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抢饭碗?背240斤上山,泰山挑山工集体沉默,老行当要凉?

向航说沏杯茶 2025-03-15 00:47:56

这年头连泰山的石头台阶都开始“赛博朋克”了!2024年10月,一群铁皮疙瘩的“机器狗”吭哧瘪肚地爬上泰山十八盘,背上驮着240斤的矿泉水箱子,腿脚麻溜得比游客还快。

山脚下,一群老挑山工蹲在石阶边抽烟,眼神像被山风吹散了焦,嘴里念叨着:“这玩意儿一上道,咱这饭碗怕是要摔稀碎啊!”

谁能想到,冯骥才笔下那“压弯了腰也要一步步往上蹭”的挑山工,眼瞅着要被四条腿的“铁骡子”顶下岗?

就在去年秋天,泰山景区悄摸搞了场测试,让机器狗从红门到山顶运废弃物,结果这货两小时登顶,比普通人快一半,还不用喝水歇脚。消息一出,有网友认为科技进步,也有人担心挑山工这个职业以后真没有了。

但您细品,这事儿真就非黑即白?机器狗和挑山工,到底是“你死我活”还是“搭伙过日子”?咱今天就把这桩千年行当和现代科技的掰头,给您唠个透亮!

泰山挑山工这行当,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宋赵鼎臣写的《游山录》里就提过“负而趋”的山民,跟现在挑山工的架势一模一样。

冯骥才1981年写《挑山工》的时候,这帮人还是泰山上的“活风景”:矮个子、黑脸膛,扁担两头挂着百十来斤的西瓜和木凳,走起路来“折尺形”绕弯,嘴里说着大实话:“你们游客边走边玩,咱可一步不敢停”。

可到了2025年,挑山工的日子是越来越难熬。山脚下老王头干了三十七年挑山工,他给记者算过账:从中天门背120斤矿泉水到南天门,一趟挣36块,一天跑四趟赚200块,听着还行,可膝盖早就磨成了“天气预报”,阴天下雨就疼得打摆子。

年轻人更不乐意干这活:泰山文旅集团的数据显示,挑山工平均年龄都快50了,年轻人宁可进城送外卖,也不愿“吭哧瘪肚爬断腿”。

这时候机器狗来“救场”了。2024年10月19日,两只名叫B2和Go2的铁疙瘩突然在泰山火了。B2是个“大力士”,能扛240斤货物,Go2虽然力气小点,但会蹦跶会卖萌,跟游客招手比心样样行。

测试那几天,机器狗从红门到山顶只用两小时,比挑山工省一半时间,晚上回窝还不用吃晚饭。景区工作人员直拍胸脯:“这玩意儿运废弃物比人麻溜多了,去年泰山游客862万,废弃物堆成山,机器狗一来,环卫工都能少遭点罪!”

但您要以为这就是“科技碾压传统”,那可小看了挑山工的能耐。机器狗虽然力气大,可遇上泰山十八盘那70度的陡坡也得犯怵。

测试员说了:“平地上它能小跑,到了险段就得慢吞吞挪,保不齐还得人盯着别翻跟头”。

再说成本:一只Go2机器狗卖9997块,B2更贵得离谱,顶上挑山工仨月工资,景区真要大规模用,钱包也得掂量掂量。

更挠头的是文化账。还有网友留言:“看着机器狗驮货上山,心里空落落的,就像饺子馆改用机器和面,味儿不对了!”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冯骥才当年为啥把《挑山工》挂书房?人家说了:“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脊梁!”真要全换成铁疙瘩,游客拎着语文课本上山找情怀,见不着活生生的挑山工,那不得跟找不着趵突泉的济南人似的急眼?

不过话说回来,机器狗和挑山工未必非得“你死我活”。泰山文旅集团的人精着呢:“咱没说要彻底换人,机器狗先帮着运废弃物,危险活让它上,精细活还得靠老师傅”。

您想啊,山顶小卖部要进200箱矿泉水,机器狗哐哐背大件,挑山工腾出手来给游客送个姜茶、指个路,这不挺美?

现在来看,机器狗和挑山工还得“搭伙过日子”。泰山南天门的张老板说了:“去年夏天暴雨,机器狗电路短路趴窝了,最后还是老李头带着徒弟把应急物资挑上去的”。

科技再牛,也架不住泰山的风云突变,这时候还得靠人肉GPS和铁脚板。

说到底,机器狗上山不是来拆台的,反倒是给千年行当续了条新路。就像冯老爷子在《挑山工》里写的:“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这话放现在照样好使:传统行当要活命,光靠情怀不够,得跟机器狗学学那“不吭声只管走”的劲头。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阅读:0

向航说沏杯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