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惊现杀人蜂:外来物种“杀手”如何攻陷城市地带?

向航说沏杯茶 2025-03-14 01:14:07

这年头连绿化带都不安全了!前脚刚夸完小区花坛修得漂亮,后脚就听邻居老张扯着嗓子喊:“快跑!这树丛里藏着‘杀人蜂’!”吓得人一激灵——啥玩意儿?绿化带里还能整出人命?

再一打听,好家伙,陕西那边十年前就出过大事儿,胡蜂(胡峰又叫做“杀人蜂”)一年蜇死36人,蜇伤的更是不老少,光是2013年安康一地就蜇了1600多人,41人没救过来。

遛弯的老太太要是没留神,保不齐就得被蜇成“大头娃娃”。你说说,这些外来“杀手”咋就盯上了咱人类的地盘?它们到底是咋混进城市“堡垒”的?今儿咱就唠明白这事儿!

要说这“杀人蜂”的名头,听着就瘆人,其实里头门道多着呢。国内专家早掰扯清楚了:咱中国压根没国外那种正儿八经的“非洲杀人蜂”,老百姓嘴里说的“杀人蜂”多半是胡蜂,这玩意儿个头大、毒性猛,一窝蜂扑上来能追人九里地,蜇人跟玩儿命似的。

宁波一位老哥三十年前放羊时被胡蜂围攻,脑瓜子挨了18针,肿得赛过小号红灯笼,手上留的疤现在还隐隐作痛,当年村里人用火把塞蜂窝才灭了这些祸害人的外来物种。

可这些原本蹲山沟里逮虫子的胡蜂,咋就窜到城里绿化带安家了?这事儿得赖城市绿化搞得太“贴心”。你瞅那马路牙子边上的冬青丛、小区里的月季花坛,虫子多得能开自助餐,胡蜂见了乐开花:“这不比山里吃得香?”

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整得冬天越来越短,胡蜂冬眠都不踏实,干脆在城里扎根生娃。陕西林业局的老黄说,干旱少雨的天气让胡蜂脾气更爆,见着穿花衣裳的、喷香水的,上去就是一顿猛蜇。

胡蜂繁殖速度贼快,一窝蜂群几个月就能从几十只膨胀到上万只,搁哪儿都是乌泱泱一片。

要说它们攻城掠地的本事,那真叫一个专业。陕西的消防官兵最清楚这玩意儿多难对付,光是2013年就摘了593个蜂窝,官兵挨蛰20多次,防蜂服破个洞都得干瞪眼。

您说这算不算现代版“蜂”火连天?城里人防它们也费劲,园艺师傅老童头发现蜂窝时直拍大腿:“这枸骨冬青浑身是刺,人不敢靠近,倒成了胡蜂的天然碉堡!”

不过话又说回来,胡蜂也不是纯坏种。专家徐志宏教授说了,人家平时专吃害虫,算半个“益虫”,要不是被惹毛了,一般懒得搭理人。可架不住现在城市绿化带修得跟森林似的,胡蜂把这儿当老家,人把这儿当客厅,两下碰头可不就火星撞地球?更别提有些二愣子非拿竹竿捅蜂窝,这不纯属找刺激么?

这场人蜂大战背后,还藏着更大的生态警报。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们普查城市绿地时发现,像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类外来入侵植物已经挤得本地花草没活路,再加上胡蜂这种“动物界入侵者”,整个生态链都被搅和得稀碎。这就好比你家厨房突然闯进一帮不打招呼的亲戚,吃你的喝你的还把你碗摔了,搁谁受得了?

说到底,咱得学学老祖宗的智慧。陕西那边现在年年给老百姓培训,教人见着蜂窝别逞能,赶紧打119。消防员摘个蜂窝得穿成“太空人”,就这还经常被蜇得满身包。要我说,这人和蜂的关系就跟处对象似的,得保持安全距离,互相给点面子。

眼瞅着春天又要来,绿化带里的花花草草马上要支棱起来了。下回您遛弯时留个神,见着蜂窝别手欠,记住专家的话:穿素衣、别喷香、绕着走。保不齐哪天,咱还得靠这些“带刺的邻居”帮着治虫害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阅读:0

向航说沏杯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