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耍了?刚逼巴拿马退“一带一路”,中国出手后,态度就变了

南斋孤风中 2025-02-09 18:02:37

巴拿马运河,这就像一个黄金地段的生意铺面。

1903年,美国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二话不说,直接支持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

从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霸占了85年零4个月。

美军在运河区有驻军,美国法律在那里适用,就差直接说:

“这是美国领土”了。

1977年,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终于忍不住了,跟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据理力争。

卡特也是个开明的总统,同意签订新条约,承诺1999年把运河还给巴拿马。

1999年,克林顿政府才把运河的主权完全移交给巴拿马。

巴拿马在2017年6月与中国建交,同年11月就加入了“一带一路”。

过去几年,中巴贸易额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

2024年,中国与巴拿马双边贸易总额为913.3亿元人民币。

中国已经成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仅次于美国。

老一套的门罗主义思维

现在,美国看到中国的船只在运河里来来往往,一年的货运量都快赶上自己了。

心里那个气啊!

特朗普时期就开始放狠话,现在又派国务卿当面威胁。

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强盗”逻辑吗?

要么听我的,要么我就来硬的。

2月2日,马克·鲁比奥(Marco Rubio)作为美国国务卿,专程飞到巴拿马施压,要求退出“一带一路”。

否则,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甚至不排除用武力。

巴拿马被迫对美国敞开了大门,表示:

美国军舰可以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并承诺退出一带一路。

这个“免费”可不是小数目。

据统计,一艘大型货轮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费用在20-50万美元之间,美军舰艇每年要经过很多次。

算一算,这就是霸王条款。

这让人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历史。

1903年,美国强迫巴拿马签订《海湾-布鲁条约》,获得了运河永久使用权。

当时的条约,被巴拿马人称为“丧权辱国”的条约。

如今这一幕仿佛在重演,只是换了个说法,想从“永久使用权”变成了“免费通行”。

这分明就是强盗!

这暴露了美国在西半球的真实态度:

表面上讲平等互利,实际上还是老一套的门罗主义思维。

表面上说“我们是朋友”,但一旦不顺心就要动武。

摆数据、说道理

2025年2月7日,巴拿马宣布要退出“一带一路”。

中国反应很快!

2月8日,我国就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严正交涉。

加入“一带一路”后,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为913.3亿元人民币(约合128.2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巴拿马修地铁、建港口、搞基建。

给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港湾公司承建的巴拿马城地铁2号线,投资20亿美元,每天服务25万乘客。

这就像在一个城市修了一条大动脉,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好不容易上了一条好路。

突然有人非要你倒回去走泥巴路,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更重要的是,中方特意提到已有150多个国家参与“一带一路”。

以理服人,没有像美国那样威胁要动武。

而是讲事实、摆数据、说道理。

美国用威胁手段,虽然一时奏效,但可能会失去人心;

中国用实际利益来说话。

虽然不那么霸气,但更容易得到认同。

真金不怕火炼,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可能是虚的。

巴拿马的屈服,也给其他拉美国家敲响了警钟:

在美国的后院,想要完全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关系,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巴拿马表面上答应了。

但转头就向中国示好,这让美方感觉很没面子。

这种怀疑,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美国政府圈子里已经在议论纷纷。

《国会山报》(The Hill)是美国国会的权威媒体,每天都有众多议员和政府官员阅读。

美方把这种不满发表在这份报纸上。

美国这种威胁可不光是吓唬巴拿马,也是在警告整个拉美:

“别跟中国走得太近,不然有你们好看!”

前脚,美国国务卿还在巴拿马耀武扬威,后脚中国就表态“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巴方重视对华关系

穆利诺总统的态度转变,特别明显。

之前,被鲁比奥威胁时还唯唯诺诺,现在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把美国国务院的声明怼了回去,说这是“完全错误且不可接受“的。

声明:巴方重视对华关系。

这就像你跟多年的生意伙伴说:不做了。

却又补充说:“但是咱们还是好朋友”。

这确实很不寻常。

为什么说巴拿马的回应罕见?

因为,通常当一个国家收到“严正交涉”(这是外交语言中的重话),对方一般会有两种反应:

要么强硬回应你管得着吗;

要么选择沉默。

但巴拿马却说“重视对华关系”,这就像是说:

“真的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对中国说“重视关系”,听起来像是官方套话,但马上就用实际行动证明:

运河管理部门,立刻出来澄清“费用没调整”。

这就等于当面打了美国的脸。

如果真让美国免费通行,不仅直接损失巨大,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也会要求同等待遇。

这就像开了个坏头,以后谁还愿意付钱?

但巴拿马这个态度表明,他们也在玩平衡。

毕竟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对巴拿马经济很重要,不想把关系搞僵。

对巴拿马来说,这是两难选择:

得罪了美国,担心被欺负;

得罪了中国,又要损失一个大客户。

但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尴尬处境。

本来以为靠实力就能摆平的事,没想到巴拿马有了中国撑腰后,竟敢当面打脸。

在国际关系中,有了强大盟友的支持,小国也敢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世界,已经不是二战后美国说了算的时代了。

过去,被称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国家,现在已经敢于对美国说“不”了。

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个响亮的耳光。

这次巴拿马明显是在美国压力下被迫退出,而不是真心想退。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巴拿马这次在中国的支持下敢于反抗,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给其他拉美国家树立了榜样。

霸权,最终都会失去人心

但是,这事恐怕没完,美国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

从历史来看,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由来已久。

1903年支持巴拿马独立;

1914年,到1999年直接控制运河,这85年里美国可是把运河当自家后院。

现在虽然主权归还了,但这种“失去控制权”的感觉,让美国很不舒服。

美国在运河问题上“耍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只是这次碰到了中国这个强大对手,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

预计,接下来美国可能会使出更多招数:

经济施压,比如减少投资或贸易;

政治施压,可能会炒作国家安全议题;

军事威慑,增加军舰在该地区的活动。

但会让更多拉美国家,对美国心生芥蒂。

美国这种做法,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了目的,但长远来看,只会加深拉美国家的反感和疏离,最终都会失去人心。

23 阅读: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