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俄态度持续强硬,俄印关系却走向新高度,土继续购入俄能源

环球报姐 2022-09-17 18:41:23

在国际社会中,单靠本国实力换取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合作或结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策略工具。如今,选择合作对象依旧是一国的重中之重。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德国在默克尔的带领下与俄罗斯的关系向好。但随着朔尔茨的上台和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施压,俄德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博弈与周旋,德国最终选择了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选择当好“美国盟友”,具体来说有两个表现。

一是坚定对俄制裁的决心。9月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发表讲话,称普京应该为“欧盟、北约与俄罗斯的敌对”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乌克兰发起的大反攻,德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向强硬。这代表欧洲愿意“再赌一把”,赌乌军可以在冬季之前,扭转战局。这个多事之秋,注定不安稳啊。

二是“接管”俄油在德子公司。朔尔茨决定了对俄强硬,就必须想办法应对俄“断供”的威胁,只不过德国想出来的办法多少有些“上不了台面”。

据观察者网9月16日报道,德国经济部宣布,已经“暂时托管”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德子公司及三家炼油厂。德国“占为己有”的做法必将引起俄罗斯的不满。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17日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表示德国的行为是“非法的”。

虽然目前俄罗斯还未采取具体的反制措施,但“窃取俄罗斯财产”一直为俄罗斯所厌恶,普京准备了什么招数,我们拭目以待。

毫无疑问,俄罗斯失去了德国这个曾经的“半盟友”,但普京表现得并不慌张。普京的底气,来自“支持”俄罗斯的新朋友。

俄乌冲突爆发后,和俄罗斯坚定站在一起的国家并不多,但不代表没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尽管行为较为“摇摆”,但对俄罗斯的帮助却是实打实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和土耳其了。

1,印度成为俄罗斯重点关注对象。

按照目前的国际形势,美欧日韩澳与俄对立严重,中亚国家与俄渐行渐远,中东和非洲只能让普京更“操心”,印度成为俄重点合作伙伴顺理成章。

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是能够以低价购入俄石油的国家,可见俄罗斯为搞好和印度的关系,拿出了不少的诚意。

面对G7限制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一事,印度也没有怂,而是表示“印度不是G7国家,且会继续满足安全需求而采购俄石油”。

这不仅代表着国际社会上有人支持俄罗斯,更重要的是,像印度这样继续购买俄石油的国家越多,西方的制裁就越显得无力。

除了能源,印度还大量购入俄化肥。9月16日,和印度总理进行会面时普京说道,俄罗斯对印度的化肥出口增加7倍多,“俄印贸易额不断增长”。

印度总理莫迪也在当天表示,“俄印关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是友邦”。普京和莫迪一唱一和,俄印关系的向好发展算是确定下来了。

2,土耳其购买俄石油,还用卢布支付。

除了印度,土耳其也在能源和粮食问题上,“支持”了俄罗斯。

首先是能源。据参考网9月17日报道,土耳其近期开始接收俄天然气,其中25%的天然气会用卢布支付。普京开心地表示,“我们准备在所有领域大幅增加对土耳其的供应”。

其次是食品。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1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见时表示,“俄罗斯已经收到信号,可以通过土耳其出口食品,土耳其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尽管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做法会使俄罗斯有所不满,但土耳其在俄乌之间的斡旋、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并允许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出口食品的做法,足以使普京愿意接受土耳其这一合作伙伴。

毕竟,利益第一,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合作关系就可以达成。因此,尽管美欧加紧对俄制裁,但普京并不是孤立无援。

此外,石油和粮食,依旧是普京拿得出手的“底牌”,普京不断推行“米尔支付系统”也是对美国建立的全球金融体系发起的挑战。

俄美之间的博弈结果如何,最早冬季、最晚明年春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34

环球报姐

简介:笑看环球风云,辣评世界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