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萤火虫照亮夏夜,为何现在孩子只在课本里见过它?

向航说沏杯茶 2025-03-15 00:47:57

“萤火虫是好多人在森林里一起开手机闪光灯吧?”七岁的闺女举着平板电脑问我。我嗓子眼儿突然像塞了团棉花,她长这么大,连萤火虫的影儿都没见过。

想当年我跟着爷爷下地,稻田里飞的全是“活体星星”,用狗尾巴草串一串,能当手链戴一宿。如今别说城里娃,就连湖北孝感大悟县的老乡都说:“早些年一晚上能撞见一群萤火虫,现在打着手电筒都找不出三十只。”萤火虫这是集体玩失踪,还是让人给逼上绝路了?

这事儿得从全球2000多种萤火虫的惨淡现状说起。中国原本有120多种会发光的小甲虫,可《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21版白纸黑字写着:12种萤火虫正被灭绝风险追着屁股咬。

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博士拎着数据拍桌子:“上世纪90年代,紫金山头陀岭的萤火虫跟撒芝麻似的,现在想看场像样的虫星雨,得摸黑翻三个山头!这些“夜间指示灯”集体关闸的背后,藏着人类给自然使的三记绝杀:光污染晃瞎求偶信号、农药灌成哑巴、硬化工程抄家灭族。

先说这“光污染”,简直是萤火虫界的“非诚勿扰”杀手。雄虫得在空中划拉“闪光摩斯密码”,雌虫蹲草稞子里挑情郎,这浪漫戏码演了上亿年。可自从村村通工程装上LED路灯,这帮痴情小伙全成了睁眼瞎。

剑桥大学那帮较真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在50勒克斯白光下(也就路灯亮度),萤火虫搞对象成功率暴跌83%。更损的是,成虫统共就活7-10天,求偶窗口期比网红保质期还短。

第二刀是农药,专治各种“虫生希望”。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捅破了窗户纸:把萤火虫幼虫泡在0.1mg/L吡虫啉溶液里(农民常用这药灭蚜虫),48小时后幼虫个个“蹦迪式抽搐”,死前发光频率飙到每秒8次,活活把自己闪成一道临终电弧。

最阴的是第三招“抄家行动”。萤火虫幼虫得在烂树叶子堆里猫一年,成虫就爱贴着溪边灌木丛搞对象。可开发商眼里的风水宝地,不是铺上塑胶步道就是砌成水泥河堤。

台湾省高雄永安湿地更惨,红树林改建成工业区后,当地特有的黄缘萤直接上演“区域性灭绝”,连个虫卵都没剩下。

但您别以为萤火虫消失只是少个浪漫景儿。云南生态监测站的老研究员摆出硬证据:有萤火虫的水域,重金属污染绝对超标不了。它们吃蜗牛控虫害的本事,顶得上十瓶农药不伤土。日本农民早就开了窍,在稻田边上留出“萤火虫特区”,结果稻子没减产,反倒成了旅游打卡点。

最绝的是浙江杭州余杭青山村,老乡们把排水沟改成生态草沟,两年光景萤火虫数量嗷嗷回升60%,城里人捧着钱排队住帐篷等“虫星雨”。

去年夏天,我同事在江西赣州龙南撞见了奇迹。九连山脚下七十岁的黄大爷听了专家劝,把自家的一点儿水田地改成“萤火虫食堂”——田埂留着狗尾巴草,水沟不撒除草剂,天黑就关灯。立秋那天晚上,消失十五年的萤火虫居然拖家带口回来了。

黄大爷咧着豁牙笑:“上海来的小年轻扛着三脚架蹲田埂,蚊子叮得满腿包也不挪窝,说这比迪士尼烟花还稀罕。”

说到底,萤火虫能不能续命,全看咱愿不愿意给条活路。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整了个狠活儿,全网直播萤火虫婚飞,三百万人搁屏幕前憋着气等“虫星”亮灯。

下回带孩子找萤火虫,记得把手电筒调成红光模式,脚步放得比猫还轻。毕竟,咱欠这些夏夜精灵的,可不只是一片漆黑的夜空。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阅读:0

向航说沏杯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