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史载,赵国在此战中被杀45万人,国中精壮几乎空了。
虽然对于45万人被杀这个数字历来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赵国“壮士皆死于长平”,精壮损失大半是没有疑问的。
按理说,遭此致命打击,赵国肯定是要一蹶不振了。即便将来慢慢恢复过来,也得2、3代人的繁衍,没个4、50年是不可能的。
但是,史实却并非如此。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快就恢复了强势姿态。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损失惨重,但依然保持强势的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快又恢复了其强势姿态。
先是在邯郸保卫战中,赵国击败了秦军。
虽然邯郸之战的胜利是魏、楚来救后取得的,但是,实际上,在魏、楚到来前,赵国军民是独自抵抗了一年多,并且给秦军重创。
其后,前251年,燕国大举攻赵。
结果,赵国反击下,燕军大败,赵军一路深入,围攻燕都蓟,在燕国割地求和后才罢兵。
然而,前250年,廉颇再次围燕都。
前248年,赵国又助魏攻燕。
前242年,燕国又攻赵,再次被赵国大败。
前236年,赵国再次攻燕,夺取了狸和阳城。
赵国可不是只欺负燕国!
前245年,廉颇攻魏,攻取了繁阳。
前239年,魏国又把重镇邺让给了赵国。
而在北部边境,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在雁门大败匈奴,使匈奴人此后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境。
此外,在与秦国的交战中,李牧也两挫秦军,成为秦军最难啃的骨头。
即便是在最后关头,赵军在李牧的率领下还是与秦相持年余,秦军奈何不得,直到李牧被赵王杀,秦才顺利灭赵!
可以说,长平之战后,赵国连续对燕、魏开疆拓土,又屡次挫败强秦,同时又在北方重创匈奴,依然维持了强势!
不是元气大伤了吗?怎么还是如此强势呢?
尚武的民风,普遍较高的军事素质,是赵国败而不颓的基础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史记.乐毅列传》
在燕国企图趁赵国“精壮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的机会攻赵时,乐间就表示:赵国是一个四面受敌,全民抗战的国家,不可以进攻。
“其民习战”,正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保持强势的最大底气来源。
赵国,历来饱受战火洗礼。
赵国,长期有军民共同抗敌的传统。
早在赵国立国之前,赵人就在晋阳独抗智、魏、韩联军。
当时,晋阳军民一心,死守晋阳,才有了后来魏、韩倒戈,共同灭智分晋。
此后,魏国又围攻邯郸,赵人又是军民一心,共同抵抗。
甚至连中山国在反击时,赵人又在鄗邑死守,全民一心,成功拒敌。
至于代地,赵人更是常年与楼烦、林胡等作战。
可以说,赵国四面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其人民常年处于临战状态,始终保持了战斗力。
而且,赵国本身是游牧与农耕结合之处,即使在“胡服骑射”之后,人民就受游牧风俗影响较重,而在“胡服骑射”之后,更是抛弃了中原文化的条条框框。比如,妇女也常常参与作战!
因此,赵国的战争动员能力,是极为强悍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企图一举灭赵,被范睢所阻止。然而,过了1年,秦人再请白起为将攻赵,白起就指出“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已经动员起来了;而且,“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
可见,白起也深知赵国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稍给其喘息之机,他就能重新武装起来!
秦国攻邯郸,在魏、楚援军到来前,赵国军民独抗秦军一年多,给秦重创,然后才有了“兵出无功,诸侯生心”。
燕国攻赵,企图趁虚而入,结果反而被“其孤未壮”的赵军独自直接反击击败!
可以说,赵人“其民习兵”,使赵国在“精壮皆死于长平”的情况下都始终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
后来,廉颇出走到了楚国,在楚国带兵,但是,廉颇仍然“思用赵卒”,可见,赵卒的战斗力,仍然是胜过当时的楚军的。
这是赵国长期维持强势的根本所在!
有利的外交环境,使赵国有了喘息之机长平之战后,外交形势,对赵国又是空前有利的。
我们可以看到:燕赵常年大战;但是,又曾合纵一起攻秦;魏赵多次冲突,但也在对秦问题上保持行动一致。
这是因为:长平之战后,秦国一家独大之势已经到了非常明显的程度;六国之间虽然各有矛盾,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六国之间的矛盾是利益之争,六国与秦的矛盾是生死之争!因此即便彼此之间争斗不休,但一旦秦人有大动作,还是会更积极联合应对的。
而秦国同样发生了变化。
一来,在邯郸战败后,秦国也适当调整了策略,不再大举鲸吞,而转取蚕食之道,即不再追求一举灭国,发动的都是目标有限的战争,因此暂时威胁减少;
二来,秦昭王去世后,秦国陷入了罕见的长时间内政不稳状况,因此,其对外战争发动的频率也大幅减少了。
因此,赵国所受的威胁稍有缓解,除应对比较弱小的燕国进攻外,基本上能维持比较稳定的局面,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有利的地缘环境,使赵国仍有自立的基础赵国乃“四战之国”,其地缘环境本不算好,但是,到了战国后期,其地缘环境反而变得有利起来。
很长时间以来,在地缘上对赵威胁最大的,不是秦国,而是南面的魏国和东面的齐国。
尤其是魏国,还曾经攻占过邯郸。
但是,此时,魏、齐都已经衰落了下去。尤其是齐国,几乎就“隐身”了。
剩下的威胁,就是秦、燕了。
在对抗秦、燕时,赵国对代的经营也就成了巨大的优势。
在抗秦方面,赵国南有漳河、长城为屏,西有太行山为阻。
因此,秦国大举攻赵时,往往自西、南二路而来。
赵既可以利用太行之险、漳河之阻与秦周旋,又能使代地之兵在侧后威胁秦北路军。
因此,秦赵之间的几次作战,赵军皆由代地之军为主力,集中力量打破其一路,以化解秦军的攻势。
几次抗秦作战的胜利,皆是此方法!
而在对燕作战时,同样如此!
由于代在西部,又有险可守,与邯郸方向恰好对燕南侵之路构成两面夹击,因此,燕军也只有分兵两路。
赵军因此可以各个击破,反杀燕军!
相反,燕要抵抗赵国,所凭的只有易水,一旦赵军突破易水,就能直逼其都城蓟!
燕国实力本就不行,地缘又不利,被赵连番暴打自然不在话下!
太行之隔,漳河之阻,成为赵国自保的屏障;而燕、魏,又成为赵国施展的空间。
赵国维持强势,也就有了地缘基础!
“胡服骑射”的长期效果,使赵国有了新的“增长点”“胡服骑射”的长期效果,则使赵国又获得了新的“增长点”。
“胡服骑射”,看起来似乎只是学人家穿衣骑马,其实,其实质是很深远的。
赵国本就是农耕与游牧并存之区。许多地区甚至游牧民的比重非常大。
一般的变法,无论是魏国的“尽地教之利”,还是秦国的“奖励耕战”,皆立足于动员农耕力量。
在“胡服骑射”之前,赵国也是如此。
因此,广大游牧人民没有成为编户民,既不能为赵国增加赋税,也不能征兵入伍成为国防力量。
赵国“胡服骑射”后,在游牧经济区也发展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同时,赵国学习了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军事上也丰富了起来!
可以说,游牧与农耕,在赵国逐渐融合了起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越来越紧密,并且产生出新的增长点来。
而在代地的李牧,则成为集大成者。
李牧久居代地,在地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设置官吏来加强对游牧和农耕民的管理;通过将“军市”收入收为军费强化其经济实力;通过“日习骑射”来加强游牧作战方式与传统作战方式的融合···
因此,在代地,赵国发展出了一支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的军事力量。
而且,从雁门反击战时赵军的配置,可以看到这支军队的特点: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敢死冲锋的“百金之士”50000;善射者10万···
战车,是中原军队主要的突击装备;多达13000的战马集中使用(万骑并出在此前军事史上不曾见),是游牧风格;“百金之士”,是类似于“魏武卒”这样的步兵精锐;10万善射之士(总共才13000的战马,自然多数为步射手)又是中原军队常见的配置···
可以说,在“胡服骑射”推行了30年后,赵国已经发展出了将游牧与农耕作战方式紧密结合的新式军队,而这支新式军队的规模超过了15万!
这支强大的军队,也就成为赵国后期的顶梁柱!
善于发掘、收集良将而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辈出,又使赵国的军事指挥能力非常杰出!
“战国四大名将”,秦有白起、王翦;赵有廉颇、李牧,各占二人。
而赵军中的乐乘、庞煖,也皆为一时良将!
赵国后期对外作战的胜利,就是在这些良将的指挥下取得的。
而这一切,得益赵武灵王以来,几代赵王的对良将的全力发掘和收集!
廉颇、庞煖是魏国人,来魏国后受到重用;
赵奢本是一个负责税收的官员,李牧本是代地地方官,皆脱颖而出;
乐毅、田单是早已经成名的将领,皆纷纷来到赵国;尤其是:为了田单,赵国还给了齐国三座大城及一些小村城镇共57个为“转会费”···
可以说,赵武灵王以后的几代赵王,都各有各的毛病,但是,在收集良将这一点上,还是“遥遥领先”的。
而且,我们可以注意到:赵国不但挖成名将领,还能将本国及外来的未成名将领培养、挖掘出来,可见他们在军事人才的选拔、甄选上是有一套的。
如此,除了这些名流青史的名将外,其他中高级将领也必然是人才济济的。
有精兵强将,自然可以强势!
长平之战,赵国国力大衰。
但是,六国之中,实力最雄厚者为楚,战力最强者为赵,赵国依然维持了相对强势。
凭借“民皆习兵”的尚武之风、人才辈出的将领队伍,依靠相对有利的地缘优势和“胡服骑射”的长期效果,赵国依然是东方强国,是大秦最难啃的骨头。
只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拼的还是综合国力。
赵国虽然保持了一些相对优势,但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皆不如秦,国力悬殊越来越严重,加之赵王虽愿用良将但始终不能彻底信任良将,因此,最终亡国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