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美方修改芯片规则,导致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脱钩断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本土的芯片代工产业,进而削弱对外界供应链的依赖,摆脱美方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以及产业封锁。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国内也开始大力发展本土的芯片产业,中芯国际14nm、N+1/N+2代工艺,也相继传出了投产的消息。
为了遏制国内芯片产业链的发展,美方不惜针对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的外国公司采取管制。然而,伴随着相关设备以及产业链的本土化,芯片设备行业的反转已经出现。从美国芯片设备巨头应用材料近期公开的2025年营收预期来看,局座张召忠此前针对于国内芯片行业的判断果然没有说错!

据了解,美国起初是想要通过设备管制的方法,来遏制国内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链。然而,随着相关管制的不断增加,有关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已经由原来的7纳米及以下设备,被扩大至了运用于16/14nm的设备。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海外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骤减,越来越多的设备型号被中国的国产设备给取代。
为了稳固中国内地市场的份额,荷兰ASML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对外界表示,该公司2025年来自大陆市场的营收将会持续之前的营收占比。言外之意,就是暗指不会受到老美方面新规的影响,继续对中企出口相关的设备。

就美国本土的芯片设备厂商而言,想要逃脱相关的审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美国本土芯片设备公司应用材料就对外界表示,由于美国相关的出口管制措施,将会导致该公司2025年营收减少4亿美元。要知道,应用材料最大的海外市场就是中国,其营收占据该公司全年营收的三分之一。
应用材料若是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其失去了未来在部分芯片设备领域的垄断地位。因为,相关设备的断供,只会激发中国本土的设备厂商对其奋力追赶。届时,相关设备的技术封锁被打破,欧美设备厂商面对中企的竞争营收以及利润还会下滑。

目前来看,芯片设备领域的反转已经开始出现,全球芯片设备市场已经逐渐逐渐分化为两套不同的体系。一条是依托美国先进技术的设备产业,生产出来的设备主要被运用于7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另一条则是国内去美化的技术路线,优点是设备和产业链高度配套,且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缺点是目前仍无法在先进半导体领域对进口设备进行替代。
不过话说回来,美方的芯片设备管制已经开始就成熟工艺下手,国产设备只要能够做到7纳米以上的地步,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不会缺少相关的采购订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芯片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近两年来营收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制造设备第八名。

事实上,之前局座张召忠就曾就美国的芯片管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局座认为美方此举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只会导致中国国产的芯片产业愈发完善。届时,不管是7纳米还是5纳米的芯片产品,都会变的满大街都是,卖出一个白菜价。
如今来看,局座果然没有说错,美方相关的限制和封锁,不仅没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发展。反而让国内的芯片产业链逐渐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结合国内近期在AI领域的技术突破来看,半导体产业链的突破也会在近两年内完成。

届时,美国企业想要将自家的设备卖过来,无疑会面临比现在要多得多的竞争。或许多年之后回头看,我们还需要感谢当下的老美,若不是对方如此竭力的打压和封锁。国内也不可能有如此信心去干成芯片设备国产化替代这件事,甚至在AI等领域实现技术反超。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