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漠北之战支开李广,到底有没有受到汉武帝的指示?

歪史 2022-06-11 23:21:20

漠北之战时候,大将军卫青派遣前将军李广走东路,最后李广迷路,又交不出行军报告,在卫青长史催促之后愤而自杀。于是,老将军的悲剧就此升格,本来是迷路而贻误战机的事情因为李广自杀不了了之。

但是,因为司马迁在李广传记中来一个神来之笔: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这就给人一个悬念,汉武帝到底有没有说过这个话,如果说过,如记载,是阴告,显然不算公开说的,这话谁流传出去的?

背后的事情是,卫青把李广派到东路,究竟是汉武帝的安排,还是卫青自己的考虑。下文是卫将军列传的原文。在汉武帝一开始的计划中,派遣兵精马壮善于奔袭的霍去病部攻击单于本部,甚至为此还因为错误的军事情报而临战调换卫青霍去病的行军路线。

明年,天子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

这段记载的意义是告诉大家,汉武帝的计划明令由霍去病攻打单于,卫青部是不会遇到单于本部。那么,而跟随大将军的李广自然也不会遇到单于本部。

在汉武帝视角中,霍去病去迎战单于,卫青不会,只是作为侧线,为何要告诉自己大将军防止前将军不要迎战一个不会遇到的敌手?在已知他们不可能遇到单于,何必专门告诫卫青不要叫李广狙击单于,纯粹多此一举,毫无必要。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卫青是在出塞之后才知道单于在自己这一路严阵以待,这时候在长安的汉武帝,没有小灵通即使报告消息,自然消息不灵通,难道卫青上万里路回去请命报告战线情况嘛?并没有,当时卫青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万里请命,杀伐果决的他当机立断主动出击。

也就是说,汉武帝不知道单于在卫青一路,也自然没有必要专门告诫卫青。卫青发现单于之后没办法及时报告,得不到汉武帝的命令,也杜绝了汉武帝给卫青发号施令的可能,既如此,卫青一部在汉武帝的眼中始终是遇不到单于的,也不会派人追发不要叫李广狙击单于的命令。

当然,在漠南得到单于消息之后,作为大军主帅的卫青立即排兵布阵,派遣一路从东迂回,作为主将是有权力安然任何部署的,军人的第一要务是服从命令,而不是耍脾气我行我素,并不能因为你脾气大、年龄大或者名气大而有所例外。

所以呢,汉武帝阴告卫青的话绝对是司马迁的曲笔记载,狠狠的阴了汉武帝和卫青一把,言外之意好似告诉大家就是这两人故意排挤李广,故意不叫李广立功。但是细细推敲实在漏洞百出。

5 阅读:3724
评论列表
  • 2022-06-16 22:57

    卫青和霍去病都不能单独列传,李广有什么资格单独列传?

    江沁 回复:
    大家都忘了卫青在漠北之前的那次吧?当时李广是后将军,前将军是赵信,右将军是苏建。当时卫青也是命赵信和苏建一路的,赵信苏建没有迷路,只不过遇到了单于主力。怎么赵信跟右将军并为一路没人说什么,李广跟右路并为一路就是迫害?关键是分兵合击的部署有没有问题,如果没问题别人走得了东路,偏李广走不得?
    用户11xxx04 回复:
    司马迁的标准比较主观,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一起列传
  • 2022-06-23 21:54

    活捉匈奴单于功劳太大了,卫青不想要。所以让迷路侯带走上万部队放了单于[红脸笑]

    已半 回复: 哥,洁身自好♚
    就现在这样,我也不认为卫青比韩信差。当然各有所爱
    哥,洁身自好♚ 回复:
    活捉伊稚斜,卫青可以跟韩信争大汉第一将军的……
  • 2022-06-18 18:12

    支开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汉武帝时期,李广跟不上节奏了,打仗真不行

    10053380 回复:
    李广利怎么能打赢?我不信汉武帝同样给李广十几万兵马他能打的比李广利差!
    岼垳線彡沵莪莈洧鲛嚸 回复: 10053380
    李广利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不说别的就说他第一次出征大宛国,几万人连个小小的大宛国都没能拿下来,几万人活着回来的不过十之一二。如果李广连这样的人都不如,汉武帝还会让他上战场?李广一生对匈奴除了防守之外主动出击不是战败就是迷路,漠北之战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可惜他却迷路了,连带着张蹇都能迷路,也只能怪他时运不济了
  • 2022-06-20 23:45

    卫青,霍去病在的时候打匈奴跟砸鸡蛋一样,卫青,霍去病死后,打匈奴跟打石头一样,打不动,不是匈奴不强,而是卫青,霍去病太强了

    老许还要老婆不要等10086人 回复:
    个人觉得李陵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 天天 24
    2022-09-10 08:32

    不管是谁当主帅,遇到动不动就迷路,动不动就全军覆没的将领,这个主帅肯定心里打鼓,寝食不安,,为了打好战争,肯定得闲置这将领[笑着哭]

    梦因你而美 回复: qomdyvpw36
    那是看在他三朝元老和愚忠份上,七国之乱战功本来想给封侯,私授梁王印信要一般人就给砍了,自己政治糊涂,只能算一个斗将,就是对内和守城小规模战争李广还行的,打大战就是全军覆没
    qomdyvpw36 回复:
    武帝对李广不错的,换其他人,不知道砍了多少次了
  • 2022-06-16 22:57

    看看司马迁和李广什么关系就知道为什么司马迁这么吹捧李广了

    边城 回复:
    跟司马迁关系好的就李广一个吗,为什么只写李广传,不写别人,再看一看打了败仗的两次,一次四仟对四万,一次-一万对八万,再有一次是迷路,被卫青气得迷路,
    梦因你而美 回复:
    外国史书不会记解放三大战役,只会记血战台儿庄,平型关大捷,朝鲜五次战役,而李广对外征战没一个拿的出手战绩,反而比他们有资格单独列传
  • 2022-08-12 19:55

    李广根本就不符合名将的要求,对部下太过宠溺,军队没有组织,没有纪律,一单开战就会全军覆没。古代书生没有见过孙子兵法!现在的人怎么不去看看?

    10053380 回复: 天地真心
    四万围的是李广领四千那次,李广领一万骑兵出击这次受到重点照顾,匈奴八万骑兵对阵李广一万,但是李广没有援军,不能硬抗,只能突围后撤,不是李广突袭匈奴可以以少打多,这是匈奴围歼李广而来,撤退或许能保存一部分兵力不至于被全歼。
    天地真心 回复:
    七十多战,就两场失败,怎么不行,在右北平和其他地方,匈奴听其名就远遁,全军覆没那次就是匈奴想集中力量解决他,以四万主力骑兵伏击一万人,想吃掉最厉害的
  • 2022-08-31 15:10

    迷路侯用支开?顺风仗迷路,后勤迷路,给他白捡的功劳也迷路!

    用户10xxx87 回复:
    不看历史就在瞎说
  • 2022-06-12 20:57

    真让李广打前锋,说不定整场仗还输了

    用户10xxx87 回复:
    在被卫青调到右路军前一直都是前锋
  • 2022-09-23 15:47

    张骞都被他带迷路了,还有谁能搭救他[笑着哭]

  • 丁睿 13
    2022-08-14 13:46

    李广是前将军,军队的前锋,卫青调去李广右路,让公孙熬打前锋,公孙熬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又因为河西之战迷路丢了侯爵,卫青难免有让公孙熬打前锋立功恢复侯爵的嫌疑。李敢认为卫青要对李广的自杀负有责任不是没有道理的。

    用户11xxx04 回复:
    早期四路攻击匈奴,李广全军覆没,靠武勇机智逃脱,而卫青攻破龙城封关内侯,后来卫青夺取河套封长平侯。打伊稚斜单于那一战,汉武帝的本意想让霍去病做主力,谁知道情报失误,卫青带领东路迎头撞上伊稚斜大军。卫青本意是让李广绕过去攻击后方,谁知道在沙尘暴中李广迷路了,耽误一天时间,那一战卫青只有1万多的军队,卫青是凭毅力,临机应变,利用匈奴遇到沙尘暴停下来等待的习惯,用武刚车打败伊稚斜单于大军,卫青拿自己性命,家族命运开玩笑才会支开李广,这种找死的行为,一出错就是全军覆没。一汉当五胡就是这样,战后传出来的。
    歪史 回复:
    你从哪里看出来前将军就是前锋?从哪里看出来卫青要叫公孙敖打前锋?后边交战,直接武钢车护军,骑兵冲锋,也没将军啥事啊?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这一些都归大将军管,不止这一些,名义上连霍去病一路一样都有服从大将军的统辖,合着你家打仗,自己挑自己喜欢的路走呗?
  • 小煜 13
    2022-08-18 17:06

    李广当时不迷路 按时到了 他会怎么样 其实还是李广自己的问题 按时到了 估计侯的问题就不大了 李广的问题在于太不注重军纪了 太个人主义了

  • 贡梨 12
    2022-10-03 11:43

    古往今来军事统帅里,卫青是脾气最好的,最善待身边人的,从未陷害过谁。

  • 2022-10-12 15:23

    卫青已经够低调了,出身低,所以面对自己人的时候喘气都不敢大声,跟霍去病完全是两个性格,要说他敢阴李广啥的,我是不信的

    用户10xxx93 回复:
    我是绝对的不信!
  • 2022-09-26 12:25

    我觉得不是故意的,把李广调开,卫青独自面对没有明显优势,太冒险,卫青输不起。现实也是赢得很险。

    用户15xxx49 回复: 10053380
    真正的愿因就是卫青当时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万户侯再向上走就是异性王了,李广的迷路让武帝刚好有个台阶下避免了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击败匈奴单于的主力军肯定是有大功的,漠北决战后武帝就彻底闲置了卫青就是一个证明,卫青能够平安走到生命的尽头也是武帝希望看到的。
    10053380 回复:
    这是两败俱伤!班师回朝后武帝没有奖赏卫青部队,按汉军功制,杀敌数量和自身损失数量相当的话不奖不罚,漠北之战和李广张骞那次战果是一样的,那次李广回朝后也是不奖不罚,军队中有具体负责统计的官员的。
  • 2022-06-18 10:27

    辣鸡一个

  • 2022-06-30 13:11

    李广在卫青面前就是米粒之珠有何光彩

  • 2022-08-17 14:17

    不但李广失期,另一路也是,卫青是突遇匈奴,旁师是跑远路包抄,时间来不及,卫青为了好朋友公孙贺建功,把他俩对调了

    favourite®Jessie 回复:
    睁眼说瞎话
  • 2022-09-22 08:34

    很简单,本质就是李广司马迁都是官宦世家,卫青霍去病是私生子,所以无论你再怎么牛逼都不行,用现在话说就是瞧不起我们平头儿百姓[吃瓜][吃瓜][吃瓜]

  • 2022-11-07 11:43

    李广要是不迷路直接就合围单于了 也就是卫青少了三分之一还能打赢 不然锅更大

  • 2022-10-26 19:14

    一个优秀的统帅只为战争的全局负责,卫青毫无疑问是这样的领导!

  • 2022-06-20 22:33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司马迁虽然写奴隶文学,比司马相如的奴才文学伟大得多,但也难免偏私!完美的人有吗?刘秀晚年还笃信谶语呢!

    飞鸟 回复: 用户92xxx67
    也没有夸大,就是形容词多而已,把形容词去掉就可以发现李广的真实水平了
    用户92xxx67 回复:
    对于李广都不是倾向,而是直接吹
  • 2022-10-15 10:28

    李广被俘一次迷路三次,实在是菜

    用户10xxx87 回复:
    说说哪三次[笑着哭],能说出来吗[笑着哭]
    行云的老爸 回复: 用户10xxx87
    我叫李广,大名李三迷小名李被俘外号逃跑飞毛腿,法号迷了再迷…
  • 2022-09-01 10:36

    主要原因卫青霍去病是刘彻的嫡系,李广是文景时期的。李广是李信的后代名门世家武帝有意打压,卫青是家奴培养起来不会有威胁。霍射杀李后武帝偏袒引起世家不满,霍23岁突然暴死就是世家干的

    蓝色的眼泪 回复:
    李广不是打压,李广是有名的逃跑将军
    还好还好 回复:
    这也说的出口[得瑟]还打压 那次战役没带他 自己单领一军没打过 合着那些士兵命不是命还是咋滴 那卫青单领一军就能各种胜仗 这也是偏袒的嘛 换你 你怎么选
  • 2022-10-14 21:16

    司马迁的成就在于被腌了让人人以为他写的都是史实

  • 2022-11-10 11:50

    卫青当时只有五万骑兵面对单于的主力本来兵力就劣势还长途跋涉跨越沙漠远征而来还没喘气呢就要大战要不是卫青反应迅速用武刚车列阵避免被匈奴骑兵冲垮还趁着沙尘暴起两路迂回反击从而转危为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李广迷路贻误战机本身就负有责任最后自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英雄迟暮李广不愿受辱以这种形式收场也是无可奈何

  • 2022-08-17 11:18

    李广能守不能攻。

  • 2022-12-12 17:12

    支开?让李广绕后就是支开?自己没那个运气怪的了谁。[得瑟]

  • 2022-08-18 23:22

    李广接受梁王印开始就走下坡路,一路背字。

  • ctys 2
    2022-10-09 00:04

    出发之前武帝给卫青下令应该是有的,举全国之力发动战争当然得考虑多一些,毕竟李广年老是个事实,肯定得有单独安排

  • 2022-10-15 19:30

    李广没迷路就封侯了,在你眼里是被支开。

  • 2022-10-15 23:38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刘彻与卫青之间的秘密的?

  • 2022-11-09 20:55

    从司马迁编史就歪了 结果史记还是二十四史中可信度较高的

  • 2022-12-30 18:26

    无论李广还是李陵,在史记中都得到了过高的评价。

  • 2022-09-10 15:23

    霍死的早不是没有原因的,太嚣张老刘怕熬不过他就秘密做掉

    测的的分OUT咯 回复:
    世家做的,因为他杀了李,汉武帝又偏袒他。
  • 2022-09-24 21:39

    李广擅守不擅攻 有什么好说的 太史公和李广家族关系好 本身又是世家子弟 当然看不起因为女人上位的外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