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相术名人传奇(十五)——术士李士宁:金钑龙刀疑云

智者聊过去 2024-07-29 22:00:32

在宋代的相师术士中,李士宁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别人都给人看相卜卦,很少参与到朝廷政治斗争中去,李士宁却反其道而行之,胆大包天地插手皇位传承,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故事——钑龙刀疑案。

李士宁是四川蓬州(今四川仪陇南)人,传说他曾在青城山学道,道法高深,深不可测。他的道法高超,迷惑了许多达官贵人,那些公卿大臣都愿意与他结交。别人也没看见李士宁做什么营生,但是家里却从来不缺乏用度,物用富饶。有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几十位客人,李士宁却不慌不忙,很快就能摆出丰盛的酒宴。众人都觉得李士宁用的是归钱术,所以才能如此应对自如。

除了道术,李士宁还别具诗才,据说可以出口成诗,他能用不同的古人诗句重新组合成一首诗,在当时有很多人仿效,称这种诗体为“士宁体”。王安石对李士宁十分看重,他后来当上宰相以后,专门请李士宁住在自己府上,过了半年多时间。等到王安石被罢相之前,李士宁才回到家乡蓬州。

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七律《赠李士宁道人》,称赞李士宁“杳杳人传多异事,冥冥谁识此高风。”无独有偶,同时代的大文豪欧阳修也写过一篇《赠李士宁·蜀狂士宁者》,对李士宁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吾闻有道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欧阳修在文中说李士宁“不干公卿”,其实未必准确。李士宁不但广泛结交名人士大夫,甚至连皇室成员也成为他的景仰者,比如太祖的后代,秦王赵德芳的曾孙赵世居。李士宁时常对人说,大宋朝江山是宋太祖赵匡胤一手打下来,后来传给了其弟太宗赵光义一脉。但是太祖的后代将来一定会重新坐上王位。恰好这时宋仁宗给后来的宋英宗的母亲写了一首挽诗,诗中似有传位之意。李士宁将这首挽诗作了改动,送给了赵世居,其中暗喻赵世居将来会被传承皇位之意。

不久,赵世居谋反案事发,李士宁送给他的这首诗便成了证据,随同这首诗一道被发现的还有一把钑龙刀。这把钑龙刀的来历牵连了更多的人,甚至包括状元公许安世。许安世出自睢阳许氏,祖父与父亲都是北宋官员,其祖母是宋代雍丘状元宋庠、宋祁的姐姐,家学渊源,许安世二十七岁就大魁天下成为一代状元。查案的官员了解到,这把钑龙刀就是许安世送给李士宁的。

那一年,许安世状元及第之后,前往越州探望自己的父亲。经过杭州时,他去拜见沈文通。沈文通请许安世进自己的书房,书房里有许多珍奇异宝,许安世看到其中有一把刀,刀身上涂着金色双龙,制作精巧,光芒射人。许安世十分喜爱这把钑龙刀,沈文通看出了他的意思,说道:“你喜欢这把刀吗?我自从得到此刀之后,家里就祸患不断,早就想着把它送人了。如今状元公刚刚大魁天下,福气一定能压制住此刀,我就把它送给你吧。”

许安世得到这把钑龙刀后,视为至宝。有一天他见到李士宁,虽然贵为状元,许安世却是李士宁的粉丝。许安世就把这刀展示给李士宁看,李士宁一见此刀,登时又惊又喜,对着这把刀深深一拜,说道:“原来这宝物竟然在状元公这里!这原来是南唐义祖徐温(南唐烈祖李昇的养父)当年佩戴的刀,一共有两把,其中的雌刀我已经得到了,你这一把是雄刀。我到处寻找此刀,还让人漂洋过海去海外寻访,都没有找到,没想到却在这里见到了。”

许安世便问李士宁找这刀的意图,李士宁故作神秘地告诉他道:“我大丹未成,不能成仙,就是因为没有得到这把刀。有了这两把刀辅以炼丹,不但我能炼成仙丹,而且将来也可以分享一些给您。”许安世一向尊崇李士宁,信以为神,听了这话,当即毫不犹豫地把这刀给了李士宁。没想到李士宁却转手将它送到赵世居手中,成为他参与谋反的罪证。

赵世居因为谋反罪被赐死,其子孙也被剥夺皇族身份,其他从犯有的死刑,有的流放。许安世虽有牵涉,降职贬官,但是并没有受到刑责,李士宁因为赠诗,又送了这把钑龙刀,被发配永州。

其实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重新坐上皇位夺回天下的预言早已有之,最早提出这一预言的另有其人。当年赵匡胤下葬时,司天监苗昌裔看过赵匡胤墓地的风水,就说过这样一句:“太祖后当再有天下。”正因为有此预言,赵光义坐稳皇帝宝地后,就对赵匡胤的儿孙施以重压,赵匡胤二儿子赵德昭不久自尽,四子赵德芳也离奇暴毙。赵匡胤一脉的后世子孙也都夹着尾巴做人,除了那个二货赵世居。

然后天算不如人算,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饱经战乱之苦,没有留下儿子,只得从皇族成员挑选贤良的人继任皇位,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成了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朝皇帝又重新回归太祖一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