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网约车的多事之年,订单逐步暴降,资本市场也开始疲累,不断后撤。至此,历经10年的网约车大战,似乎是要落下帷幕了。
但是不死心的滴滴、及时用车、首汽约车、一喂顺风车等平台,还想着继续搞点事情,争取“起死回生”。
但是这搞事情的招数,依然是老一套,并没有从根本上做出改变,甚至进一步伤了司机的心,使事件整体恶化了。
一、更“特价”的特价单
特价单的起源,是滴滴搞出来为了进行市场竞争的,配合他们家的花小猪,可以说是俘获了大多数中下层网约车乘客的心。
这一招釜底抽薪,损害了绝大多数司机的利益,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司机不断吐槽的原因之一。
去年滴滴下架,本来以为特价单会就此好转,然而司机发现自己想多了。现今大多数平台都学到了这特价单的精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来某位网约车司机晒出的信息,惊爆了很多人的眼球,动辄10元以下、甚至低至一两块的打车价,几乎要了司机的命。
网约车的下一步,真的要向公交车靠拢吗?
二、加速运力流失
前几天广州市上半年高达3000辆网约车退行的新闻,还在页面上挂着呢。这么快这些平台就继续开始“借刀杀人”了,真的没把司机的利益当回事。
司机反对特价单方案的原因,主要还在利润上,现在油价飞升,运营成本上涨。就算是新能源车主,也因为夏天高温,充电和续航能力折损。
公交车价低,是因为积少成多,以及有国家财政补贴。就算是这样,有空调的车辆班次还得多加一块钱呢,真把每一位网约车司机当慈善家不成?
如此倒行逆施,必然会加剧运力的流失,但是招招出行、T3出行、一喂顺风车这些躲在背后乘凉的资本家们,又有谁care呢?
三、恶性循环加重
细数这几年的网约车“改革”之路,不难看出,都是在拿司机扎筏子。
如果说限制双证,还是因为保证乘客用车安全,那么针对抽成、运价等方面的暗箱操作,就可以说是平台在暗戳戳地恶心司机了。
既想利用司机,又不想让司机赚钱,这一套双标的流程,可以说是玩得溜溜的。他们真的不怕被反噬么,还是说就打算割一茬韭菜就走人?
留给网约车司机的路,依然漫漫,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没有非法营运还会有网约车么?老子和朋友一起跑滴滴和缺德平台,他后来自己作死非要把车换成合规的,现在流水每天都只有之前的一半,我们没有证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经常接长途,他现在天天起步价,后悔的想把车砸了。没有证的会优先派优质单,不让我们挣钱我们随时把软件卸载了,办了证之后八年脱不了坑,自己品去!顺便说一句,我一个朋友啥证都没有,下载个滴滴车主,半小时就审核通过可以接单了!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有几个是合规的?不给黑车派单哪里还有司机?
我在哈啰注册快车车主,,,接到3.5元 4.9元的快车单。。。感觉到污辱。。。接了单又取消[笑着哭][笑着哭]服务分扣完。今天注销账号了[得瑟]
[呲牙笑]今天取消了两单,不是不想跑,乘客要求太奇葩,降分无所谓了,三个平台一起跑分数真的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我38度高温下劳动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呲牙笑]
我觉得网约车挺好,只是要国家来做个大平台定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
平台干脆不要钱算了,平台有定价权就开始胡乱定价,反正不是平台出人出车出油[笑着哭]
哈啰了解一下,它都是一口价的,然后在一口价基础上再来一个特价单,那才叫恶心。
5.2的起步价,接人送人加起来4公里左右,还要求开空调,办双证?想多了,没得干大螺丝不香吗?
叮叮,特价快车单,距离3公里,全程50公里48.5元,已自动帮你接单,接单成功
自丛滴滴横扫六和后就露出了资本的本性抽成巅峰时期高达45%[笑着哭],不知道现在还开网约车的是什么心理,干点什么事都比干网约车强吧,实在喜欢开车就去考b2,A1[笑着哭]
没有利益,一定没有服务!
网约车挤死了黑车 也弄死了自己
一喂除了刷存在感,就是骗注册会员费,屁单没[吐舌头眯眼睛笑]
之前跑滴滴,不跑早晚高峰一天三四百正常,这一两年一天z00块钱左右,今年更是油价升直接不跑了,再跑下去我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车
花小猪还行真的,其他平台太坑人了,首汽约车还行。
平台放心吃肉喝血,大把司机入坑。大热天司机敢反抗不开空调,扣分罚款伺候!
很早之前我就打过1块钱的快车[呲牙笑][呲牙笑]
只想知道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去管一管网约车价格?
又是一喂的软文,一喂,上不了台面的平台,刷什么存在感?
首汽和阳光首当其冲每公里0.98元
互联网不应该淹没实体经济
不是这样的呀,2015年,下班坐网约车回去,里程五公里,费用两块七,网约车司机到手三十。其他全是补贴,那时候uber还在。现在怎么反过来了,司机到手两块多。
乘客价格越来越高,司机利润越来越低,双证越来越严,谁去跑?????
退车脱坑远离网约车
现在干网约车已经从为人民服务到我为社会献爱心了
希望国家给平台抽成设个上限!
网约个毛线!不过是资本圈钱的诱惑而己!
建议网约车以后都两元一单,一直这个价格,別涨也别跌,利国利民?
特价单真是恶心,宁愿在家歇着也不跑,还是找个班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