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命运齿轮,从当和尚时收到汤和造反书信转动。公元1352年一天,朱重八正在皇觉寺烧香、拜佛,突然收到发小汤和来信。打开一看吓得一身冷汗,汤和让他去投郭子兴造反。更惨的是这事很快泄密了,烧香拜佛的朱重八,这才走上了我们熟悉的朱皇帝道路。
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明史》
朱元璋为什么会成为和尚呢?因为家里太穷了,贫穷让他对佛祖虔诚!他的父亲朱五四只是一个贫农,从五四、重八这种名字就能看出,都是拿数字随便起的。
所以少年朱元璋,给地主刘徳家当了12年放牛娃。这个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娶妻生子,生了儿子继续给地主刘德家放牛。可这样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他的老家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瘟疫。
半个月内,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接连死于饥饿和疫病。家里只剩下15岁的他和二哥,以及9岁的侄儿朱文正,为了活命只能逃荒。而且分成三路逃荒,增加存活几率。
15岁的朱元璋脑子聪明,找了个好工作,去附近皇觉寺当和尚,高彬和尚亲自给他剃度出家。虽然在皇觉寺,年幼的朱元璋经常被人欺负,各种粗活累活都是他干——擦佛像、扫地、洗衣、煮饭。
但在一个大饥荒的地方,能吃上饭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朱元璋在皇觉寺度过了一段相当幸福的日子。但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先是韩山童、刘福通掀开元末起义大浪潮,接着彭大、赵均用、孙德崖、郭子兴等人相继起义。
朱元璋有个发小汤和,在郭子兴麾下混到了千户,就写信劝朱元璋参与起义。朱元璋看过信后,并不愿意冒死造反,第一时间就把信烧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就算了,大家都当什么事没有发生过。但一个好心的师兄告诉他,他收反贼信件的事已经被人知道了,就准备向官府告发他,让朱元璋早做准备。
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 ——《明史》
因此,25岁的朱重八来到被元军包围的濠州城,投奔汤和信中的大帅郭子兴。由于朱重八为人机智,在寺庙里又学了点文墨,人长得还挺高大英俊。郭子兴就把至交马公的女儿嫁给了朱重八,并为他取名朱元璋,这也是后来的马皇后。
正是有了郭子兴的看好,和马皇后的关系,朱元璋才在义军中越混越开。从一个小和尚,渐渐成了独领一军的头领。最终崛起于金陵,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成了洪武皇帝。
可以说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不仅是历史上最惨的乞丐皇帝,还是为数不多的和尚皇帝。古语有言,天下之事,在戎在祭。就是说当天子、当皇帝,只要做好对外征伐能胜,对内祭祀维持国家安定,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所以朱元璋这个昔日皇觉寺的小和尚,在经过元末起义的厮杀后,再一次走进了寺庙为大明朝祈福。故地重游,一样的场所,不一样的身份,已经是皇帝的朱元璋望着高高在上、闪耀着金光的佛像。
回想起昔日在皇觉寺擦拭佛像的场景,问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问题:“你们平时都跪拜佛祖,那我这个皇帝也要下跪吗”?
原来朱元璋从来没有忘记过童年的苦难,而且随着皇位的稳固,朱元璋越来越不喜欢有人揭他以前的老底:他当过和尚,就很讨厌“光”、“秃”这些字,甚至连“僧”也不喜欢有人提起;他投奔郭子兴,参加红巾军造反起家,但他却很讨厌有人提“贼”、“寇”这些字。
曾经有个文人拍朱元璋马屁,吹捧他是“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又是“圣人”、又是行为世范的。结果朱元璋觉得,他说“光”是讽刺自己以前当过和尚,笑自己以前是光头,直接把这人砍了。
所以当朱元璋问出,自己是否也要向佛祖下跪时,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然他完全可以直接朝拜神像,但对寺庙的僧人来说,佛祖又是他们的精神信仰,怎么能对佛祖不敬。
可是形势比人强,朱元璋这个皇帝就在眼前,回答不好整个寺庙就没了,佛祖都救不了那种。形势比人强,稍不注意就要喜提脑袋搬家,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候方丈却站了出来,精通佛法又有很深生活阅历的他,说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禅意的的千古名言:“现在佛不拜过去佛”!佛家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说,他们代表着佛法传承、生生不息。
一般来说过去佛是燃灯古佛;现世佛是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摩尼;未来佛是弥勒佛。三者之间,只有时间先后关系,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佛。
方丈这句话既把朱元璋吹捧成了佛,还完美化解了皇帝要不要向佛祖下跪的难题,可谓是佛学修养与现实阅历的完美结合。
果然方丈话音一落地,朱元璋爽朗地笑了。也是,自己现在贵为皇帝,身份尊贵,也算得上是黎民百姓心中的“佛”,哪有跪拜佛祖的道理呀!
紧张氛围瞬间消散,因为方丈的巧妙回答,朱元璋不仅没有为难僧人,还出钱修缮了寺庙。一句“现在佛不拜过去佛”,道尽了现实的无奈,又守住了信仰的底线,方丈当得起一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