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纯新闻,也不是纯小说,它是特稿之特!|聊书《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大安于隅 2023-06-02 10:51:15

—— 大安聊书系列 ——

想聊一本书,又不止想聊这本书

【书名】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推荐阅读人群】

对特稿、非虚构创作感兴趣的朋友

【类别】

非虚构 作品集

年前,上完了南方周末的非虚构写作课,上个月,看完了这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以下简称《特稿》),有很多零零散散的感悟和启发。

从自发做访谈到现在,也有个两三年了,打算以这本书的总结为节点,给自己的访谈创作这块做个回顾和复盘。

一 关于选题

选题这块,我一直没啥纠结。

之前的 “育儿人访谈“ 是从自身变化的人生角色出发,现在的 “三十之辈” 也是自身出发,只是覆盖的人群和话题会更广,后来的 “记录我们” 则是聚焦于身边的有趣朋友。

我不是一个很有网感的人,就是对网络热点或话题流量有敏感的触角,知道如何去做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

在原创选题上,我会很自我,我想写自己想记录的东西,以最擅长但走不了太多流量的长文模式。在自己想要和流量想要的权衡上,我并没有太多纠结。

很赞同《重走》作者杨潇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从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去生长出自己的选题,去写你真正关心的、触动的、有价值感的东西。

《特稿》里有一篇文章叫《系统》,写史玉柱的游戏产品《征途》,游戏的系统和现实的系统相互映射,普通人的生活在沉迷、挣扎间起起伏伏。在记者手记部分,提到了新闻的“易碎性”,这篇文章是对新闻易碎属性的突破。

回头查了查啥是“易碎性”,大意是指这篇报道在当下读起来是新闻,过了这个关口后,再过几年来读,它便没有阅读价值了。

而《系统》这篇文章,它不仅是对当下《征途》游戏热度的捕捉,它所呈现的“系统”社会模型、普通人的人性折射,在十几年后的现在,读起来仍是动人心魄、意蕴深长的。它的可读性没有碎在时间里。

这正是我最想创作的内容,它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南香红老师,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也是我上的写作课主讲老师之一,除了她授予的干货外,最感染我的地方,是她对一个选题多年的关注和坚守。对新疆野马保护、对北京旧城改造、对考古的研究等,她的关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系列的。

这些选题不会过时,当下的某个事件可以将它们再度激活,出来更多、更深的文章,比如新近的拆迁事件又可以激活旧城改造的选题。多年的关注和研究,也让写作者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是真正的特稿之特了。

另外,所专注的这个选题本身,也可以做出其他联系。我想了想我的“三十之辈”,它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的成长变化和不同选择。那它其实也可以延伸出社会角色、社区形态等相关的其他专题。也就是说,可以形成自己的选题网络。(如果有精力……

编辑张捷在《特稿》最后,概述分析了特稿的选题和叙事。他将南方周末之前做过的特稿分成以下几类: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

这也是一个选题可以做出的四种变化。可以是个体人物,也可以是群像故事,可以聚焦于其中一个话题,也可以由当下事件引起生发。

关于原创选题这块,我会继续做我真正想做的东西,守住这份初心。接下去需要挖掘的潜力是,选题的多元呈现和公共价值的挖掘。

也就是说,以前是闷在个体故事讲述里,现在慢慢变到,边听故事,边张眼看看,它和更大世界的联系是在什么地方呢。

南香红老师用了一个果核果肉的比喻。果核是故事本身,果肉是故事所在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人情、世俗等。

或者引用南周前特稿记者李海鹏的话:“'真实'从来不是一个单独事件或者一个单独的人,而是这个事件和这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特稿便是新闻界应对这种复杂真相的解决方案。”

特稿能包含所有的写文角度、主题角度 ,它的角度只有一个,就是写真实的好故事。

二 关于访谈过程

我一直好奇,这些特稿背后,作者是如何去接近受访者,并能聊出这么多东西的。《特稿》一书好的地方,就在于每篇文章后面都跟着一篇记者手记。

有些是去当事人家里拜访,甚至一起吃早饭;有些是走到村里,加入村民们的店口聊天;有些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合适人选,然后吃饭熟络… 总而言之,基本是走入实地的体验,而不局限于就和受访者线上聊天聊个两三个小时。

我非常向往这种实地访谈+观察的形式。自己目前仍然是以线上和线下的谈话交流为主。当然,不同形式有不同的用武之地。

按照理解,自己画了一个“调查轴”来描绘不同形式的调查深度。

最左边是信息源最少的调查,只做和受访者一个人的线上交流。最右边是信息量极其丰富的调查,就是和受访者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既体验又观察。

在和人访谈这块,我发现也有一个“访谈轴”的存在。

最左边是没有提纲、没有预期的生命口述访谈,最右边是目的性很强的引导式对话。

我的本能自发,是偏向于生命口述形式,可以没有提纲就开聊,然后边聊边去感知触摸对方的人生脉络,一走就走得比较深。

一开始接一些付费访谈稿时,会有用力过猛的时候。对方需要的是特定主题的内容,但自己一聊一写可能就会着墨于人本身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每篇稿子都需要的。造成的结果就是需要删减很多段落,或是编辑老师没有拿到足够多的他们想要的素材,要再去补采。

调查访谈轴的形象化,真的是极大收获。它帮助我梳清了不同情况下的调查力度和访谈力度各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凭本能直觉一股脑儿瞎忙活。

比如有明显主题需求的人物稿,那按提纲来就可以了,也可以加一些有限范围内的发散,或者是特定事件里的周围人物采访,则只需围绕具体事件即可,无需展开。

另外,自己的原创访谈也在慢慢走向更深的力度。一开始,和对方聊个两三小时,我就开笔写了。现在往往需要约个两三次,再加上一些背景、素材调研,才会动笔。将来,我很想实践实地拜访或观察的形式,以及努力去成为议题领域的专家,去尽可能丰富我的第一手素材来源。

另外,无论是轴上的哪一点,访谈过程考验的都是作者的感悟力,如张捷所说:“采访先就考验记者的感悟力了,当对方的表达支离破碎的时候,你能不能抓住他的想法,而对方侃侃而谈的时候,你能不能不被他控制。”

三 关于文稿呈现

感悟力之后,这部分便是考验写字者的表达力了。

以前写访谈文,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或者说是基本的三段式(触发、冲突、解决),然后叙述上以概括、转述为主。

南周写作课上,老师介绍了不同的线索组织和叙事形式,拓宽了我的思路。比如时间线可以有倒序、顺序、双时间线安排;叙事结构可以有环形、多线、Y形(相遇发生改变)叙事等。还比如,意象也可以作为一个线索串联,像音乐或画的间断出现,以及冲突有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等。

要提到的一点是,在课上学到了一个有用练习,就是平时看电影的时候,去留心这影片它的叙事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也可以参照到非虚构写作里来。

总体上看,主要有这么几点新收获:

一个是建立脊椎主线。

用课上的话来说,就是先用一句话来表达要写文章的主旨,将它作为一根主要骨架,围绕这骨架来支棱起各方素材。这样就不至于写着偏题了,或过于散漫。

一个是弄清叙事成分。

这里的成分是指细节、场景、情节、故事。细节构成场景,场景组成情节,情节冲突带来故事。

有时候,印象深的是一个细节,比如一个数字、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幅画面,可以由这个细节扩充至场景,甚而到整个故事。

有时候首先被打动的是一个概述情节,如果这个情节很关键,那就通过提问“感官问题”(看到、听到什么?)去获得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而不是问大问题(你怎么看、怎么想),大问题只能带来观点。

这里涉及到一个“抽象阶梯”概念,有叙事细节的铺垫,才能让观众自己从具体故事里爬到价值层面,而不是通过写作者或受访者的观念、解说。

以前,做完访谈我更像是在做访谈回顾。现在,对这些成分的清晰化,终于让我走向了如何写故事的思考上。

在故事结构上,我很向往李海鹏所说的这种状态:“我只是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全靠我自己觉得自然。当然这并不是乱写的意思,你得有一个尺度,懂得结构的基本原理。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你掌握你要写的事物的全局,你从高处俯瞰下来,认出其中的脉络,然后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这些脉络间穿行了。”

还有一个是把控叙事节奏。

这里涉及两种时间,一个是故事时间,就是故事线上的真实时间,一个是叙述时间,就是文本上的呈现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直接引用书内原文:

“停顿:故事时间为零,叙事时间不为零。比如对外貌、景物、背景的描写,以及抽象议论。

省略:故事时间不为零,但叙事时间为零。将事件略去不提。

在停顿这一极慢的和省略这一极快的叙述运动之间, 有两种叙述形式:

概述:故事时间长于叙事时间。把一段故事事件压缩为表现其主要特征的较短的句子。

场景: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大致相等。其基本构成是人物对话和简略动作。”

我自己之前最常用的是停顿、省略和概述,场景的临场感和细节性打造还不是很游刃有余。

关于概述和场景,张捷在《特稿》最后也做了说明:

“过多的场景会损伤效率和深度。南方周末特稿的叙述,是大量概述加上少量场景的结合。尽管场景使用较少,但是阅读时依然有一个感觉:叙事的画面感很强。

它的画面感不是对话体现的,而是行动体现的。人物的有意味的行动是概述中基本的戏剧性来源。

大量简短的行动,它们有时也配合直接引语。无论是行动,还是'行动+引语',它们分散在全文之中,呈现效果介于概述与场景之间。

这种处理在控制文章节奏的同时,保持了叙事性写作的质地,在叙事的效率、生动和深度之间,求取最高的性价比…概述的三个优点:加快速度,提供语境,揭示内心。”

这一段话,打破了我之前一直想写生动场景的执念。我需要的不是场景越来越细节生动,也不是概述越来越多,而是去找到我的故事在效率、生动和深度之间的最高性价比。

主体内容之外,文稿里的小标题则像是幕布,带来一种转场的感觉。

其实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想成在剪辑电影,什么时候近景特写,什么时候远景鸟瞰,什么时候快进,什么时候放慢,什么时候进入转场。

如李海鹏所说:“是什么控制着读者?内容?不,是细密的、有智性的逻辑链,是剪辑技巧,是节奏感。”

文字呈现上,我目前最大的优点是文笔还可以。在结构布局、节奏掌控上,还需要多多努力!

最后,以书中对特稿的描写来结束吧,它是“用最小的面积,来集中最大量的信息和思想”的一种载体。很喜欢它的这个特色,用以自勉非虚构写作!

一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王大安

场域活动孵化人 / 非虚构写字者

记录/探索这个平凡世界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