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韩国的新闻就是关于尹锡悦的了,虽然韩国总统大多数的结局都不会太好,但是在任没多久就被弹劾,被逮捕的,要属尹锡悦独一份了。
尹锡悦的政策属于是极端亲日、亲美,并且排斥我国,但是显然,对于他本人而言,效果不好,其实对于韩国来讲,效果也不好。
韩国的产业链高度被我国覆盖,以前在尖端领域还有优势,现在的优势也没有多少了。
一、
其实要谈韩国的产业,逃不过的就是那几个财阀,三星、大宇、LG、韩国现代重工等几个就是典型财阀。
造船业其实是被冲击的最大的,但是我们先谈的是在大众的视野里面黯淡的三星。
三星最“破圈”的恶劣事件就是 Note 7 手机爆炸了,尤记得以前三星的广告,三星做的宣传,以及市场份额都不少,但是自从这件事情后,仿佛“销声匿迹”了。

数据说明一切,2016年爆炸事件后,2017年的市场份额是2.2%,此后,三星的市场份额再也没有超过1%。
一方面是因为国产手机的崛起,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品牌形象受损。
三星出名的就是屏幕,那么我国的屏幕怎么样?
我国的京东方在 OLED 技术研发上不断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其推出的新型 OLED 面板采用 TADF 敏化高色域技术,色域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高于 LG 显示的 W-OLED 面板和三星显示的 QD-OLED 面板,在色彩表现上实现了突破。
在市场份额方面三星和 LG 在全球屏幕市场的份额也逐渐被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厂商蚕食。

2024年上半年,中国面板公司占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份额的50.7%,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三星显示和LG显示等韩企的份额降到了49.3%。
中国企业依靠中国本身的完整工业链,生产成本比韩企低得多,然后成本低又导致价格策略灵活,人们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样又进一步压缩三星等韩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等中国厂商还制定大规模扩产计划,力求进一步扩大产能,相信在以后,三星和LG等韩企的份额又会进一步被挤压,至少在中国地带的发展空间不大。
二、
电子产业还有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存储领域,首先还是体现在市场份额方面,因为这个是非常直观的。
长鑫存储自 2016 年成立后发展迅速,在全球900亿美元的DRAM存储器市场中,份额从2020年的接近零上升至去年的5%,预计 2025 年末份额将进一步增长。
这对韩国的三星、SK 海力士等在 DRAM 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构成了挑战,也影响了他们的利润率。
除了DRAM存储器,在NAND 闪存市场长江存储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长江存储在 3D NAND 闪存技术上有了创新,其 Xtacking 技术通过堆叠 NAND 闪存来提高容量和性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这些其实都是韩国的传统优势的领域,我国在实现技术突破后,势必会影响韩国企业的利润率,这是不可避免的。

SK 海力士也承认,中国企业在 DRAM 领域的扩张,导致其 2023 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略低于分析师预期,且第四季度营业利润较第三季度下降了 29%。
电子产业是我国必须发展的,也是势必要发展得快的,韩国的企业如果技术没有大的突破,迟早也会被我国赶超,因为他们的体量比不上我国。
体量的差距导致产业链如果被覆盖,那就是温水煮青蛙,迟早要被吃掉。
三、
如果说电子产业是温水煮青蛙,那么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对韩国造船业就是沉重的打击,甚至于触摸到生存的根本。
在过去十多年间,中国造船业的新接订单量占比不断攀升,自 2021 年起,中国在新接订单量方面就稳定超越韩国,这年只是在新加年份上。
到 2024 年,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例如 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 74.7%,而韩国则远远落后。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数据显示,2024 年 1-11 月,韩国造船业的全球订单份额下降到 18%,而中国高达 69%。
中国造船业的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比高达 55.7%,全球每两艘交付的船舶中,就有一艘是中国制造;手持订单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 63.1%,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接订单量更是达到了全球市场的 74.1%,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将有超过七成的船舶将由中国制造。

集装箱船曾经是韩国优势领域,但近年来中国造船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和产能,已与韩国并肩而立。
而高端领域的LNG 运输船,韩国曾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攻坚,不断缩小与韩国的差距,订单份额从 2021 年的 8% 跃升至 2022 年的 30%,尽管 2023 年有所下降,但随着中国船企不断拓展业务,竞争力也在逐渐提高。
在绿色船舶这一新赛道上,中国已呈碾压之势。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中国承接了全球 70% 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而韩国只拿下 22% 的订单。
除了主要的这三项,中国在大型邮轮、航空母舰、超大型 LNG 运输船等高端船型的建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 2023 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研发的 27.1 万立方米 LNG 运输船船型设计获得国际认可,并获得了卡塔尔能源的实船订单。
又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造船产业链,从原材料生产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船建造,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增强了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而韩国造船业的产业链存在明显缺陷,许多关键零部件不得不依赖进口,在全球供应链波动时更加脆弱。
在原材料成本上我国也有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钢铁产量巨大,钢铁在造船业中是根本。
国内钢铁市场供应充足,这使得中国造船企业在采购钢材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截至 2024 年 10 月,中国 20mm 钢板价格比日本、韩国造船板便宜 20% 以上,能够大幅降低造船的原材料成本。
船舶制造所需的其他材料如涂料、电缆等,以及一些船舶配套设备,中国国内的生产和供应体系也较为完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物资,进一步降低成本。
四、
除了造船业,还有新能源汽车上面也对韩国市场的冲击巨大。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在韩国市场的份额不断增长。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大量进口到韩国,推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 14% 上升到2024年的 33.1%。
这使得韩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像现代、起亚等韩国车企原本在本土市场占据较高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进入,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在全球市场上,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与韩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海外市场,中国新能源车企业在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韩国新能源车的市场空间。
比如,在欧洲市场,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而韩国车企在欧洲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中国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电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比之下,韩国车企在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逐渐缩小,中国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对韩国汽车行业构成了威胁。
不但只是在制造上,配套服务也发展迅速,比如中国在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方面发展迅速,新能源车普遍配备了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韩国车企在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相对滞后,中国新能源车的智能化优势可能会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影响韩国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力。
五、
可以看出来,韩国的优势领域在被我国不断的挤压乃至赶超,其实这也是作为体量小的小国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国的工业产业链完整,技术还在不断的更新迭代,实现突破,做到赶超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
而韩国的所做出来的反击大多不是技术上的努力创新,而是舆论上的攻击。
在政治意图的裹挟下,韩国媒体方面就开始意图攻击我国的文化。
最出名的就是申遗事件,韩国近年来频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汉服、春节、榫卯建筑、神兽等申报为韩国文化遗产,甚至声称中国“窃取”韩国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不容许夺走的,对于这些行为,捍卫自己的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去年12月4日,我国春节申遗成功。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国产品牌力挺,国产手机OLED面板全球份额超50%》

观察者网《中国存储芯片企业“滚雪球式”增长,“韩国该慌了”》

环球时报《中国第一,韩国第二,韩国提出对策》

环球网《韩媒:韩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造船业综合竞争力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韩国就是喂不熟的狗,中国喂了上千年,不也背刺中国,先后找了日本爸爸、美国爸爸,等美国爸爸管不了的时候,韩国就开始围着中国当狗,撒娇卖萌了。这就是韩国的国性。
棒子几千年一直被中国打压,心态已扭曲的烂泡菜
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
不是近十年的原因,而是几十年来这货就总跟我过不去,只有灭了它一条路。否则它天天跟你递牙。搓火,就只能打兔崽子。
韩国人出气出错了地方。一脸小人作派。要不了多长时间,又成了中国的狗。历史回到原点,惊人的象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