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周总理前来劝说,主席打断道:放两颗原子弹,但不要对外公布

璟中玩转世界 2025-03-29 04:39:07

60年代末,中苏关系不断恶化,珍宝岛事件更是成了两国撕破脸的导火索。

一时间,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陈兵数十万,炮口径直的对准曾经的兄弟国家,这还不算完,苏联外长更是扬言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般的核打击。

收到消息的周总理心急如焚,可一旁的毛主席却表现的十分镇定,打断周总理的话说道:“放两颗原子弹,但不要对外公布”。

听到毛主席的话后,周总理当即心领神会。

放两颗原子弹但不让人知道?毛主席的这番话又是什么意思?

中苏交恶的根源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个阵营,而中国的地理位置在整个亚洲都至关重要,因此也成了美苏两国不留余力的拉拢对象。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工业更是空白一片,为了能让国家尽快工业化,毛主席便提出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借助苏联这个强大的工业机器,让中国快速从农业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可以说这一阶段中苏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各取所需的,中国需要苏联的援助,而苏联需要中国来阻止美国在东亚的势力扩张。

相较于两国来说,这时候苏联对中国的需要远大于中国需要苏联,但毕竟新中国那时候才刚刚建立,对苏联这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还是尊敬的叫上一声“老大哥”。

并且在50年,两国决定签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前,毛主席已经明确表示我国和苏联结盟的前提是,苏联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以及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否则中国宁可不需要苏联的援助。

尤其在朝鲜战争胜利后,斯大林看到了中国潜在的能力,又给中国送来了大批的工业订单,这一时期的苏联的的确确能担得起“老大哥”这个名号。

然而斯大林去世后一切似乎都变了模样,继任者赫鲁晓夫就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刚上任的时候积极加强联络与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感情,又是经济援助又是工业援助的,这只不过都是铺垫罢了。

赫鲁晓夫先是在苏共会议上指责斯大林的种种不是,并将是斯大林时期的一切全部推翻。

要知道,苏联之所以在当时能和美国并称双雄,离不开斯大林对苏联做出的贡献,无论是早年对苏联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是二战时对战争每一步的精准把控,斯大林毫无疑问都是出色的。

然而到了赫鲁晓夫这里却被贬的一文不值,一时间引起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抗议。

相较于斯大林,赫鲁晓夫明显有着更强的操控欲,即便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可赫鲁晓夫认为这还不够,必须要每个小弟都对自己苏联百依百顺。

东欧的一群小国好说,亚洲的朝鲜、北越也都对中国唯命是从,唯独中国在苏联的掌控之外。

于是赫鲁晓夫便在五十年代末的时候向中国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希望能和中国共同创建长波电台;第二个则是和中国组建联合海军。

乍一听似乎并没有什么,可赫鲁晓夫要求的是长波电台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建造,联合海军的指挥权要归于苏联,这无疑是干涉了中国的主权,因此也被毛主席所回绝。

正是因为这两件事让中苏之间有了隔阂,赫鲁晓夫更是不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撤走了在中国各行各业的苏联专家,和中国撇清关系。

毛主席早就表明过态度,在这件事上绝不向苏联妥协。从这时候开始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不断恶化,甚至苏联还会让印度、越南等卫星国在我国边境挑起事端。

但这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直到1969年,苏联在挑起珍宝岛冲突,才将两国的关系彻底点燃。

珍宝岛冲突

按照国际条例,中苏在珍宝岛一带的边境线为乌苏里江航道的中心线为边界,而珍宝岛正是在线内中国的这一边。

所以说珍宝岛属于中国这是国际上所承认的。

没想到苏联却在这里打起了算盘,三番两次越过边境到中国领土内对我国的边境战战士们耀武扬威,对此我国也没有惯着,分别在1969年的3月2日、15日、17日与苏军接连发生冲突。

这让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万万没有想到,勃列日涅夫认为凭借两国实力的差距,中国一定不敢动手,可结果不仅动手了,还让苏联脸上挂了彩。

根据资料记载,当年在冲突重苏军伤亡高达一百五十多人,损失远比中国惨重。

勃列日涅夫被称为“苏勋宗”,就是因为他无论到哪儿都要穿着军装,胸口上一排排挂满勋章,极其好面子。

眼看苏联在中国这个“小弟”面前吃了亏,让勃列日涅夫等一众苏联高层恼羞成怒,当即下令让军队接连开赴中苏边境,一副要与中国开战的模样。

尤其是苏联的国防部长格列奇克等激进派,想要在远东地区布置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的核弹头,以此来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般的核打击。

但是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这件事苏联并没有直接告知中国,甚至只有苏联高层才知晓这件事,既然如此中国又是怎么知晓这件事情的呢?

美国隔岸观火

事实上,苏联在当时把将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消息传递给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其目的就在于让美国知道这是中国和苏联的私人恩怨,就算是动用核武器也不关美国人的事,让美国人保持中立。

但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在大洋彼岸已经暗中观察中苏关系变化十年之久,一直有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想法,除此之外,如果苏联在中国如此大规模的使用核武器,那么美国在亚洲的25万美军也少不了遭殃。

所以当美国总统尼克松收到消息后就想着该怎么把这件事告诉中国,毕竟当时中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没法明目张胆的告诉中国。

因此,美国人想了一个计。

几天后,美国的《华盛顿明星报》上便出现了一条“苏联扬言将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般的核打击”的新闻,甚至连苏联标记的中国哪些城市也都被美国人刊登在了报纸上。

不久后中方便收到了美国刊登的这一新闻,这把周总理给急的连忙赶到中南海和毛主席商量对策。

看到周总理如此慌张,毛主席说道:“恩来啊,不用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周总理对于毛主席的话表示不解,看周总理的反应毛主席紧接着又说道:“距离国庆大典开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咱们要在这之前放下两颗原子弹,但是不能对外公布。”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混淆苏联人的视线,让苏联认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状况。说白了就是一招“故弄玄虚”,有点类似诸葛亮空城计的感觉。

毛主席当时也清楚,中国虽然在当时有核武器但是和苏联相比属实小巫见大巫,尤其是苏联还坐拥“沙皇核弹”这样规模的核武器,如果不用些手段和苏联硬碰硬必然没有胜算。

于是在国庆节前的9月23日和9月29日,接连引爆两颗原子弹,没想到这下真的把苏联给唬住了,原本苏联计划的就是在中国的国庆大典发动攻击,可国庆当天却平安无恙。

中国的这两颗原子弹对于苏联来说也不知道中国卖的什么药,后来在这件事里美国又来插了一脚,以苏联破坏亚洲安全为理由,表示如果苏联攻击核武器,美国也会向苏联动用核武器。

苏联再怎么嚣张也不敢直接和美国硬碰硬,就这样珍宝岛冲突才落下帷幕,苏联也从中苏边境撤了兵。

参考资料:

《1969年中苏核危机始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珍宝岛战役牵动世界 毛泽东“不怕原子弹”》——中新网

0 阅读:1

璟中玩转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