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堂主。
最近,百度的无人驾驶萝卜快跑、火了。
它在武汉的单日单车订单量,峰值时超过20单,达到了出租车的平均日单量水平。
早先在5月中旬,百度对外公布了两组数据:
截至4月19日,萝卜快跑累计服务单量超600万次;
一季度,武汉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这段时间,看到各大平台上,都是在讨论萝卜快跑是否抢了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
萝卜快跑的成本是多少,是赚了还是亏了?其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自动驾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真的能抢人类驾驶的饭碗吗?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怎么去缓解技术进步与民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呢?
先来看看萝卜快跑的运营成本。
目前武汉有多少辆萝卜快跑呢?网传的版本,超过1000辆。
但是,武汉交通运输局出来澄清了: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 400 多辆无人驾驶汽车。
武汉现在运营的萝卜快跑网约车,是Apollo第五代无人车。
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说这个车的各项成本是48万元,且车辆可确保5年内的可靠运营。
按照5年时间来算,车的成本是每天263元,
晚点财经计算,武汉现役运行的车辆中,在轮班监控 24 小时运营的车辆情况下,大约需要 300 名安全员。
每个安全员招聘的月薪显示为5000至7000元,300人合计就是一个月发工资就要150万到210万。
都知道招聘显示的月薪,上限就是拿来看看,关键还是下限。
咱往好的情况看,取个中间值,6000元,那么每个月发工资要180万、
前面说了现在一共有400辆车,折算到每辆车每天的人力成本是:180万除于400辆 除于30天,得出150元。
加上充电费用35元、洗车10元,运维费用30元,单车日均运营费用总计约75元。
综合下来,萝卜快跑第五代车的单日运营成本为
263 元+150元+75 元=488 元
那么武汉萝卜快跑的营收有多少呢?
以日均12单来算,晚点财经得出单车单日流水约为60元。
一看收支差距,还是挺大的。
如果萝卜快跑纯靠车费,来实现盈利,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中泰证券曾经做过预测,说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盈亏平衡点约为48000台,而消费市场的盈亏平衡点在20万年销量左右。
当然,这个盈亏平衡点看的是车费收入。
不过,百度却称:萝卜快跑预计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将全面盈利,百度股价也一度上涨近10%。
那么要达到盈利,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打法。
目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个人认为大概是两个阶段
先是互联网的打法,通过烧钱补贴来抢夺用户。
这也是现在萝卜快跑的模式。
为什么很多人都去体验萝卜快跑,说白了,就是两个字:便宜。
老百姓的钱包,现在就摆在这里,在收入没提高的前提下,便宜打车,就成为萝卜快跑单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因素。
当然了,这个便宜,并非是真便宜,而是烧钱补贴来的。
我看了没有补贴的价格,真心不便宜。
现在萝卜快跑也进入广州黄埔区了,看到有人亲自去体验。
6.3公里的路程,实付0.35元,剩下的都是补贴。
所以客观来说,价格没有那么想象中的便宜,只是现在补贴力度大。
等到越来越多人下载,用户多了,稍微提点价也不无可能。
不过,最主要的,大概就是以萝卜快跑为中心的商业化变现之路。
萝卜快跑是百度旗下的,不妨来看百度的财报:2023年营收1346亿元。
其中,广告收入仍然是百度的主要收入,达到751亿元,占比去到55.7%。
这有什么提示呢?一是萝卜快跑APP可以接广告,二是这个车,也可以接广告。
说不定在车里,你刚好感觉身体不适,于是你面前的显示屏,就能展示百度的竞价搜索排行,这时莆田系会优先推荐给你。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现在的智能驾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按照工信部2022年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目前智能驾驶等级分为5个级别。
L1是驾驶辅助;
L2是部分或组合自动驾驶;
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L4是高度自动驾驶;
L5是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处于L4等级,不像L5适用于所有场景,L4是限定场景的。
具体来说,萝卜快跑现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固定的,而不是说随意停的。
比如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到公司上班或者下班打车回到自己家楼下,若选择无人驾驶网约车,现在还是不能实现。
同时,L4等级下网约车后台会配置安全员,必要时,就会有人远程介入。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在现在L4等级下,远远还没达到抢司机饭碗的程度。
等哪天真正达到L5等级了,可能就真的会面临这个难题。
在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上,中美两国可谓是绝对的领头羊。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自动驾驶运营的国家。
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23年8月,美国旧金山批准了谷歌旗下Waymo和通用旗下Cruise的商业化运营限制、让其跟普通出租车一样的运营权利:
不再限制行驶路段、车辆数量、以及运营时间,限速标准也分别提高至65英里/时和35英里/时。
不过放开后,Cruise因为造成了交通事故,被监管机构一度叫停。
进入2024年,美国整个自动驾驶市场都过得不大好。
2月的时候,Waymo宣布因为软件更新,召回所有自动驾驶车队。
而Cruise,也陷入大规模离职和裁员风波。
表面上来看,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比较难。
而根本原因,就是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举个例子来说,美国无人驾驶网约车出行多次与交警“对峙”。
因为无人驾驶网约车未能理解交警的手势,而停在了马路中间,进而导致了交通堵塞。
类似的问题,在我们这也出现过。
中美在这个赛道上,面临同样技术突破的难题。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武汉市日均运营网约车2.94万辆。
按照现在投放的400多辆萝卜快跑,占比还不到1%。
就当下来说,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无人驾驶网约车,不管是体量还是技术,还是没办法和人类驾驶相比。
但未来带来的冲击,肯定是有的。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349家网约车平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
另外,交通运输部2021年数据显示,出租车数量约为139.13万辆。
按照每辆车配备两名轮班司机计算,大约就有280万出租车司机。
这两个数据相加,就是接近一千万人的就业人数。
时代奔涌向前,中美两国都发力这个赛道,都在大踏步往前走。
技术的进步,肯定是一件好事,可往往也伴随着代价。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发展。
只是希望在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跟不上步伐的人们。
因为他们,已经用尽全力在追赶了。
智能取代人工是个趋势,然而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容易产生带来其他的作用和影响。
若要大规模推广的话,个人认为还是要谨慎一些。
如果非要我提一个建议的话,我倒觉得公务用车可以带头先推广搞起来。
所有公务用车改成无人驾驶,那么有没有公车私用,一查一个准。
这样一来,科技发展还能为反腐出力。
还有最近的油罐车事件,如果说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甄别不同用途,或者是可以自动清洗。
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从大的方向来看,不仅仅是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有无人驾驶卡车等等。
2024年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四部门发布了一条重磅信息,宣布9个进入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的联合体。
在这九家公司中,除了乘用车公司,上榜的还有货车公司。
我特意去查了下,这家公司推出的是L4等级的智能重卡货车。
所以你看,别说什么网约车、出租车,就连货车卡车、乃至公交车,也都会受到影响。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时代,可能真的是要来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句扎心大实话:大势所趋,个体是阻挡不了的。
那么一旦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怎么去缓解技术进步与民生就业呢?
个人的看法,就是不得不进行某种形式全民基础收入的提高。
说人话就是,你要有高福利的社会保障。
人工智能要做的工作,应该是解放人类,而不是和人类抢饭碗。
人类当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去流浪、去看书、去躺平、去谈情说爱、去感受这人间:看看花是怎么开的,水是怎么流的,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又是怎样落下的。
但所有这些的前提,是这个人的生活有保障。
不用担心没了工作还不上房贷,也不用忧愁社保医保费用的上涨,更不用害怕生了孩子却养不起。
为什么我要讲这个呢?
人工智能和之前的工业革命,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你看,蒸汽机出来了,马车没了,马夫也消失了。
但是,没了马车却有了汽车,没了马夫却诞生了司机。
不管是马夫还是司机,都提供了大量的底层工作机会。
关键还是要让普通人也能分到新技术下的一杯羹。
但人工智能不一样,机器人直接取代了人类工作。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