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致命疾病背后的层层危机

洋凝评国际 2025-03-13 05:54:35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偏远地区,一场未知疾病的暴发引发了全球关注。面对千人感染的严峻形势,科学家们正与时间赛跑,努力探寻真相。他们通过排除法逐一排查可能的病因,从疟疾、脑膜炎到潜在的出血热病毒,每一种可能性都需要严谨分析和验证。然而,诊断未知疾病并非易事,尤其在信息断联、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只有深入探究病原体的本质,才能找到遏制疫情的关键。

过去一个月,一种不明疾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西北部地区已导致1300多人感染,并造成50多人死亡。

目前,此次疫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测,可能是化学中毒、脑膜炎、疟疾以及其他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数据显示,在2月底的最后一周,感染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这一情况令人担忧。“如果这些数字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长,那将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美国国家新兴特殊病原体培训和教育中心的疫情应对专家劳伦·索尔表示。她还提到,目前的检测未能发现能够解释这些病例的共同规律。

■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开展调查,以确定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发生的疾病和死亡事件的原因 /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未来几天到几周内,事件有望迎来进展。与此同时,以下是专家们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以及他们计划如何查明问题的根源。

不明疾病症状与其他疾病高度相似

目前,专家和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这种疾病的病因究竟是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描述,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寒战、出汗、颈部僵硬、全身酸痛、流鼻涕或鼻出血、咳嗽、呕吐以及腹泻等。这些症状表现多样,可能与疟疾、脑膜炎、埃博拉等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相关,也可能由毒素暴露或其他非传染性因素引发。然而,截至目前,检测结果仍未明确。

非营利组织“保护国际”的医生兼高级顾问尼尔·沃拉指出,确定病因后,才能明确哪些人群面临风险、需要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以及如何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该组织致力于保护全球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可能性一:水源污染导致中毒

在2月28日的简报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尽管相关部门仍在调查是否存在传染性病因,但他们高度怀疑部分病例可能与受污染的水源有关。如果疫情确实由某种毒素引发,当局的工作重点将是找到污染源,防止人们继续接触,并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对于疫情区域以外的人群来说,风险取决于污染源的具体性质。如果病例主要与当地水源相关,正如本次疫情中许多病例所显示的那样,控制疫情传播将相对容易一些。

■ 几个孩子正在从小溪里汲取未经处理的水,这可能给他们的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 图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可能性二:脑膜炎或疟疾

疫情也可能是由疟疾或细菌性脑膜炎引起的。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感染大脑和脊髓周围组织的疾病。某些类型的细菌性脑膜炎发展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从出现症状发展到危及生命,并通过咳嗽或唾液接触传播。为控制感染,可以通过避免接触传播源,同时向可能暴露的人群提供抗生素预防治疗;此外,疫苗接种也能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

■ 当细菌或病毒等“异物”进入人体后,它们会开始攻击和繁殖。这种入侵会导致感染或疾病。疫苗的工作原理是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在生病之前就能识别和抵抗疾病 /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疟疾同样被列为主要怀疑对象。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在此次疫情中,55%至78%的患者样本检测出疟疾阳性。然而,这一结果并不能直接证明疟疾就是导致疫情的原因,因为该地区疟疾原本就非常普遍。换句话说,尽管患者检测出疟疾阳性,但他们的严重病情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最终确认这场疫情是由按蚊传播的疟疾引发的,那么可以采取一系列已被验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局势。这包括为当地居民提供抗疟药物治疗,并通过分发蚊帐和采取其他防蚊措施来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例如,就在几个月前,刚果民主共和国另一地区也曾暴发疫情,导致近900人患病、48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那场疫情最终被认定为由疟疾引发,同时还因严重营养不良和一系列呼吸道病毒的影响而加剧。卫生部门通过向该地区紧急运送药物和其他医疗物资,并派遣公共卫生专家协助开展早期病例筛查,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妇女正在服用抗疟疾药物 /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如果当前疫情主要由疟疾引起,那么其演变为更大范围流行病的可能性较低,因为蚊虫传播的威胁通常局限于特定栖息地,对其他地区的影响相对有限。

可能性三:类似埃博拉的出血热

如果疫情是由类似埃博拉的病毒性出血热引起的(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控制疫情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医护人员需配备防护设备,在治疗患者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并提供重症监护支持。此外,还需大量人力进行接触者追踪,若确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还需对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由于这类病毒可通过人际传播,扩散到初始区域之外的风险显著增加。

出血热的潜在威胁令人不寒而栗。2014年至2016年,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夺走了11000人的生命;而在2018年至2020年间,刚果民主共和国也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疫情,导致2300人死亡。此外,非洲大陆上类似的病毒时常引发零星的小规模疫情,例如目前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两起活跃疫情,其中乌干达的疫情导致一名四岁男童死亡。好消息是,近年来在应对这些疫情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新型疫苗(包括一种正在乌干达试验的疫苗)大幅降低了埃博拉感染的致死风险。

■ 一名埃博拉卫生工作者用这个姿势表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们不应该害怕医生,而是害怕这种致命的疾病 / 图源:联合国图片/Martine Perret

调查患者发病前的饮食、饮水及活动情况,是追溯疫情源头的关键方法。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紧锣密鼓地展开。据报道,最早感染的患者曾食用过野生蝙蝠肉,这一细节引发了担忧:某些蝙蝠携带的出血热病毒可能正是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

更确切的答案需要通过检测患者样本以及相关的食物、水源和环境样本来获得。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由动物病毒溢出引发疫情,但这样的事件让沃拉深有感触: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将反噬自身。森林砍伐和冲突迫使人类频繁接触那些承受生存压力或携带疾病的野生动物,从而大大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沃拉说道,“人类的健康与动物的健康及自然的平衡息息相关。”

当然,这次疫情的发生还可能有其他多种原因,例如社会动荡和地理隔离导致的多重健康问题交织叠加。这种情况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瑞安提到:“全球社会通常会对这类事件高度关注,但一旦发现背后的原因并非某种全新的致命病毒,而是几种已知因素的共同作用时,公众的关注度往往会迅速下降。”他在上周的简报会上坦言:“一旦确认并非那种‘毁灭性’的新病毒,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

挑战不止于此

无论最终的病因是什么,这一局势都显得异常棘手。

疫情暴发在一个饱受武装冲突摧残的国家的偏远角落。这里的道路可能已被战火切断,通讯信号微弱甚至完全中断。对于当地和国际援助人员来说,进入疫区本身就是一场冒险,更不用说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部也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环境中,他们很难与国际合作伙伴实时共享关键信息。与此同时,这个国家正深陷多重危机:猴痘疫情大规模蔓延,武装冲突愈演愈烈,成千上万的平民被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

■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父母带着孩子排队等待注射疫苗 / 图源:Franck Ngonga/MSF

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工作人员本应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卫生部及其他合作伙伴保持紧密联系。他们会根据当地需求迅速调拨物资、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开展疫情调查。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医生和科学家也会定期从世卫组织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卫生部门获取最新动态,确保信息流通无阻,为可能的威胁做好准备。

然而,作为美国政府削减机构规模的一部分,许多USAID员工已被撤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岗位。这种“信息断联”如果发生在涉及传染性疾病的疫情中,不仅会让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防控局势更加严峻,还可能使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风险。“我们依赖这些信息流来决定资源分配和人员部署等关键事项。”索尔说道。

正因如此,高质量、实时的疫情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它能确保机场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筛查来自疫区的旅客,还能保证区域医疗中心拥有充足的医生和护士,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病例。

正如索尔所言:“病原体从不理会地方或国际政治的纷争。它们只会在人类疏忽时伺机而动。”她形容病原体“极其狡猾”,总能找到突破防线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本文译自National Geographic官网文章:What we do—and don’t—know about the mysterious illness in the DRC

0 阅读:6

洋凝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