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妈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一 、同一个问题变个样,孩子就答不对,是不是智力问题?国庆回了一趟老家,跟家人吃完晚饭,坐着聊天时,姑姑家3岁大的孙子跌跌撞撞进来,一位表姐就抓着他,逗他玩。
忽然,有人问他:"你有妹妹吗?"
他说:"有。"
再问"那你妹妹有没有哥哥?"
他说:"没有"
一群人哄笑,接着问怎么没有?
他说:"因为妹妹没有哥哥。只有我有妹妹。"
听孩子这样说,一群人更是笑得不行,直说"怎么这么蠢啊""你有妹妹,妹妹没有哥哥,那你是哪来的""恐怕又是一条牛,读书不行"……
生活中,好像很多家长都喜欢逗孩子,问一些问题后,再反过来问一遍,结果孩子答不上来,大人乐得不行。
明明是同一个问题,只是换了个方式问,为什么孩子就答不上来了呢,难道真的是孩子太"笨"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三山实验"证明,不是孩子太笨,只是听不懂"你有妹妹吗?"
"你妹妹有哥哥吗?"
这两个问题,在大人看来简直是傻瓜式提问,可孩子就是答不上来,究其原因,不过是孩子目前的认知能力还太低,无法听懂,也无法理解。所以,孩子答不上来,也不用担心,是孩子智力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认知能力呢?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皮亚杰以认知结构为依据,把认知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 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 1、12岁及以后)。
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也就是7岁之前,尤其是前运算阶段前期的孩子(5岁之前),他们的思考方式,有这么几个特点:
通过使用符号来理解世界,包括词语,或者头脑中的想象;
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守恒概念;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无法进行可逆性推演,比如说2+3=5,但反过来就不知道了;
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种思考方式,决定了他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会答错,所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皮亚杰还专门做过一个经典的"三山实验",来进行论证。
第一步:在孩子面前放三座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山的模型,山的模型的另一边放着一个娃娃。
第二步:从不同角度拍山的照片,并把这些照片给接受测试的孩子看。
第三步:让孩子分别指出,跟自己看到的山一样的照片,以及跟娃娃看到的山一样的照片。
结果,大部分学龄前儿童两次指出的照片是一样的,都是自己看到的样子(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
为此,皮亚杰认为:"儿童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转移开,认识到别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同样的风景。"
这个实验,也证实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难以考虑到别人。
三、孩子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结果,但也需要适度干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当孩子认知发展从前运算阶段(2-6、7岁)过渡到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 1、12岁)后,孩子不仅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还会脱自我中心。
思维可逆性,比如说,之前不知道2+3和3+2结果都是5,现在知道了。
脱自我中心,比如说,孩子拿到什么玩具,都把其归为自己的东西,还不喜欢分享,而现在学会了跟玩伴一起分享和交换。
这是自然的认知发展的结果,但如果家长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孩子的认知发展也会出现偏差。
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仍然有一部分孩子,即便是6、7岁之后,也没有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甚至变得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
在饭桌上见过一个9岁的孩子,爱吃的菜一上来,就吵着要把菜端到自己面前,妈妈说不行后,就开始哭闹、胡搅蛮缠,嚷着说"我爱吃的,就得给我一个人吃"。
最后这位妈妈向同桌大人表示歉意,把菜端过去让孩子夹,结果,孩子毫不犹豫,差不多将大半碗菜全都拨到了自己碗里,妈妈拦都拦不住,批评几句又闹腾摔筷子。
这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丝毫不顾及旁人,只知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骄傲蛮横。
显然,家长平日里的过度溺爱,让孩子形成了"人人为我,我是中心"的惯性思维,认知发展还停留在前运算阶段。
事实上,太过自我中心的孩子,是没有人会喜欢的,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只会导致孩子养成诸多不良行为习惯。
比如说:自私冷漠、霸道不讲道理、受不得批评、不尊重长辈、一不顺心就乱发脾气、难以与别人合作等坏毛病。
4、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顺应认知发展,成为更受欢迎的人正如皮亚杰所言: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不提倡"揠苗助长",在孩子年龄过小的阶段,刻意地去提高孩子的认知发展,但是,我们有必要,在顺应孩子不断提高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帮助孩子纠正"自我中心"的自私行为,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好孩子!
1、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受到家里众多大人的宠爱,家长也很自然地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事事以孩子为重。
如此长久下去,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长辈们理所当然地要围着自己转,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从而养成凡是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了。
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一个人,视为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一个人,给他尊重,但不凡是以他为主,改变溺爱的教养方式。
2、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会换位思考就意味着,孩子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孩子在渐渐打破"自我中心"的坚硬外壳。
家长在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时,先要从改变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会耳濡目染学习爸妈的言行举止。
比如,家长可以邀请朋友来家里作客,平时给与朋友帮助或送些礼物等等。
当孩子度过了2-3岁的物权敏感期后,孩子仍然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不愿分享的意识,家长就可以借机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3岁以后,社交意识萌芽,孩子有了和同伴交往的愿望,其次,随着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强,这个阶段,如果家长采用恰当方法,引导孩子考虑别人的需要就会更容易产生"分享和助人行为"。
具体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情景代入法询问孩子的感受,比如,你想玩这个玩具,但是他不愿意给你,你还想玩吗?你会哭吗?
第二步:询问孩子解决办法,比如,你想玩,是不是希望他能给你玩?现在他想玩,你要不要给他玩呢?
第三步:鼓励孩子,给孩子建议,比如,孩子同意分享,要及时给与肯定,让孩子获得分享后的自豪感和喜悦感。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可以试着给孩子建议,如两个人一起玩可以有更好玩的玩法;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那就下次再找机会重复以上动作。
换位思考,也即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强的孩子,多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这样的孩子也是大受欢迎的人。
3、多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有些家长怕孩子受委屈,或被欺负,所以过度保护孩子,比如说,在游乐场玩,担心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于是把孩子看得紧紧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上前替孩子解决了,甚至叮嘱孩子不要和别的小朋友扎堆玩耍。
这样一来,孩子也就失去了与他人游戏的机会,失去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无法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感。
家长的包办代替,封闭环境下的孩子,独处惯了,最终会失去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难以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多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适当放手,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自我,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