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董小华的这篇文章,才发现董小华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很遗憾,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是男人是女人。
这个人的脑子不一般,智商很高,非常精通于数学计算,通过巧妙的计算,硬生生让1977年的人们成了大富翁。
董小华写了一篇题为《揭开孙正清源算糊涂账的秘密》的文章,批判孙正清源算糊涂账诋毁前三十年的“邪恶”。
董小华说,这是其连续第五篇讨伐极右分子孙正清源的文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感受到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

董小华是怎么揭穿孙正清源算糊涂账诋毁前三十年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出示孙正清源的说法,再用计算证明其错。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董小华是怎么揭穿孙正清源的,欣赏一下董小华是怎么通过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都成了大富翁的。
孙正清源写有一文《总想用计算把六七十年代的农民肚子算饱的人是缺乏常识还是缺别的》,董小华引用关键内容如下:

在这段话里,孙正清源说,六七十年代吃不饱饭本不是问题,但是有一帮人不知为什么,认为说六七十年代吃不饱饭是抹黑前三十年,然后这帮人通过计算,千方百计地证明那时候人能够吃饱饭。
孙正清源指出其致命之处,说不管怎么算,到1977年为止全国农业人口人均产值0.328元的现实是改变不了的,并说虽然也有地方高到1元以上的,但超过1元的越多,反倒证明低于平均线的越多。
应该说,这个逻辑是成立的。至于数据是否真实,暂且放在一边,来看看董小华从这段话里看出了什么问题,看看董小华是如何把这段话作为证据来给孙正清源定罪的,看看董小华是怎样巧妙计算的。

董小华先是说:
孙正清源为了抹黑前三十年,竟然不惜用谎言代替事实!而事实却是,根据大数据提供的资料,1977年全国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为136.9元。
显然,董小华以为孙正清源说的0.328元是一年的,所以用136.9元来加以反驳。
下一段里董小华又说:
退一万步讲,即使孙正清源出现了口误,假如他说的是,全国农业人口人均日收入是0.328元,那也不是他抹黑前三十年的凭证。
由此可见,董小华不会联系上下文理解0.328是指日均,也不会根据逻辑去推理,而竟然认为孙正清源可能是口误。
不管怎样,董小华给孙正清源扣上“抹黑前三十年”的帽子,这正应了孙正清源说的。而有意思的是,后面董小华也正如孙正清源说的那样,通过计算让那个时候的人吃饱了饭。
董小华,正是孙正清源说的那种人。来看看董小华的巧妙计算,请忍住笑,或者忍住怒火,全当是看戏。

董小华先是用AI求证1977年的1块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得到答案是1447元。但是AI明确说了,“根据搜索结果”,所以也不知道这数据从何而来,是否准确。
咱们就来看看董小华是怎么算的吧,如上图。这样一算,1977年农民日均0.328元就相当于现在的474.6元,年收入相当于现在的173234元。而现在农民年收入才23119元,所以1977年农民人均年收入是现在7.49倍。
怎么样?1977年的人们,你们那时候可都是巨富呀,怎么可能吃不饱饭呢?可见说那时候吃不饱饭确实是抹黑。
不过,我不知道董小华今年贵庚,如果六七十岁,请问董小华:0.328元在1977年能买到多少食品?474.6元在今天能买到多少食品?按40元一天算,474.6元够吃11天还多(按20元一天算能吃23天多),1977年0.328元够吃11天吗?
董小华,智商高到如此程度吗?昆仑策给董小华发了这篇文章,这是不是意味着昆仑策的人都是这么高智商?

现在来说一下日均0.328元这个数据是不是准确。请看上图。
共产党员网上说,1977年全国农业人口人均分配65.5元(这个数字远远低于董小华找来的136.9元),日均约0.18元。
21世纪网上的数据,月均不到6元,日均则不到0.2元,年均不过72元。
一位微博用户提供的数据高一些,年均117元,日均0.32元。右边是王小鲁文章里的数据,与微博用户数据一致。
而孙正清源说的0.328元,年均是119.72元。但是,查不到董小华的136.9元来自何处。
所以,孙正清源抹黑前三十年了吗?究竟是孙正清源抹黑前三十年呢?还是董小华粉饰前三十年呢?谁在胡说八道?谁在秀自己的低智商与厚脸皮?
1977年的人们,你们来评一评!
下期预告:本文介绍了董小华如何通过巧妙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都成了大富翁。董小华后文还通过巧妙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都有足够的粮食吃,解决了温饱问题,明天我再对此进行介绍。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