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竞争对手,韩国塑料巨头举步维艰

傲菡能源 2025-03-25 05:30:38

在其最大市场——中国的大量产能涌入之后,韩国化工企业损失惨重,达数亿美元,目前其正竞相开拓新市场。

这些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包括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和乐天化学株式会社(Lotte Chemical Corp.),在中国新建工厂加剧了全球产能供应过剩并压缩了利润空间后,感到了压力。而对韩国石化行业来说,似乎还将面临更多困境。在2023年出口量下降超过15%后,去年该行业出口量才略有反弹。

近年来,这些化工和塑料制造商的命运发生了转变。曾经,它们借助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对进口产品的巨大需求,挤走了来自日本的竞争对手。而如今,随着中国大力发展本国相关产业,它们面临着市场供应过剩和生产利润率大幅下滑的局面。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烯烃及烯烃衍生品研究执行董事保罗・朱(Paul Joo)表示:“中国正在迅速扩大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生产,减少了对韩国进口产品的依赖,甚至还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南美洲出口。除非韩国进行果断的产业结构调整,否则将面临被甩在后面的风险。”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分析师菲利普・格尔茨(Philip Geurts)称,乙烯和丙烯等化工产品(塑料生产的基础原料)的全球生产能力今年有望接近创纪录的增长水平,其中绝大多新增产能来自中国。他在1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化工设施的净增长幅度将远远超过需求的增长。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做出调整。LG化学关闭了位于大山和丽水的工厂,退出了另一种常用于塑料和橡胶生产的化学品——苯乙烯单体的市场。与此同时,乐天化学正在出售其在巴基斯坦子公司的股份,并暂停了其在马来西亚合成橡胶工厂的运营,以减少亏损。

这些资产剥离举措可能不会大幅降低乐天化学去年创下的近9000亿韩元(约合6.17亿美元)的年度运营亏损纪录。包括LG化学在内的其他公司利润也大幅下滑。这影响了公司的估值,在过去12个月里,化工行业成为韩国证券交易所表现最差的板块,跌幅约为四分之一。

这两家公司都表示,它们正在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更专业化产品,以寻求从中国供应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尽管中国也在提升类似的生产能力。

LG化学表示:“公司将继续发展环保业务,调整投资组合向高价值产品转型,并通过地区多元化重点克服盈利能力停滞不前的问题。”

然而,除了新建的、通常与石油加工链更紧密集成的设施外,中国生产商还有其他优势。它们能够获取更廉价的原料,如石脑油和甲醇,而这些原料来源对韩国同行来说则较难获取。

作为美国的盟友,韩国不参与来自俄罗斯和伊朗等受制裁国家的敏感石油产品交易。据开普勒(Kpler)的数据,自4月海关当局进行调查以来,俄罗斯向韩国的石脑油供应一直为零。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的石化行业分析师蔡淑萍(Chua Sok Peng)表示:“中国还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购买伊朗液化石油气,由于美国的制裁,韩国无法购买,这再次让中国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她还表示,中国还能够比 “其他因严格环境法规而停止建设新裂解装置的地方” 更轻松地对其设施进行 “更新”。

最后,随着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能源结构,中国政府正敦促炼油企业减少燃料生产,增加石化产品的产量。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月初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的年度报告中表示:“我们将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这种发展趋势对韩国化工企业来说并非好兆头。

标普全球的保罗・朱表示:“中国新建的裂解装置几乎都是炼油厂集成的,受益于更低的成本和强大的政府支持。与中国相比,韩国正逐渐失去优势。”

文章来源:

翻译、编辑:中国国际能源舆情中心

0 阅读:72

傲菡能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