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嵩:字义真.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历任议郎.太守.左将军车骑将军.太尉
简释:孝灵皇帝
三月,任命何进为大将军,屯军在都亭。
赦免了党人,派遣中郎将卢植去征讨张角,派皇甫嵩、朱儁去征讨颍川的黄巾军。
孝灵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北地太守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对党人的禁令。吕强说:“党人被禁锢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人们心中充满怨恨和愤怒,如果不赦免他们,他们可能会和张角合谋,引发更大的变故。”灵帝害怕了,就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征调天下的精锐部队,派遣中郎将卢植去征讨张角,派皇甫嵩、朱儁去征讨颍川的黄巾军。
杀害了中常侍吕强、侍中向栩、郎中张钧。
众常侍一起诬陷吕强,说他和党人共议论朝廷的事情,多次研读《霍光传》。孝灵皇帝派中黄门拿着兵器去召吕强,吕强愤怒地说:“大丈夫想要为国家尽忠,怎么能去面对狱吏呢!”于是就自杀了。侍中向栩讽刺皇帝身边的近臣,张让诬陷向栩与张角里应外合,就把向栩杀了。郎中张钧上书说:“张角之所以能够起兵作乱,百姓之所以乐意归附他,根源都在于十常侍的宗族亲戚、门客们把持着州郡的权力,侵害掠夺百姓;百姓有冤屈无处申诉,所以才聚集起来成为盗贼。应该斩杀十常侍,把他们的头颅悬挂在南郊,以此向百姓谢罪,再派遣使者向天下宣告,这样不用出动军队,那些大的贼寇就会自行消散。”孝灵皇帝对张钧发怒说:“这真是个狂妄的家伙!难道十常侍中就肯定没有一个好人吗!”御史于是就诬陷张钧学习黄巾军的邪道,逮捕拷打,张钧死在了狱中。
待续.简释10/13孝灵皇帝

卢植:字子干.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名臣.儒将!身躯伟岸.仪表堂堂.音声如钟.性情刚毅.英雄之气.能饮酒一石
【考注】
①、卢植:字子干。公元139年出生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名臣、儒将!卢植身躯伟岸,仪表堂堂。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性情刚毅,有英雄之气。酒量超群,能“饮酒一石”。在青少年时期拜大儒、扶风马融为师。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去世,终年54岁;墓于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场村。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
②、皇甫嵩:字义真,公元119年出生于安定郡朝那县,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少时好诗书,习弓马。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骑将军。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出任左将军,与所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往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董卓专权,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至京师,董卓立即下令将其逮捕,欲杀之。因众人求情,改任议郎、御史中丞。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董卓被诛,皇甫嵩任征西将军,继为车骑将军、太尉;冬天,皇甫嵩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冬至病卒,享年73岁,获赠骠骑将军。皇甫嵩一生为人爱慎尽勤,先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稿,不宣于外。又不置亲信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其忠贤廉明。其身经灵、少、献三帝,始终忠于朝廷,屡建战功,平乱维稳。虽多次被诬陷,但刚直不阿,不参与党锢,还谏言赦免。
③、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东汉末年名将。封都亭侯,入朝谏议大夫;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进拜右车骑将军,封钱塘侯。朱儁出身寒门,少年时因赡养母亲而闻名。光和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担任右中郎将、持节。平定三郡之地后,被皇甫嵩上表推功,进封西乡侯,迁任镇贼中郎将。又率军讨平南阳黄巾。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燕。董卓秉政时,想任朱儁为副手,遭其婉拒。其后出逃荆州,更屯军中牟,徐州刺史陶谦等欲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各州牧伯,相邀讨伐李傕,奉迎天子。但朱儁却奉诏入京任太仆。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朱儁升任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因故未成行。
④、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的后人;汉灵帝时的侍中,遭宦者张让诬而被杀。少年时期是一名书生,性子奇异独特不一般,经常喜欢读《老子》,看上去像是在学道的样子,又好像是不受世俗浸染的随性之人,喜好披发,戴红色包发头巾,经常坐在板床之上,坐的时间久了,板床上都有他的膝盖和脚趾印。
⑤、张钧:汉灵帝时任郎中,因上书张角黄巾军作乱,十常侍恶行,激怒灵帝,收掠,死于狱中。

朱儁:字公伟.东汉末年名将.封都亭侯.钱塘侯.西乡侯;入朝任谏议大夫.升右车骑将军.太仆.太尉录尚书事!
原文:孝灵皇帝
三月,以何进为大将军,屯都亭。
赦党人,遣中郎将卢植讨张角,皇甫嵩、朱儁讨颖川黄巾。
帝召群臣会议,北地太守皇甫嵩以为宜解党禁。吕强曰:“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与角合谋,为变滋大。”帝惧而从之。发天下精兵,遣中郎将卢植讨张角,皇甫嵩、朱儁讨颖川黄巾。
杀中常侍吕强、侍中向栩、郎中张钧。
诸常侍共谮吕强,云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帝使中黄门持兵召强,强怒曰:“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侍中向栩讥剌左右,张让诬栩与张角内内应,杀之。郎中张钧上书曰:“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宗亲、宾客典据州郡,侵掠百姓;百姓冤无所诉,故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悬头南郊,以谢百姓,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帝怒钧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当有一人善者不!”御史遂诬奏钧学黄巾道,收掠,死狱中。
待续.原文10/13孝灵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