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7年,镇守徐州的司马睿和王导,突然被掌控中央的司马越和王衍下令前往大江之南。这道人事任命,是中央的“王与马”组合对地方的“王与马”组合的重要任命,一看就有极其明显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但是,大家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好机会吗?
司马睿这个人,之前咱们介绍过,除了身具“司马懿曾孙”这个相对较好的身份外,其余是要兵没兵、要权没权、要智没智,在当时的存在感相当不强。但是,这家伙运气极好。
“八王之乱”把天下乱成一锅粥,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注,所以都变成了冷眼旁观者。直到后来司马越胜利在望时,他们才纷纷投靠了司马越集团。
在司马越帐下的士族团中,琅琊王氏是当之无愧的头马,因为他们家的王衍太能忽悠了,是当时的士族领袖。王家的另一个杰出青年王导也是在这个时间点才接受司马越的邀请入仕的。
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后来,王导被家族安排去司马睿那里烧冷灶。因为王家的根在琅琊,而司马睿是琅琊王,县官不如现管嘛。从而让要啥没啥的司马睿得到了一个顶级的总参谋长。
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
王导加入司马睿的小阵营之后,便跟后世朱棣身边的姚广孝、雍正身边的邬思道一样,经常给迷途小羊羔司马睿规划未来。
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
等到司马睿在洛阳混出了一点政治基础后,王导就不断地劝他回到封国自主经营和发展。
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
但司马睿觉得洛阳的日子很舒服,一直没答应,最后在司马越跟成都王司马颖的互撕中成为了俘虏。
后来,司马颖因司马睿的亲叔叔司马鹞在战前发表了投降言论,就把他给咔嚓了,吓得司马睿连夜逃回了琅琊。王导也找机会追随他的金主爸爸走了。
之后的司马睿全靠王导一手策划和扶持而温和发展。包括司马越接受镇守徐州的司马楙投降后,让司马睿帮忙镇守徐州,也都是看在琅琊王家和王衍、王导兄弟的面子上。
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司马睿镇守徐州两年后,也就是公元307年,司马越却一声令下,要他们南渡长江去镇守建邺。为啥呢?因为鲜为人知的陈敏之乱被平定了,江东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司马越需要安排靠得住的人去占码头,以保证南中国的稳固与贯通,方便将江南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原。而此时的他,正在着手布局中原和北方,无暇分身,身边可用之人捉襟见肘,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司马睿和王导。
陈敏这个人是个小人物,他出身扬州庐江一个寒门,在九品中正制的规则下是个“六品下才”,因为能干,以郡廉吏补尚书仓部令史,当了个芝麻官。
但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个小人物最终搅动了大大的风云。
早在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三王混战时,京师洛阳的粮仓就被打空了。
及赵王篡逆,三王起义兵,久屯不散,京师仓廪空虚
正常情况下,洛阳不仅地处天下之中、肩挑南北,还可以通过运河枢纽系统,用最小的物流成本损耗完成对南北中国的资源汇集,粮仓空了也问题不大,可以从快速从周边各地予以补充。但三王会战时,司马冏从豫州进攻、司马颖从河北进攻,刚好南北斩断了洛阳的供给线,所以洛阳的活力值迅速下降。
此时还是一个小芝麻官的陈敏,便提出要支持中央,因为南方多年无战事,粮食多得吃不完。
南方米谷皆积数十年,时将欲腐败,而不漕运以济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
因此,陈敏被任命为了合肥度支,不久又迁广陵度支。相当于出纳方面得小干部。
三王会战结束后,荆州又爆发张昌之乱。张昌遣石冰等攻打寿春,此时的扬州都督刘准是个怂包,束手无策。陈敏便趁机请并,让他去剿匪。
敏请合率运兵,公分配众力,破之必矣
刘准这个怂货一听有人敢做拼命三郎,立马就应允了,把手下的兵权分了一部分给了陈敏。
准乃益敏兵击之
空手套白狼拿到兵权的陈敏发挥得很不错,于304年三月干掉了石冰,平定了扬、徐二州的匪乱。
这个时候,正是司马越翻脸和司马颖互撕的关头,手握兵权的陈敏选择当一个观望者。等到305年,皇帝司马衷都被河间王司马颙手下大将张方劫持到了长安,中原大地被来回折腾,成了一片废墟,人人自顾不暇。在欲望的挑逗下,陈敏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便诞生了割据江东的想法。
陈敏他爹了解到儿子这恐怖的想法后,破口大骂:“咱家是啥出身,世代农民,谁给你这么大勇气,你小子这么折腾下去,非得拉着全族人给你陪葬不可。”
多清醒理智的爹呀!跟当年劝儿子陈婴要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要妄想称王称霸的老母亲一样,话语很朴素,但道理很深刻。可惜,被幻想冲昏头脑的陈敏根本听不进去。
不久,司马越便收降了镇守徐州的司马楙,想从陈敏那里获得军需和兵力支持,去打关中的司马颙,便命在扬州剿匪打出了名气的陈敏为右将军、假节、前锋都督。
致书于敏曰:将军建谋富国,则有大漕之勋···天子远巡,銮舆未反,引领东眷,有怀山陵。当凭将军戮力,王辂有旋。将军率将所领,承书风发,米布军资,惟将军所运
陈敏出兵还是出兵了,但是跟着司马越吃了败仗。
时越讨豫州刺史刘乔,敏引兵会之,与越俱败于萧
经此一战,陈敏忽然明白司马越这人不靠谱,没有成大事的能力,便找个理由开溜了。
敏因中国大乱,遂请东归
陈敏南下到了历阳,就聚兵造反了。你们司马家这帮人就那水平,我不怵你。再说,你们还在内讧,根本拿我没办法。
陈敏造反之时,已是八王之乱的后期了,北国已经被司马家折腾得差不多了,很多绝望的江东士族已经开始从朝廷开溜了,人家南下返乡日子会好过得多。司马越的参军甘卓就在此时弃官返乡了。
陈敏土狗子学洋狗子叫,跟社会高层学搞联姻,为儿子娶了甘卓的闺女,随后教唆甘卓假传中央命令拜陈敏为扬州刺史,驱逐了扬州刺史刘机和丹杨郡太守王旷。
靠政治弄虚作假搞来了“扬州刺史”这个假营业执照后,陈敏就迫不及待地准备放大招了,打算清洗江东的士族阶级,因为他是寒门出身,觉得这种“斗地主”行为,必将使自己大受欢迎。
会敏欲诛诸士人
但是,陈敏肯定是没想明白,人家很多士族都是百年根基,你陈敏动得了人家吗?就算你以野蛮的方式搞赢了,你的兵、钱、粮从哪里来呢?你又不是孙策那样的江东小霸王,能短时间把江东全部打趴,然后靠几十年慢慢地消化。
当然,江东士族也明白“和平才有发展”的道理,并不希望与陈敏刀兵相见,于是便让江东首望的顾荣去劝陈敏,与其相互残杀不如互相合作。陈敏也觉得有道理,便任命顾荣为首的江南四十余大族为将军、郡守。我给你们封官许愿,你们给我兵马钱粮。
荣说之曰······若能委信君子,各得尽怀,散蒂芥之恨,塞谗谄之口,则大事可图也。敏纳其言,悉引诸豪族委任之
江东为啥对陈敏这么一个土匪如此迁就呢?因为西晋在江南基本上没啥官方势力,江东基本上处于自治状态,谁来了,他们都是花钱消灾的态度,只要大家都有点分寸、别突破底线就行。
后来,陈敏的弟弟陈恢南寇江州,打跑了刺史应邈。另一个弟弟陈斌东略诸郡,又顺利拿下了吴越之地。随后陈敏自封都督江东军事、大司马、楚公,封十郡,加九锡,还声称打算自长江入黄河奉迎天子。
尽管陈敏越闹越大,但江东士族却对陈敏并不抵触。我们是东吴遗民,连你晋朝都不想承认,陈敏闹大点又关我们什么事呢?
荣并伪从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东士族发现了一个问题:陈敏这小子属于瞎折腾,搞事根本不在调上。做事没有章法,纯属随心所欲,连手下必要的约束都没有,经常破坏江东的生态。
敏凡才无远略,一旦据有江东,刑政无章,不为英俊所服,且子弟凶暴,所在为患
完了,江东士族一旦发现你陈敏不是理想的合作者,就得密谋换人了,你陈敏一个外人,赶紧给我领盒饭走人吧。
司马越政府也抓住了这个机会,时任司马越军谘祭酒的广陵华谭给顾荣等人写信,极其高明地指出几点问题:1、孙坚家族那么牛,硬夺江东之后,也三代而亡了。言下之意,陈敏比孙家人差远了,成不了什么事;2、按照九品中正制,陈敏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七第顽冗,六品下才”。言下之意,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大家不是一个阶级、一个层面的人。3、你们在他手下屈就,将来有何面目去面对社会高层?言下之意,你们要考虑会不会被陈敏连累。4、咱们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有啥事咱们可以好好商量。言下之意,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大家赶紧回头吧。
江东士族本就是猴精的人,经此一点拨,立马通透了。无论是土匪当道,还是军阀割据,都没有忙着内卷、内耗而没工夫搭理江东的司马家好。跟陈敏混不可能有未来,还容易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搭进去。
于是,周玘、顾荣等士族大佬便开始重新思考江东的出路问题了。
周玘、顾荣之徒常惧祸败,又得谭书,皆有惭色
最终,江东的士族代表们敲定方案,派使者密报镇寿春的扬州都督刘准,劝其派兵灭掉陈敏,由他们安排人充当内应。
一向比较怂的刘准一听是里应外合的好项目,便派之前被诈骗剥夺了编制的扬州刺史刘机等领兵攻打历阳郡。
陈敏派弟弟陈昶及将军钱广到乌江对抗刘机,结果周玘策反老乡钱广杀了陈昶。
钱广家在长城,玘乡人也,玘潜使图昶
即便如此,陈敏依然相信自己的亲家甘卓,给他配备了大规模的军备物资去讨伐钱广。
敏仍遣甘卓出横江,坚甲利器,尽以委之
结果很残酷,你这个不入流的亲家,没有阶级弟兄重要,甘卓也被顾荣和周玘策反了。
玘、荣又说甘卓,卓遂背敏
觉得谁都靠不住的陈敏便亲率万人找亲家甘卓报仇,但早有准备的江东士族在代表顾荣的一声令下,直接反攻击败陈敏。陈敏单骑北逃,被追上击杀。同时也应了他爹当初那句话,陈家被灭族了。江东凭借一己之力就把割据一方的陈敏给搞定了,几乎没动用官方的一兵一卒。
是不是觉得江东士族和陈敏之间分分合合有点现代青春偶像剧的味道?非常狗血,闪婚闪离。但其实大家只要知道江东士族这么多年一直在追求自立或者共治,就不难理解这背后的逻辑了。之前接受陈敏,是希望陈敏当那个出头鸟。之后背刺陈敏,是因为发现陈敏不配做他们的代言人。
顾荣在策反甘卓的时候,是如是说的:
荣私于卓曰:若江东之事可济,当共成之。然卿观事势当有济理不?
其中的“江东之事”便是指“江东独立”,但根据陈敏的表现,然卿观事势当有济理不?陈敏这等货色,能成那样的大事吗?他已经在破坏我们的利益了,咱们必须干掉他更换赛道。
陈敏被干掉后,江东士族又得面临新的抉择,那就是如何才能保证他们的固有利益不受到较大的伤害。首先就是要保证江东不卷入大规模的战乱;其次就是不能让陈敏这样异己势力到江东地界来瞎搞,以免养虎为患。
但还没等江东士族整明白,司马越那边就出招了,他征调顾荣等人入朝。明面上是让他们去朝中做官,实际上就是想以他们为人质来控制江东。
事平,还吴。永嘉初,征拜侍中;召拜尚书郎,与荣同赴洛
这事呢?江东士族集团其实也不太抵触,打算互相妥协一下,大家相互体面点应付一下就完事了。但顾荣他们走到彭城的时候,北方又再起风云,司马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他们觉得还是让子弹飞一会比较好。
结果,徐州刺史裴盾收到了妹夫司马越的来信:要是顾荣那帮人在那观望犹豫,就都给我绑了送过来。
至徐州,闻乱日甚,将不行。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
裴盾还没来得及行动,摸到小道消息的顾荣等人便撒丫子走人了,连行李都不要了,一口气跑回了江东。
乃与荣及陆玩等各解船弃车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扬州
这下好了,江东相当于和司马越把控的中央朝廷撕破脸了。
当年(307年)七月,司马越便官方任命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九月一日,司马睿和王导渡江至建邺。
这让江东士族一度很紧张,因为司马越这个安排极有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都闭门不出,不与司马睿等人有任何接触,直接把你晾一边,看你如何出招。
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江东士族发现司马越的这个部署并不是冲他们来的,而是冲着此时镇寿春的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周馥而来。因为司马越此时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不敢惹众怒般去挑战江东士族。反而是这个周馥的问题,必须尽快处理。
周馥是当年协同平吴的扬州刺史周浚的从弟,当初江东群雄叛变陈敏时,明面上是给扬州一把手刘准报信的,但实际背后的平叛工作都是周馥替刘准处理的。
帝还宫,出为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刘准为镇东将军,与周玘等讨陈敏,灭之,以功封永宁伯
搞定陈敏之后,手握兵权的周馥开始不老实了,经常攻击独揽大权的司马越,搞得司马越比较担心这位同志会擦枪走火。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迁,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
也正是因为周馥这枚地雷必须排除,但江东本土又没有信得过的同志,司马越才加急派司马睿过江,牵制、稳住或者直接端掉周馥,填补江东的权力真空,为自己打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上述便是司马睿到江南走马上任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其诱因皆是因为毫不起眼的陈敏之乱,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我们应该要明白,这是两晋特殊情况的产物。一切皆有因果!
稍作综述,那便是在一个欲望肆虐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跟一个疯狂的赌徒一样,但凡手里拽到了一点赌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坐到豪华赌桌上狂赌一把。陈敏如是、司马越如是、江东士族如是、司马睿亦是如此这般……但是这些赌徒似乎忘记了,在赌桌上,一切都是虚空,最终只能赚到一个英雄满头如雪、天下荒凉如劫。
当一个社会陷入一种极端的算计之中,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做到心怀天下、情系苍生呢?都精致利己吧!都互相倾轧吧!或许只有“人人不可信任、人人皆可利用”才是那些所谓的“聪明人”想要看到的最终结果。
陈敏之乱,看起来是一个寒门子弟对权力欲望的释放,其实何尝不是司马家搅乱天下后的一种常态?各自为政,谁也不把谁真正放在心里,都是为了利益,大不了最后大家同归于尽……悲哀呀!荒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