

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游击战初期充满信心,他希望通过组织武装斗争,唤起当地农民和工人的革命热情。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发展。在尝试与当地农民接触时,格瓦拉的游击队发现,这些村民普遍对他们的革命理念缺乏兴趣。对于农民来说,日常生活的温饱问题已经足够让他们疲于奔命,参与武装斗争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与古巴不同,玻利维亚的农民大多对政府和革命者都抱有戒备心理。他们害怕被卷入任何形式的政治冲突,一些村民甚至向政府军举报游击队的行踪以求自保。游击队原本寄希望于玻利维亚共产党提供支持,但许多共产党员对武装斗争的态度同样冷淡。党内不少人认为,格瓦拉的计划过于激进,游击战在玻利维亚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并不现实。

除了缺乏人力支持,格瓦拉在战术上的挑战也变得日益明显。玻利维亚的丛林环境虽然为游击战提供了一定的隐蔽,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道路难行,通讯不畅,许多预定的行动计划无法顺利执行。

物资供应问题也随之变得更加严重。游击队的补给线频频遭到政府军的破坏,一些为队伍运送粮食和药品的线路被封锁,游击队员不得不靠有限的资源艰难维持。由于物资不足,队员们的日常饮食只能依靠丛林中获取的野生植物和动物,但这些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敌军的打击也让游击队的处境雪上加霜。玻利维亚军队在美国顾问的协助下不断强化搜捕,逼迫格瓦拉的队伍频繁转移。

格瓦拉的最后日子

1967年10月,格瓦拉的游击队在玻利维亚的密林中已经捉襟见肘。队伍人数减少,补给短缺,加上四处埋伏的政府军,情况愈发危急。就在此时,队伍内部出现了致命的叛变。一名游击队员在被玻利维亚特种部队俘虏后,为了自保或出于其他原因,供出了格瓦拉及其队伍的藏身地点。

10月8日清晨,格瓦拉带领少数游击队员在拉伊格拉附近执行一次例行巡逻。根据以往的安排,他们通常会在行动中避免与敌军发生正面冲突,但这一天的情况截然不同。特种部队已经提前埋伏,并逐步包围了游击队的巡逻路线。双方在丛林边缘短暂遭遇后,激烈的交火随即爆发。

游击队在人数和武器上明显处于劣势。尽管如此,格瓦拉还是指挥队员尽可能拖延敌军的推进。然而,敌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事先得到了精确的情报。在激战中,格瓦拉的步枪受损,失去了火力支援。他的腿部中弹,无法继续撤退。身边的队员一部分阵亡,一部分被迫分散逃离,而格瓦拉最终被特种部队包围。

在被捕的那一刻,格瓦拉没有做任何无谓的挣扎。他身上的随身物品,包括日记、地图和一些信件,都被士兵搜走。这些物品后来成为了玻利维亚政府和CIA分析他行动的重要资料。特种部队将格瓦拉带到附近的一座村庄拉伊格拉的一间学校内关押。

第二天,格瓦拉的死讯即将传出。在执行死刑前,一名中士接到了上级命令,由他负责枪决这位被俘的游击领袖。这名士兵明显感到紧张,甚至不得不靠喝酒来壮胆。格瓦拉被带到行刑场时,这名中士的手一度颤抖。他站在格瓦拉面前,迟迟没有扣动扳机。

格瓦拉站在那里,直视着士兵。虽然他已经身受重伤,毫无抵抗能力,但他的声音依旧坚定。他用清晰的语气对那名士兵说道:“开枪吧,胆小鬼,你要杀死的是一个男子汉。”这句话瞬间激怒了对方,士兵随即举起枪连开数枪,清空了弹匣。为了确保格瓦拉已经死亡,又有士兵上前补了几枪。

遗体的处理及后续影响

切·格瓦拉遇害后,玻利维亚政府迅速将消息对外公布,并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证明其真实性。为了向国际社会展示“革命威胁”的终结,他们将格瓦拉的遗体运至瓦列格兰德的一家医院,放在一个简陋的水泥池台上向公众展示。这一过程被媒体广泛记录,记者、摄影师和军方人员围绕着他的尸体,试图捕捉这个“革命象征”的最后影像。一名士兵还揪起格瓦拉的头发,让他的脸更加清晰地暴露在镜头前,切·格瓦拉胸口的弹孔清晰可见。

为了彻底消除外界对格瓦拉死亡真实性的质疑,玻利维亚政府决定采取更加严苛的措施确认他的身份。一些军方高层提出,将格瓦拉的头颅割下送往阿根廷进行进一步检验,但这一提议引发了争议。最终,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剁下他的双手,并将其保存,以供指纹比对。玻利维亚军方将双手装入福尔马林瓶中送往拉巴斯,之后又转交给古巴裔情报人员完成身份核实。

格瓦拉的遗体在展示后被秘密埋葬,具体地点成为一个谜长达数十年。1997年,谜团终于被揭开。经过多年调查和搜索,一支考古队在玻利维亚瓦列格兰德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座无标记的乱葬坑。经过DNA检测,确认其中一具没有双手的骸骨正是切·格瓦拉的遗骸。

同年,格瓦拉的遗骸被送回古巴。在何塞·马蒂纪念馆,成千上万的古巴人前来悼念这位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他们带着鲜花、旗帜和手写的标语,用沉默和哀悼表达对他的敬意。古巴政府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国葬仪式,10月9日成为官方的缅怀日。

格瓦拉的遗骸最终被安葬在圣克拉拉的格瓦拉广场,这里也是古巴革命中他领导的重要战场之一。广场上建起了一座纪念碑和陵墓,成为后人瞻仰和缅怀的圣地。

参考资料:[1]杜娟.格瓦拉及其领导的拉美游击运动失败的国际因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5-16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