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越低越好吗?低于这个数,反而容易患病,希望牢记

健康养生 2019-12-28 10:01:05

众所周知,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很多患者每天都奋斗在抵抗高血压的“一线”中。也因此,部分高血压患者容易急于求成,希望血压能有多低就多低。殊不知,血压降得太低,对健康也是很不利的。

血压低于多少,属于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如果人体的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就算是低血压的范畴了。其中,老年人血压如果突然降低或患有低血压,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建议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带来更大伤害。

老年人血压太低,有什么坏处?

1、心脏等器官灌注不足

低血压一个很明显的坏处,就是导致灌注不足,指的是人体血容量或液体失衡,进而导致人体器官发生病变,尤其像心脏、肝脏等需大量血液通过的脏器,受到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比如,如果心脏灌注不足,就可能会造成心衰、缺血性心脏病,严重的还会引发心梗;而如果肝脏灌注不足,则可能会导致肝缺血。

2、可能诱发脑卒中

大脑需血量也很大。但在血压过低的状态下,人体血液流动会变缓,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进一步引发头晕、眼睛发黑、乏力等症状,甚至导致晕厥或休克。

更严重的是,血液流速太慢,容易加大患血栓的风险。如果老年人本身脑血管较为狭窄,还可能会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威胁生命安全。

所以,老年人降血压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一味要求低血压。

六成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一般多发生在急性心梗、大出血、严重感染等患者身上;慢性低血压则是缓慢发生,在这之中,存在一种体位性低血压,六成左右的老年人都有出现过。

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从躺卧到站立的过程中,血压迅速上升引起的。这对健康成年人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血压调节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就有可能出现不良症状。

另外要留意的是,患有高血压的人,会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日常如何应对低血压?

1、合理用药

如果降压药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导致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进而引起低血压。所以,老年人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若是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老年人改变动作时,过程要缓

老年人平时从蹲到坐、从坐到站、从卧到站时,动作需放缓。此外,饮食上要避免吃太饱,出汗后最好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3、发生低血压时喝杯淡盐水

老年人如果出现低血压,建议喝杯淡盐水,有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让血压升高。

0 阅读: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