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不是赵构想逃跑,是包括岳飞在内的宋军,没实力抵抗!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5-03-04 10:05:00

关于宋朝历史,我们认知受到的干扰太多了,宋朝是产生神剧的时代,而历史上越是军事弱的时代,越是产生神剧,因为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只能靠嘴上的功夫满足一下心里需要。

北宋最出名的自然是杨家将,杨门女将似乎更出名,因为佘太君挂帅、穆桂英挂帅、十二个寡妇征西等等,看到这些有民族自豪感吗?

似乎没有,因为稍微大一点就会产生疑问,杨府的男的打完了,寡妇们也有出征,可见北宋无能人。

再看南宋,民间对南宋的认知,绝大多数是通过评书《岳飞传》,但通过这些故事,很多人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那就是岳飞同时期的文臣武将,除了韩世忠还算个正面形象,其它好人不多。

看看岳飞墓前跪着的,

当朝宰相秦桧是大奸臣、金国的奸细,

国防部部长张俊,是贪财忘义,和秦桧狼狈为奸的小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万俟卨,和秦桧是一丘之貉,罗织罪名,陷害忠良。

看到网上,一些人甚至还希望塑造个高宗赵构的跪像,放在岳飞墓前。

一些人甚至说,岳家军九名将士参与了陷害岳飞。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宋是昏君和奸臣开创的王朝,那岳飞真算是出污泥而不染,很多人也说,为什么岳飞会死,因为太完美了。

这就验证了那句话,好人没好报,好人不长命!

一些人把岳飞塑造成了完美无缺不容置疑的神,而且如果没有岳飞的精神将如何,如之何?

但我们不仅又会有疑问,韩侂胄给岳飞彻底平反,极力贬低秦桧,大力宣扬岳飞的精神,据说举国振奋,但北伐的结果怎样?

一败涂地,韩侂胄拿给岳飞平反,打击主和派,激励将士,见效了吗?

岳飞墓前的跪像是明朝塑的,据说百姓为了表达爱国之情,纷纷朝跪像吐口水,抹鼻涕,扇耳光,甚至脱下鞋底抽,但外敌来了照样跑,照样投降,照样当汉奸。。。

也不知道汉唐强盛时期,他们学的是什么“榜样”?是什么精神激励的?

是不是卫青、霍去病打仗遇到困难了,马上脑海会浮现出某位英雄形象,马上增添无尽的力量,马上会克敌制胜,或者是带着汉,高祖的语录本,在茫茫沙漠中,迷失方向、遇到困难时学习一段,马上增添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们知道,敌强我弱时,有三种战略,是经常被应用到的。

原来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这么恨赵构,一些人甚至称赵构为完颜构,甚至用一些污言秽语辱骂?

后来,才明白,其实是可怜的自尊心在作怪,北宋的靖康之耻,在一些人的眼里是抹不去的污点。

他们寄希望赵构能够一雪前耻,甚至对金人进行“食其肉、饮其血”复仇,这就是一些人津津乐道于南宋后期孟珙灭金,其实这是北宋联金灭辽的翻版,不错,南宋是出了一口恶气,但同时也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看看当今的世界吧!

看看俄乌战争就知道,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一个弱国要想生存,就不能打破平衡,不能被别人当枪使。

一些人根本不了解那段历史,总认为只要是赵构不跑,义军就会紧紧围绕着赵构的周围,就会同仇敌忾,战无不胜,但是凭什么?

北宋为什么被端了老巢?

还不是两次京城被围,人家金兵围城打援,来一支灭一支,最后已无援兵,北宋成建制的部队几乎都被打残!

赵构是临危受命,身边聚齐起来的几乎都是残兵游勇,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只有下面几项选择。

第一种,空间换时间,

第二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

第三种,凭城固守,(这种策略,北宋经常使用,河北战场,金兵围城打援,北宋主力几乎拼完,最后,北宋也是在无援的情况下,城破国亡)。

其实赵构运用的就是“空间换时间、敌进我退”的战略。

先说空间换时间,赵构如果不撤往江南,而是听宗泽话,以汴梁为根据地,固守汴梁,那恐怕就成了瓮中之鳖。

当时的汴梁城,金军已经洗劫了一次,没有什么油水,宗泽虽然聚集不少义军,但从不敢出城骚扰金军,当时的金军一是抓赵构,再就是抢劫,攻城不划算。

但如果赵构在城里就另当别论,因为围城比搜山检海抓赵构成本还是低的多,再说,还可以围城打援,因为赵构在城里,按说就会有宋军来救援,只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除了乌合之众的义军,成建制的、有战斗力的宋军几乎没有达到一万人,这种力量解围只能是羊入虎穴。

所以,面对金军的进攻,赵构只能跑,只能南撤,以空间换时间,金兀术劳师动众,搜山检海抓赵构,人没抓住,抢夺的财物由于路上不断受到宋军骚扰,黄天荡金兀术被韩世忠围困了几十天,这一切都促使金国的主战和派占了上风,放弃了深入江南捉住赵构的努力。

在河南陕西扶持了个傀儡政权刘豫,赵构的南宋不再和金国直接接壤,南宋得到了暂时的和平,这也就是金国变相的承认了赵构南宋的存在,赵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得到初步胜利。

这种空间换时间,敌进我退的战略,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是在当时背景下,也有着它的积极意义,因为你要生存下来没有其它选择,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以便东山再起。

因为前期没有死拼,这使赵构保留了大量的干部和火种。

伪齐建立后,赵构利用短暂的和平时期,大将张俊、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等通过平定江南的义军,才逐渐建立起各有几万兵力几大方面军。

尤其是岳飞,伪齐建立前只是个受张俊节制的中级军官,平定义军盗匪的时,赵构将岳飞从张俊部队中调出,单独成军,经过几年的培养岳飞的部队由几千人,膨胀为几万人的“岳家军”,岳飞的官职一升再升,到1137年,岳飞成了和张俊韩世忠刘光世齐名的一方大帅。

可以说,直到这时,赵构面对面对金军的南侵,才有底气抵抗,甚至1141年赵构面对孤军深入的金军,不是逃跑,而是计划调动全国一切可以调动的军队,围歼金军。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赵构并非像一些人说的,胆小如鼠,只知道逃跑,其实如果军队能够抵抗,谁愿意逃跑,毕竟打起仗来,即使血流成河,也轮不到皇帝上战场。

前期不是他赵构愿意逃跑,是因为没有可调动的军队,面对金军南侵,包括岳飞在内的六万杜充军队守卫马家渡,面对一千多金军进攻,竟然溃败逃跑,措手不及的赵构差一点被活捉。

你说赵构不跑。难!道等着做俘虏,要不是明州城下,张俊带领几千禁军拼死抵抗,为赵构漂流海上赢得了时间,赵构差一点和父兄在东北团聚。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5-03-04 13:25

    本来就是。岳飞自己跑的最快,马家渡一口气两天跑了126里逃回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