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存储芯片领域,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以及日本铠侠等一直是行业内的巨头。由于早期国内缺乏相关的产品,导致这几家巨头动不动就搞一次工厂失火什么的,借机拉高相关产品的终端零售价格。笔者很清楚的经历过,当时一根零售价格200~300元的电脑内存,在有关工厂失火的消息被曝光之后,售价短期内就上涨了50%。
而伴随着国产存储芯片厂商的崛起,韩系存储芯片的厂商开始宣布“投降”。在LCD面板市场曾经上演过的一幕,如今又出现在了DDR4内存领域,不少海外厂商宣布“停产”,进而避免在DDR4市场上演可能出现的价格战。

据日媒报道,迫于产品售价不断下滑,以及中国企业不断在该领域扩产的原因。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光这三大巨头,已经计划在2025年内停产DDR4代内存芯片,转而投产更高级的DDR5系列产品。而早在2024年度,这几家海外巨头已经全面停产了DDR3代内存芯片。

短时间内就停产两代产品,足以见证中企存储芯片的投产,对这些海外巨头带来了何种的冲击。目前,国内并不是无法设计出高性能的DDR5内存芯片,只是受制于相关产业链的限制。
无法大规模的投产出来,只要国内相关代工技术走向成熟。韩系芯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势必还会出现进一步的下滑。那么,为什么曾经可以通过技术实现躺赚的韩系芯片厂商,如今却要在DDR4系列产品中“投降”,转而投产下一代DDR5呢?

其实,主要原因来自于三方面,第一,中国企业投产出来的相关产品,往往会用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若是三星、SK海力士等韩系芯片厂商不主动停产DDR4代的内存产品,就会面临中国更低成本生产出来的芯片。届时,三星、SK海力士每生产出来一颗芯片,都只能亏钱进行销售,这不符合企业利润之上的追求。
第二,韩系芯片厂商停产DDR4,转而生产DDR5系列产品。可以追求更高的产品利润,把更多精力放在下一代产品的迭代上。毕竟,在该领域韩国的芯片巨头有配套的产业链以及技术优势,中企想要在短期内追赶,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主动放弃上一代产品,转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一代DDR5系列产品中,是韩系芯片厂商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最佳应对措施。

第三,无论是DDR4还是更高级的DDR5,都需要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韩系芯片厂商主动放弃投产DDR4系列产品,也相当于是在对中国市场进行让步,进而缓和其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只要国内的厂商,可以通过投产DDR4系列产品就获得可观利润,也没有加快下一代产品研发的意愿。
看似短期内韩系芯片厂商损失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实际上,也减缓了自身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这就好比当年的LCD面板市场一样,韩系企业全面退出转去发展OLED面板,实际上也减缓了中国国产OLED面板的迭代速度。

如今,国产LCD面板的市场占有率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利润却远远不如OLED面板。新一代产品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取代上一代技术落后的产品。眼下韩系美系的存储芯片厂商集体转向,其背后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推动新一代存储芯片的落地,削弱国内相关产品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红利。
不过,恐怕这次韩系厂商的想法要落空了,毕竟国内已经开始投产DDR5代内存了。只是产能和良率现在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下一代DDR5,以及DDR6系列产品的开发、投产过程中,中企将毫无疑问的进入第一梯队。凭借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国产芯片进入海外市场已经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