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经提出过关于人的四个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我们(也就是人)是什么。在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提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认识论,同时也引出了一些人能做什么的概念。7年之后,康德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一口气回应了剩下的三个问题,足可见这部作品在康德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后的两年中,康德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的弥合,于是在1790年完成了《判断力批判》,从整体的角度实现了对人从认识到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思考体系构建。
这也就是哲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康德的三大批判。
2020年,我用了180天的时间,完成了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精读,并输出了超过40篇、250,000字的摘抄和理解,那是一个痛苦且愉悦的过程,也是能够摸到康德哲学门槛的必经之路。
转过年来,开始了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读,在过去的50天里,完成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精读,并形成了60,000字的阅读感受。有了对《纯粹理性批判》的深入理解,《实践理性批判》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对康德语言和理论体系的熟悉,另一方面也还得益于这部作品更多的涉及到了生活中接触更多的道德问题。
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更像是一部启蒙时期的经院作品,那么《实践理性批判》则是一部面向所有人类,甚至面向所有人类存在时间的作品,即便是如今读起来,我们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康德在谈论道德时的那种厚重严谨的态度、对人性的希望以及对道德本身的尊重。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能看到那个理智的甚至有些严格的康德,也能看到那个怀有赤子之心、真诚的、对人性充满希望的康德。甚至那个在作品中隐去自我,隐去情绪表达的习惯,在这里也打破了。即便是没有看过任何康德的作品、也不了解康德理论的现代人,可能也都听过下面这段话中的一句: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对这两者,我不可当作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词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意识联结起来。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开始,并把我身处其中的联结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这样的恢宏无涯,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循环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穷时间。后者从我的不可兼得自我、我的人格性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实的无限性,但只有对于知性才可以察觉到,并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但由此同时也就与所有的那些可见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必然的联结中。前面那个无数世界堆积的镜像仿佛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这种被造物在它(我们不知道怎样)被赋予了一个短暂时间的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形成的那种物质还回给这个(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点的)星球。反之,后面这一景象则把我作为一个理智者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的,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
星空和道德,自然和自由,无限的世界和有限的人,康德通过简要的对比,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宇宙图景。在那里,宏大的宇宙舞台之中,人类并不因自身的局限性而显得渺小,在道德和人性的光辉之下,渺小的人具备了与宏大宇宙相提并论的神圣性。
康德并不是希望用道德将人类捆绑,反而是希望用道德将人类解放,将人类从凡尘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更高维度的道德世界中,获得一种永恒的荣光。同时康德也为那些沾沾自喜的人敲响了警钟,真正具有价值的并不是人,而是道德本身以及对道德尊重所引发出来行为,人正因为这种对道德精神的遵从而获得了自由与自尊。
这部作品的光芒,并没有因为两百多年的磨砺而变得暗淡,康德对道德的追求和反思,时至今日也足以让现代人自愧不如。如果希望了解他的思想,最好的方式还是去阅读原文,但在此为了能够引发更多人对康德道德理论的兴趣,也同时作为阅读的总结,下面会从几个方面,用完全个人化的语言,来谈论一下《实践理性批判》。
一、康德道德哲学的目的
经常有那么一句话说“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道德究竟是什么,说起来可能有些复杂,但如果用一种最简单的理解的话,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独立的、静止的,人需要做事情,那么就会产生对这些事情的评价。
当然这个评价也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事后诸葛亮,在一个完善的体系中,评价也就是一种指引,一种价值的导向,将会引导人们在做事之前就考虑到这样的评价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评价也就具有了一种积极的价值。
既然评价能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就有必要建立起来一套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以及标准背后的思考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
纵观人类社会,道德的标准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的强者逻辑,强者的标准就是道德标准,有的是历史依赖,历史沉淀下来的就算是道德。在任何一个时代里,虽然表面上看社会会有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但如果深入进去就会发现,这些道德的合法性、合理性、标准千差万别,由此必然会导致人们理解和实践的混乱。
康德也是从这个现象出发,提出了他的一个设想——有没有一种绝对的、必然的道德的存在呢?如果有,这种道德应该会是什么样呢?
在康德目标的反面,也就是对应着绝对的、必然的道德的是相对的、偶然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就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道德相对主义以及以幸福论和功利主义为代表的道德判断标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道德标准对一些人有效,对一些人无效,或者昨天有效,明天就无效,或者相信的人多了有效,相信的人少了就无效,那么这样的相对主义本身就是对道德本身的取消,社会就不再有任何道德可言,或者说道德的相对主义必然导致道德的虚无主义。在一个处处是相对道德观的社会里,一切意义最终都难免虚无的命运。
为了避免这种彻底的虚无,一些人迫切的抓起了身边能抓到的一切东西,将其塑造为人生的意义、道德的依赖。这里面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就是所谓的幸福论以及被理性改造的功利主义,时至今日,功利主义仍然在社会观念中占有一席之地。
简单来说,幸福论就是将人的幸福与道德等同,凡是幸福的,就是道德的。这是一种完全以人的感官感受为判断标准的道德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简单的用感官愉悦作为核心的道德观逐渐受到了各种问题的挑战,于是一些哲学家通过在感官感受到的幸福之外,增加理性思维,对幸福论进行改造,把目光从幸福的结果转向促成幸福的手段上,也就是手段变成了道德标准,这也就是幸福论的进化形态——功利主义。
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经济学都是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宏观经济的目标更是为了促进社会最大的福利的扩展。虽然人们可以对幸福论加以修饰,并通过数学、经济学将其改造为复杂的功利主义表现,但其核心仍旧是将道德维系在人的感受层面,或者更严肃地说,这样的道德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反观世俗社会,那些能够给人带来道德震撼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幸福而努力的行为,反而是那些为了某种大义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甚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所有种种这些矛盾,引发了康德的思考,促使他深入道德的本质,去寻找那个绝对的、必然的道德法则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二、《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容
对于道德的探索,康德承接了其《纯粹理性批判》的体系,而构建了《实践理性批判》。前者讲的是认识论,即人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一些原理、方法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讲的是实践论,即人们如何去改造世界,用什么样的原理和方法、如何去行动。
这两个体系绞合在一起,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说的清楚,下面尽量尝试的用完全非康德的语言,将他的道德哲学通俗化的呈现一下。
康德希望找到绝对的、必然的道德准则,那么首先就要排除道德标准里那些偶然的因素,这些偶然因素是什么?就是人们每天的日常经验,那些感官接收到的东西。比如把幸福、快乐作为道德标准,这就是偶然的。首先促成幸福快乐感受的事情是偶然的,其次这种感觉本身也具有偶然性。
那么把这些排除之后,还剩下什么?人只剩下理性的思维,那么接下来就要在人的理性思维中去寻找那个绝对的,对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效的道德标准。这个绝对的标准,明显就不能是那种类似于“十诫”一样的具体条款,而是一种形式上的,具有高视角的一种法则。
这个法则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
这句话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积极版本,简单的说,所谓的道德的行为,就是所有有理性的人能够共同认可,并且愿意把这个行为订立为一种道德行为。
其实康德在这里给出的是一个关于判断道德标准的标准,关于标准的标准是一种更加根本的,脱离了感性因素的法则。
关于这个法则,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就是这个法则需要人的意志的参与,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判断力自行去判断。再有就是要考虑到所有有理性的人的整体,而不是单纯考虑自己。前者赋予人以“自由”,后者又赋予了人“责任”。
由此,一个人的行为,不仅他自己认可,而且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认可,并且在人类存续的所有时代里,都认可并愿意把这种行为作为一个模板、榜样或者一个法则,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道德的。
不过这样的道德法则,会遇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它是不关注结果的,或者与结果无关的,那么就可能会遇到一个人虽然行为是道德的,但结果是不好的,比如为了正义牺牲了生命。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完善的道德理论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行善的人得不到好报呢?
所以康德接下来就要解决这个“善有善报”的问题,也就是让道德和幸福能够在一个行为中自洽。
对此,康德不得不引入两个假设来去解决道德和幸福的矛盾——
1、做了道德的事情,但没有收获幸福怎么办?康德认为这不是道德和幸福的问题,而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问题,如果人生是无限的,那么早晚会实现道德和幸福的平衡,也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的足够久,一定会实现;
2、但还是有一个问题,由于人行善的程度不同,也就是道德程度不同,那就应该获得的幸福也不同,这种幸福按照道德性的比例来进行分配的工作由谁来进行,一定不是某个人,而是应该有一个至高的存在,来去平衡道德与幸福,这也就是俗话说的“老天有眼”。
所以康德的道德观,本质上是肯定了人的自由,但自由是要与责任相关联的。同时为了让道德观完善,康德假设了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只有这样,幸福才能按照德行来分配。当然,康德也反复地说,灵魂和上帝只是他为了实践做的假设,或者说是一种道德信仰,他并不认为这样会让灵魂和上帝变成一种真正存在的实体。
以上就是康德道德体系的构建,虽然很多内容康德都是自成体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都是康德独创,所以为了更深刻的了解康德的道德观,我们也有必要去对他的思想进行一个溯源。
三、康德道德思想溯源
如果对西方哲学家的观念进行溯源的话,一个确定的事实就是会找到古希腊的影子。康德哲学也不例外,如果用一个粗暴的简化标准来看,康德的道德观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斯多亚派,并吸收了基督教的责任观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从而形成了一个独属于康德的道德宗教观。
对于德行和幸福的关系,康德认为在将哲学视为对道德的追求和解决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只有两个大的派别——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
“伊壁鸠鲁派说:意识到自己的导致幸福的准则,这就是德行;斯多亚派说:意识到自己的德行,就是幸福。对于前者来说,明智和德性是一样的;后者给德行挑选了一个更高级的名称,对于这派来说唯有德性才是真正的智慧。”
关于这两个古希腊思想的派别,在此就不进行深入的解读,只需要将其作为两种对立思想的代表,即伊壁鸠鲁派认为幸福是目标,德行是手段;斯多亚派认为德行是目标,幸福是德行的副产品。
其实伊比鸠鲁派的主张,最后逐渐发展为经验派,而斯多亚派则逐渐成为了理性主义。康德明显是站在理性主义的这一端,他认同斯多亚派将道德放在第一位,也就是人通过理性能够获得道德感。但他不同意斯多亚派将幸福简单的归于道德之下的方法,所以他将目光寻向基督教。
很显然,斯多亚派无法解决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和谐平衡问题,而基督教中关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的设定,恰好可以在一个更大的时间维度上和更广阔更完整的判断视角上实现道德与幸福的平衡。于是康德从中借用了这两个概念,并作为自己道德观中的悬设或者叫信仰,但康德也不希望人们误以为他在认知论的层面确认上帝和灵魂的存在,他反复的强调,这些只是为了让道德哲学更完整的一种有利的假设。
如果说康德继承了斯多亚派的理性优先的思维方式和从基督教那借用了灵魂和上帝的假设的话,那么康德的道德哲学本身,则收到了卢梭关于自由和社会契约的观念的深刻影响。
康德道德哲学的根本,也就是道德律,就是证明人有自由的一条法则,同时这条法则也是将个人融入到社会当中,让所有人通过道德律来共同缔约的一种道德契约观。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们通过认可同样的理性、同样的道德律形成同样的价值观念,在这个价值观之下,采取个人的自由行动,这就是康德道德哲学最普世、最通俗的解释。
四、自然、自由、自律、自尊
虽然表面上看来,道德是关于人类行为的规范,是对人的一种限制,但如果更深入的去探索,就会产生一个极其有用的洞见。道德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并不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做好事”,而是去解决人处于这个世界上最终极的矛盾。
正如康德所描绘的星空与道德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在现实的世界里,一边惊叹于自然的伟大,一边感慨自己的渺小。更有甚者,会纠结在现实与思维的永远无法协调的矛盾中。
人在祝福他人的时候,都会说事事顺心,祈求可以天随人愿。这背后,透露着所有人类共同的焦虑,作为一个有思维的人,我们总是不断地被外界提醒着,我们能力的有限,我们设想并不能都成为现实。即便是思想再伟大,在现实中也可能是个矮子,即便人类再杰出,依然有解决不了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是思想中的快意,另一方面是现实中的挫败,在这样反复的纠结中,人们总会陷入对自我的肯定和怀疑交替的怪圈中。
而康德的道德观,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让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那些现实的问题,那些人所无法控制的规律,都是自然的问题,在自然界人只有认识和遵从那些规律的能力;但在道德领域,人的理性可以自觉,从而获得自由,并通过自律,获得自尊。
就如我们尊重自然法则一样,我们也会尊重道德法则,我们赞叹自然的伟大,也会尊重人性的神圣,这两者互不干涉,互相促进。这样人就不会因为自然的限制而贬低自己,不会因为事事不如意否定自己,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幸福而埋怨自己。
人的崇高性,就不再仅仅由他所身处的环境、他的能力所决定,而更应该取决于他对自由的理解,对自律的贯彻以及他人性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而康德最大的洞见,就是让自由、自律和自尊成为一种概念的不同层面的表现,这个概念就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自由就是做有道德的事情,自律就是对道德律的遵从,自尊就是道德能赋予人的最高价值。
五、康德道德哲学的局限性与现代意义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是永久的完美的,康德的道德哲学也不例外。与其说康德的理论是道德哲学,不如说是一种道德信仰,是他对于更美好人性的一种期望。
因为实践理性中的三个关键概念——自由、灵魂、上帝,都存有疑点。对于自由,康德直接将其赋予了所有人,他认为这根本不用去论证,人具有自由,这在现实中是明显能看得到的。
通过自由,康德推出了道德律,实际上道德律本身就是自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二者是同一特性的不同表现而已。而为了让道德律更加完善,康德引入了灵魂和上帝的悬设,从而调和了德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所以整个康德道德哲学的大厦,不仅根基是不牢靠的,而且构建也是略有些悬空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甚至有些天真和不合实际。但正是这种天真,体现了康德内心的赤诚,和将人从物质欲望中、从人与人的猜忌和互相拆台中解脱出来的迫切愿望,
另外康德也逃不出他时代的限制,作为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带有明显的启蒙意味,虽然在基督教中借用了概念,但康德将自由还给了所有人,明显是对传统教义的反抗,在当时康德的道德观是具有激励每一个人内心的重大意义的,即便放在现在,人们依然会被康德的那种纯粹性所打动。
那么现代人又能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吸收什么呢?
首先还是康德对于理性的运用,这种冷静、客观的分析方法,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是康德对道德标准中感性内容的排斥,人可以将希望寄托在物质世界上,但物质的偶然性、变幻莫测的特点,会让人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就给时下那些沉迷于消费主义的人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够寻找到一种足够持久、普遍的力量作为自己意义的支柱,人就必然会沉迷于各种愉悦的感官中,最终完全丧失自我。
最后是康德对理性、道德的信仰,对自尊、神圣的人性的追求,是每个一徘徊在自我和价值迷雾中的现代人都应该表达敬意的行为。人,何以成为一个人,这并不是哲学家的问题,而是每一代、每一个人的问题,也只有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之后,人们才有资格仰望星空、固守内心。
哲学,,哈哈把这个,字,认识清楚,到底是什么,知识,还是字,字还是知识,这个字的意义,代表什么所作所为,代表天地万物,代表,人神所作所为的意义,,和尚算不算哲学,道德经,算不算哲学,,你们喜欢那么多知识,,可是对知识,你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来,,你们给我说每一个知识,,一个字,,我给你们解开,什么意思
一个同性恋患者的呓语
哲学,,哲来,哲学去,这样讲那样解,就是哲学,,知识的知识,就如,意义绕来绕去,搞来搞去
科学就是逻辑思维一种方式的傻子,哲学就是胡思乱想多种思维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