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句话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根据唐代司马贞的考证,认为这句话版权方是春秋时期的管仲。
管仲是个小商贩,早年和鲍叔牙经商糊口,还是爱占小便宜那个,幸亏那时候没有城市管理者。这位商贩出身的人掌权之后也不负经商经验,官办的声色场所就是他首开的,也被青楼尊为祖师。
管仲的话的核心意义在于,天子有人民才是天子,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没有老百姓就是孤家寡人,也不是真的天子;而老百姓呢民以食为天,吃饭就是天大的事情,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就是填饱肚子。
不管是商业还是农业,根本目的就是能够有本事糊口,按道理,作为掌权者,地下老百姓不管干啥,只要能吃饱肚子都可以吧?
事实上,几乎从春秋到明清,始终要坚持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做官只有读书一条途径的古代,耕田还要排在读书前面,当然,不耕田就饿死了,肯定没必要读书了。
为啥不是从商读书呢,反正糊口的能力一样的,但是不管官方还是民间都不太认同,不鼓励从商并且政策上有歧视。这种结果是从下至上形成的固有思维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朝廷能够维持下去的核心条件就是税收,收税的主要领域就是农业,按地亩和人丁双重收税,如果收不上税,官方很快就会出现没钱而导致增加苛捐杂税,官方保证税收的前提就是有足够的人耕种,更多的荒地被开发。
从事农业,人员都是半固定的,几乎一年四季都在田里劳作,不会东奔西跑,这样既减少流民危害,又便于管理。从税收还是管理上,官方都希望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你要到处乱跑官老爷不太好管理。
试想,你这里的顺民去别处经商赔了导致铤而走险,别人跟前的来你这你一样铤而走险,官位不保是肯定的,脑袋搬家不要太容易。
而民间呢,即使二十年前,在化肥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地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比比皆是。交完公粮之后一年的余粮能够挨到第二年收割的很少。
耕牛是古代很重要的生产资料,平时宰杀耕牛会被判刑,即使这样,不是所有人都有耕牛。大部分人都是靠人力来耕地,少一个人就会少很多收成。
种田完全靠天吃饭,土地贫瘠,除草靠手,肥料靠人,还要不劳而获的飞禽走兽来打秋风,这种情况只有靠人多挖地多开垦才能养活一大家人。这样情况下,一个人脱产去经商。
他的口粮要靠其他人产出,如果赚了还好,但是古代经商大部分都是行商,路途遥远,十分不方便,而是路上山贼盗匪一堆,一不小心赔本命都没了。
何况,善于经商的人百不及一,即使现在,一百个经商的人里面最多三五个能够成功,大部分都是寄人篱下的长工。就算成功了,随便一个官老爷就能给你定罪,劫富济官的例子不要太多。曹操老爷子带一堆财报路过徐州,就被陶谦手下的人征收了,顺带命都没了。
或许说这都是极端情况,对于普通的官员,或者家庭,这种极端碰上一次就报销了未来,根本赌不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还敢鼓励去经商,老老实实种田,虽然苦,但是这种苦是已知,而且是大部分人可以承受的。
尽管这样,在古代,商业活动一直存在而且占据很大比重,唐以后,江南的税赋开始超过其他地方,主要来源是江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现在南海捞出来的沉船不少都是满载货物的主要是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