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言论两级固化,这种偏见能否被打破?

歪史 2024-12-31 09:57:47

王小波有本很有名的书《沉默的大多数》。传统社会中,和这个书名一样,任何时候地点,能够公开发表意见的都不多,大多数都在沉默状态。

这一些沉默的人不会发表任何意见,看起来无关紧要,出来发表意见的那批人,往往带有非常明显的立场,尽管是少数人,因为沉默的是大多数。

这一些沉默的大多数成为无关紧要的人,他们不发布意见,也就没人在乎他们的意见。

哪一些立场鲜明,甚至带有极端偏见的少数人的言语则会主宰舆论,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社会舆论就是这一些极端言论地样子,注重舆论的人多数时候得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舆论。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古代尚且这样,在网络社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点对面,无边界的网络以及爆炸式分裂同时传播的效率极高,口耳相传,哪怕是媒体报纸时代的扩散速度都远远不及。

社交平台的发展更加加重这种现象,尽管沉默的依然是大多数,不沉默的那群人的观点和言论则传播的更远,扩散速度更快,受众更多。尤其网络键政更加方便的区域,一方面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一方面需要强化自己的立场,尽管明知自己的言论不会带来任何改变,但是依然。

没有边界的网络给这一些人的情绪发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样会引起足够大的反作用力,让本来不关心持温和立场的人士讨厌或者对立。这一些如果是极端言论,往往会起到旗手的作用,能够固化己方阵营的意识形态,

缺点就是,一样会增加对方阵营的意识形态,让对方收到足够打的压力,而后抱团取暖,显然,他们的言论带来的危害更大,让社会舆论直接处于不可逆转的对抗之中。

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斯贝尔长期跟踪社交平台对政治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地数据分析,得出了,社交平台如同棱镜一样。

他把调查统计归纳到《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一书中,通过多组实验调查,分析了社交媒体对政治立场极化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因为不沉默那批人的激烈言论,不仅强化了意识形态的对抗,还增加了政治对立的比例,他通过机器人转发了带有强烈观点色彩的推文,来观察实验者会不会默默改变立场。

测试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被测试者都强化了自己本来的立场,说明,立场意识的壁垒不容易打破,而且潜意识的政治色彩很难通过只言片语被改变。

长期浏览对方阵营的推文并不会静下来好好思考对方说的对不对,宁愿相信谎言也不去思考。

本持着部分抽象思维,如敌人反对我是因为我做对了,敌人赞同我也是因为我做对了。过得好是因为自己努力,而过得不好肯定是敌人的破坏。

除此之外,乐于述说自己观点的都是不甘寂寞带有强烈的极端言论,往往会强行合理化自己阵营中一些明显错误或者不近人情的事情。

中文互联网有所谓一粉顶十黑的说法,这个说法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因为采用诡辩,强行解释一些错误不合理的事情,有时候争功诿过,那错误的例子或者证据试图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言语没有错误,这样不仅不能换来对方阵营的人的理解,也非常败路人缘,把一些中间摇摆的人推到对立面,从而扩大了意识立场上的对抗。

这一些爱发表极端言论的人自己构成了信息茧房,带有明显立场的言语只会固化原有思维,并不会扩大基本盘,反而会有反作用,把一些温和的对方阵营的人变成极端拥趸。

但是呢,大放厥词已经成为习惯,这一些人并不会收手,尤其是已经获利的人,不管是名还是利,都让他们坚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怕发现自己可能是错了,也绝不会跳车或者认错。

他们无法确认认错是否会无损,也不愿意去验证,尤其政治带有狂热的宗教色彩,在立场面前,认错等于前功尽弃,甚至化为乌有。

至于如何打破信息茧房,这种隐形的回声室。贝尔认为需要循序渐进,实际上可能效果不大,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心意,一旦不如意,总会寻找一个责任人来承担,然后继续带有偏见的生活下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