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萍乡芦溪县,曾欠卫的名字曾让人肃然起敬。这位从纪检干部起步的乡镇党委书记,一度是同事眼中的“办案能手”,群众心中的“清廉标杆”。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2024年8月戛然而止——曾欠卫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差点成为副县长的官员,何以从纪检尖兵沦为违纪典型?其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曾欠卫的仕途,是一部典型的基层奋斗史。2001年,他从芦溪县张佳坊乡人民政府干部起步,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清廉的作风,逐步调入县纪委监察局,历任办公室科员、廉政办主任、案件审理室主任。这一时期,他参与查办了多起违纪违法案件,成为纪委系统的“办案能手”。

2011年,曾欠卫调任银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开始了从纪检干部到行政干部的转型。在宣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任上,他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赢得了群众的认可。2021年,曾欠卫升任芦溪镇党委书记,成为一方“父母官”。这一时期,他主导了多项民生工程,提升了芦溪镇的城市面貌和群众生活水平。
2024年5月,曾欠卫的仕途达到巅峰——拟提名为副县区长人选。然而,命运却在此刻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同年8月,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仕途戛然而止。
曾欠卫的主动投案,既是对法律威严的敬畏,也是对自我命运的止损。在拟提拔为副县区长前,他或许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其等待组织调查,不如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这一选择,既体现了其对自身违纪行为的认知,也反映了反腐斗争的高压态势。

曾欠卫的违纪违法行为,触目惊心。经查,他严重违反党的六大纪律:不信马列信“大师”,搞迷信活动;擅权乱为,在人事上为人谋利;长期收礼,接受宴请,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在招商活动中搞“花架子”;私设“小金库”,沉湎于赌博,利用职权为人谋利,收人钱财;生活腐化堕落。
曾欠卫的落马,对江西反腐斗争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近年来,江西省纪委监委坚持“零容忍”态度,对违纪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曾欠卫事件,再次提醒党员干部要坚守廉洁底线,切勿触碰党纪国法。

同时,江西也在深化警示教育,推动“不敢腐”向“不想腐”转变。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引以为戒。这种“以案为鉴”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站在芦溪河畔,曾欠卫的落马如同河面的一粒石子,虽激起短暂涟漪,却难以撼动法治的洪流。江西的反腐斗争,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纵深推进。当权力不再凌驾于法律之上,当清廉成为政坛的底色,江西的官场将更加清朗,群众的生活将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