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杵臼小传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5-03-15 07:58:48

陈宣公(AI制图)

陈宣公,名杵臼,卒于鲁僖公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此日为丁丑日。葬于鲁僖公十三年夏四月,符合诸侯五月而葬的礼制。

陈宣公是陈国第十六任国君,继位于鲁庄公二年二月,即公元前692年,至公元前648年年终去世,在任四十五年。四十五年,很不容易啊!对于同一时代的诸侯,会无比羡慕!比如鲁庄公,是三十二年。即使齐桓公,也只有四十三年。

陈宣公妫杵臼继位于哥哥陈庄公妫林,妫林继位于哥哥陈厉公妫跃。妫跃、妫林、妫杵臼三人均是陈桓公的儿子。陈桓公死,其弟陈佗杀前太子妫免自立,妫跃等兄弟三人出逃蔡国。一年八个月之后,妫跃兄弟三人在蔡国的协助下杀掉陈佗,妫跃自立为君。

妫跃就是陈厉公,或是《史记》中所说的陈利公。陈厉公在位整六年,于鲁桓公十二年八月死,死因不明,葬期空缺,甚为可疑。陈厉公妫跃死后,其弟妫林继位,是为陈庄公。陈庄公于鲁庄公元年十月卒,在位七年,于是陈宣公妫杵臼继位。

由此可见,在陈厉公之后,陈国开启了兄终弟及的传承模式。其中原因,除了这种传承模式古已有之,也许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兄弟三人在推翻陈佗一事上都是有功劳的。

但是,在陈宣公时期,兄终弟及的这个模式被终结了!陈宣公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妫款,即陈穆公。

陈宣公时期,基本覆盖了齐桓公作为霸主的主要时期,因此他也参加了齐桓公牵头的大多数诸侯之会。但这并不意味着陈宣公与齐桓公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

尤其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国发生了一件改变齐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即“陈人杀其大子御寇”事件。太子御寇是陈宣公的儿子,也不知何故,陈宣公要杀了他。陈宣公在杀了太子御寇之后,与太子关系很铁的公子完无法在陈国安身,于是逃到齐国。到了齐国的公子完,被齐桓公高度欣赏,授予了工正之职。

齐桓公哪里能够料到,就是这位公子完的后人,最终夺去了齐桓公家的姜姓江山。因此,公子完奔齐成为“田氏代齐”的发端。因为公子完是陈庄公妫林的儿子,更是齐国田氏的祖先。

当然,由于陈宣公杀太子御寇的原因,以及公子完奔齐的缘故,导致了陈、齐关系的严重滑坡。直到鲁庄公二十七年,陈、齐关系才被修复。为此,鲁庄公二十七年《左传》记载道:“夏,同盟于幽,陈、郑服也。”

这里所谓的“服”就是陈国、郑国与齐国重修旧好,再次回到了齐国霸权的盟国体系之中。也由此可见,陈国和郑国的关系很铁,存在着某种同进退、共荣辱的血盟关系。

但是,陈、郑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有不靠谱的时候。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鲁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之师伐楚,与楚屈完盟于召陵。盟毕,齐桓公本想经陈、郑之间北返,那料陈国大夫原涛涂为了避免承担诸侯之师的过境费用,与郑国大夫郑申侯合谋,建议齐桓公走江淮东去,抵东夷而沿东海北返。但原涛涂没有告诉齐桓公,这条路线,敌情不明,路途艰险,也十分危险!

让原涛涂想不到的是,郑申侯竟然把原涛涂的阴谋告诉了齐桓公!于是齐桓公大怒,立即抓了原涛涂,并在同一年中,两次讨伐陈国。《左传》没有记载,因此无法知道,当时的陈宣公,是拿出了什么样的诚意,最终才平息了齐桓公的霸权之怒。

不过,原涛涂也不遑多让,三年后,他巧妙利用齐、郑矛盾,通过挑拨离间,借郑文公之手杀了郑申侯!总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以上这几件事,充分暴露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表现在既有合作,也有斗争;既讲人情,也讲利用;既能讲大道理,也不乏搞阴谋。一个国家,尤其是小国,弱国,要想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必须在大国之间想办法左右逢源。

比如陈国,从地理位置上看,不但在郑国之南,更在许国之南,与蔡国相邻。这个位置,以陈国作为齐国盟友的角度,其地理位置,毫无疑问就是与楚国斗争的前线国家。但是,仔细阅读《左传》就能发现,在陈宣公执政期间,没有发生过楚国对陈国的威胁事件。

这能说明什么?笔者以为,这应该归功于陈宣公在地缘政治上的精明。虽然陈国是齐国的盟国,但陈国没有把自己的利益全部交给齐国,而是在外交上全面开花!比如,陈宣公还是周惠王的老丈人,周惠后应该就是妫杵臼的女儿。比如陈宣公与卫国和鲁国的关系也很好,儿子陈穆公的母亲就来自鲁国。至于陈国与宋国的关系,陈国与郑国的关系,体现出来的更是一种密切的传统合作关系。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陈国与楚国的关系中也存在一种姻亲关系,因为息妫就是陈国人。从历史时间上看,息妫应该与陈宣公是姐弟关系,所以楚成王就是陈宣公的外甥。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即使陈国作为北方联盟的一员,也没有被楚国特别惩罚的记载。

总而言之,陈宣公执政的四十五年,陈国的内政是基本稳定的。虽然期间经历了杀太子御寇的风波,但对陈国内部影响不大,对陈、齐关系也没有造成颠覆性的伤害。最终陈国还是回归到了北方联盟的集体之中。

最后,笔者对陈宣公去世时的年龄进行一个大胆的预测。重要的时间节点是,陈宣公父亲陈桓公的去世时间,是鲁桓公五年,即公元前707年。这一年距离陈宣公去世,过去了60年。如果当时的妫杵臼是个成年公子,即其年龄在20岁左右,则就意味着陈宣公去世时的年龄不会少于80岁。

如果考虑到他的两个哥哥,即妫跃、妫林在位不久就去世了,假设是寿终正寝,则有可能表明,这两位哥哥去世时的年龄也很大了。以这样的推论,就意味着妫杵臼继位时的年龄或许在40岁以上。如此,妫杵臼的终年,即使保守估计,也在80岁以上,甚至在85左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