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这座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其历史沿革丰富多彩,地名变迁更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以下是泰州市及其下辖县区古称的详细介绍。

一、泰州市(古称泰州、海陵、海阳)
1. 海阳
• 时间:先秦时代
• 由来:泰州南衔长江,东傍黄海,背靠淮河,地处江淮海三水交汇之处。海阳是泰州最早出现的地名,指江海交汇处长江北岸包括今泰州在内的一大片地方,以地理方位命名。
2. 海陵
• 时间:西汉至明初
• 由来:海陵县是泰州历史上设置最早的县。早在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枚乘上书吴王刘濞的说词中已说到“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其中的“海陵”是见诸于史书最早的记载。汉初,以其地“傍海而高”,为“海渚之陵”而命名海陵。
• 历史变迁:
• 新莽时期(9至23年),海陵改称亭间(一说亭门)。古代称煮盐处为亭场,煮盐者为亭户,名为“亭间”或“亭门”。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海陵县县废。直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立。
• 西晋末年,中原沦为战场,北方人口大批南下,海陵县也接纳了很多北方移民,在境内置县设郡。
• 唐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并以县设吴州管辖。四年后吴州废,恢复了海陵县的名称。
• 五代时兴化县、泰兴县、如皋县、静海制置院先后从海陵分离出去,海陵境域渐小。
• 南唐设泰州后,海陵一直是泰州州治所在地。作为行政建置,海陵县历经汉唐宋元,存在1500年左右。
3. 泰州
• 时间:南唐至今(中间有过变迁)
• 由来:南唐元年(937年),在海陵县设置泰州,下辖海陵、兴化、盐城三县,后又增加泰兴、如皋二县和静海制置院。关于泰州命名的含义,曾在泰州任职的南唐吏部尚书徐铉,说是“取通泰之义”。另一说为取“国泰民安”之意。
• 历史变迁:
• 出于军事考虑,建炎四年(1130年)以后,兴化、泰兴的统辖多次变更。绍兴十二年(1142年),泰兴县最终属扬州;淳熙四年(1177年),兴化县最终属高邮,泰州从此仅辖海陵、如皋二县。
• 唐宋时,泰州是“上州”,海陵是“望县”。泰州属扬州府,从此不论有无辖县,泰州的行政位置均仅略高于县而已。
• 明初,海陵县并入泰州。
• 清雍正三年(1725年),如皋县改属通州,泰州成为散州,所辖范围大致是宋元时期海陵县的境域。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泰州不再与江海相通,泰州虽仍称“州”,但地盘只相当于一个县。
• 自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泰州存在974年。作为行政建置的泰州废去后,泰州这个名称一直作为城市名称存在,不过所指范围并不确定。除指泰州城区外,有时也指原泰州境域内所有地方,实际成了一个泛指的地名。
• 1949年1月22日,泰县一分为二,城区新设泰州市,农村仍设泰县。
• 1996年8月,设立地级泰州市。
二、下辖县区古称历史
1. 海陵区(古称海陵)
• 历史沿革:海陵县是泰州历史上设置最早的县,也是海陵区的直接前身。历经汉唐宋元,直至明初并入泰州。1996年7月,设立泰州市海陵区。
2. 高港区(古称高港)
• 由来:以境内长江港口高港港而命名。清代中期尚为地处口岸西南连万洲的临江无名小港。据《泰兴县地名录》载,因港口边的自然村原为高姓所居,故得名高港。
• 历史变迁: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末秀才高升甫在江边择地创办“洋棚”,接揽申汉线和沿江城市中外客人停靠、代办旅客、货物水上运输业务,高港寓有“高家创业港口”的含义。1997年8月,设置泰州市高港区。
3. 姜堰区(古称三水、罗塘、姜堰)
• 由来:
• 古代,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
• 又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塘水多旋涡,形似人指罗纹,又名“罗塘”。
• 北宋年间,洪水泛滥,姜仁惠、姜谔父子仗义疏财,率领民众筑堰抗洪,保护了一方百姓,古镇由此名为姜堰。
• 历史变迁:姜堰区成立于2012年,因区驻姜堰镇而得名姜堰区。
4. 兴化市(古称兴化)
• 由来:五代设兴化县,取“兴隆昌盛、教化改革”之意。
• 历史变迁:1987年,撤县设兴化市。
5. 靖江市(古称靖江)
• 由来:地处金陵(今南京)下游,具有扼江海之门户的作用,是江边城邑。因以江海多警而立,喻义使长江秩序安定太平,故名靖江。
• 历史变迁:明成化七年(1471),置靖江县。1993年7月,撤县设市。
6. 泰兴市(古称泰兴)
• 由来:
• 置县时,取“随泰州兴起”之意,亦有“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之意。
• 另说泰兴为一弹丸之地,多系江中小洲组成。全境之水,源于长江,怒涛常致水患,人们祈求安宁,取泰兴之名实为祈求吉祥之意。
• 历史变迁:南唐昇元元年(937),置泰兴县。1992年,泰兴撤县设市。
泰州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及其各个区域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发展。从海阳到海陵,再到泰州,每一个名称的变迁都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积淀。而下辖的各县区,也各自拥有独特的古称和背后的历史故事,共同构成了泰州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