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152
MB.152实际上是从MB.150到MB.157这个系列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型号,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型号里的MB,表示研制者是马塞尔·布洛赫(Marcel Bloch)航空公司。MB.15X这个系列和上期聊到的D.520,实际最早都起源于法国政府1934年的同一份计划,当时达沃廷拿出的方案是D.510,后来发展为D.520;布洛赫拿出的就是MB.150,但不论是510还是150,最后都没有在这个计划里胜出,当时拿下项目的是莫拉纳·索尔尼埃的MS.405,后来进一步发展为MS.406进入法国军队服役。

战后修复的MS.406
好在竞标失败后,布洛赫并没有放弃MB.150方案,而是自行继续发展,到1936 年拿出了MB.150的01架原型机,但首飞时飞机无法升空。这一拖就拖了近一年,直到1937 年9月29日,经过加大机翼、换装发动机和螺旋桨、修改起落架等一系列措施之后,终于飞上了天。

MB.150原型机,仅此一架
首飞成功后,法国政府被布洛赫磨得不耐烦的执着所打动,将MB.150原型机移交到Centre d'Essais du Materiel Aerien (CEMA,航空材料测试中心,1936年到1940年法国的新飞机测试机构)进行服役试验;在1937 年 12 月的一次正式试飞中,最高记录速度达到了 434 公里/小时(269 英里/小时),测试的结果是认为原型机的性能也还凑合(同时期的MS405的最大速度也才443公里/小时),遂要求布洛赫对原型机进一步修改。此后法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有点严峻,军方想要扩大飞机生产,而莫拉纳·索尔尼埃一家的产能无法满足法军大规模装备的需要,因此法国政府决定将MB.150也纳入生产。

一个MB.152和MB.155的混编机群
但MB.150的生产工艺被认为过于复杂,不适合快速大规模生产,必须重新设计机身结构,由此布洛赫同步发展了MB.151和MB.152两架原型机。MB.151原型机于1938年8月18日首飞,将翼下的散热器进气口移到机身腹部并合并为一个,但同样存在发动机过热、俯仰稳定性差等问题,虽然也投入小批生产,但都没有达到预期48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同时在武器装备上也。MB.151最后连同原型机一共生产了大约144架。

MB.151原型机
MB.152的原型机首飞稍晚于MB.151,1938 年 12 月 15 日才首飞成功,发动机功率进一步提高到1050马力(MB.151是920马力),但为改善发动机过热的问题而使用了增大的整流罩,部分降低了飞机的飞行性能。MB.152是这个系列里产量最大的一个,战后统计总数是482架,但到二战开打前的1939年9月,连同MB.151在内,一共也只生产了22架,其中仅有10架交付了法国空军。到1940年5月前,总生产数量增加到249架,交付了123架,但这里面很多并没有安装瞄准具,一部分已交付的MB.151还在陆续返厂改装到MB.152的状态。

战前的MB.152
MB.153和MB.154也是和MB.152同步发展的原型机,原本是准备拿来作为美国发动机的试验台,但最后只有 MB.153进行了首飞,并且首飞后不久就在一次试飞中坠毁,采用美国发动机的计划也不了了之。此后布洛赫把MB.152的驾驶舱向后移动,腾出一部分空间加装了一个油箱,由此诞生的型号被称为MB.155,由于同时还增加了机翼宽度等改装工作,MB.155在飞行测试中表现出色,随后紧急加入生产,但到法国投降时只完成了 10 架飞机,生产线上剩余的 25 架后来完工后交给维希政府空军,后来还有一部分被德国空军使用。

德军涂装的MB.155
MB.157是这个系列里的最后一种,从MB.152发展而来,发动机功率进一步增加到1590马力,这架飞机到法国投降前并没有完成,后来在德国监督下进行了测试,由于飞行性能优异,德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拉回去进一步进行了风洞测试,到1942年飞出了710公里/小时的最大时速,不过后来这架飞机在盟军的空袭中被炸了。
一方面装备的数量本就不多,另一方面法国在战争刚开始时是和英国一起看热闹,后来投降又太快,所以MB.151/152的参战记录自然也不太多,在德国正式入侵法国之前,只有1次击落1架Ju88的记载。后来在法国战役期间,又因为MB.151/152性能太差,甚至比双发的Bf110还要慢,在Bf109E面前就更不够看,最后损失相当的不好看。

德军在检查一架被击落的MB.152
MB.152系列的不足被归结为几个方面,包括机动性差、航炮故障率高、航程短等等。与同时期的其他法国飞机相比,MB.152被称为“即使不是最不成功的,也是损失最惨重的”。虽然法国人自己宣称击落了至少188架敌机,自身只损失了86架,但也有说法,说经常一个中队八、九架飞机出动,最后回来的只有两、三架,1940年5月下旬,在进行了不到半个月的短时间抵抗之后,所有MB系列飞机都撤出了前线。

法国投降前夕一架MB.152在野战机场
法国投降后,维希法国空军保持了6个大队的MB.151/152,后来因为维希政府空军全部换装D.520,这批飞机也于1942年被移交给罗马尼亚皇家空军,后来在德国的帮助下在这些飞机的后机身又加装了一个油箱,使得航程足以飞越地中海。除此之外,希腊政府也于战前得到了9架MB.152,这批飞机到1941年4月全部被击落。

MB.151/152的生产线
回过头再来说说马塞尔·布洛赫。此人也是犹太人,是法国航空工业的先驱之一,1928年创立了以自己命名的航空公司。1940年法国投降战败后,马塞尔于1940年10月被维希政权抓获,德国本想让他以“经济上有价值的犹太人”的名义为德国服务,但他拒绝进行任何合作,此后被盖世太保在几个集中营之间辗转关押。二战胜利后,马塞尔·布洛赫以自己哥哥在法国抵抗组织中的化名,将自己和公司的名字都改成了马塞尔·达索,也就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达索。

被捕后身着囚服的达索

1979年达索参加巴黎航展,时势无常、今非夕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LaGG-3一样,被化冻鸡拖累了。
貌似从来没人发过二战法国装备[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