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不少自媒体都在发今年平安夜的电影票房数据。
胖胖瞅了一眼这些数字,这票房成绩,说实话,还真的一言难尽。
据说呢,今年12月24日这一天,全国票房才卖了区区3848.10万元,直接刷新了近十五年来的最低纪录。
胖胖一开始还觉得,三千多万一天票房看起来也还很多,结果网上对比数据一摆——去年的平安夜票房可是1.7亿!
这意味着,今年的票房连去年的五分之一都没到!
怎么了?电影院的跌幅突然就这么大了?
有人说,可能是电影不好看,或者大冷天大家不爱出门。
但胖胖觉得,去不去电影院,归根到底还是看电影值不值得掏钱,有没有那个心情。
网上还很多网友传出说今年票价涨了,动辄五六十块一张。
但胖胖实地考察了一下,估计胖胖所在的城市比较小,周围的影院还是有不少19.9元的票,比之前住在广州三四十一张还是便宜不少。
所以,票房暴跌,似乎不是因为单纯的票价问题这一个原因。
胖胖还翻了一下数据,这十年,平安夜票房最差的一次是2018年,那年也有1.025亿。
而今年,竟然少了这么多。
你说,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网上开始有“高人”出来分析原因了。
比如,常见的观点:“舔狗消费崩了”。
听上去还挺有意思,说什么以前情侣谈恋爱不挑电影,为了哄对方,啥片子都买单。
现在“舔狗觉醒”,不愿意再当冤大头了,所以票房一落千丈。
不过,这票房暴跌的背后,真就这么简单?
舔狗经济是电影市场凉凉的主因吗?
未必,其实归根结底还有钱包问题。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电影值得不值得看是关键。
毕竟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电影这种可看可不看的消费,哪里比得上吃饭重要?
不吃饭会饿,看不看电影又能怎样?
但话说回来,电影行业的惨淡,也不能全怪观众没钱。
还要先问问自己拍的电影行不行?
票房扑街,说白了,就是有些片子根本不值得掏钱看!
不是剧情拉胯侮辱智商,就是靠营销吹上天,结果发现是国外烂片翻拍版。
拍不出好内容,没有一点诚意,还想让观众埋单?
真把大家当韭菜割啊?
你像今年胖胖倒是刷了一部《破地狱》,题材聚焦殡葬行业,主题算是有点新意,但删减问题还是明显。
再反观某些喜剧片,堆笑点堆得生硬不说,尴尬得让人笑不出来,却总有营销号强行带节奏,说这好笑,但进了电影院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更离谱的是那些强行灌输某种价值观的片子,或者被剪得七零八落,看完云里雾里。
前不久杜琪峰说香港电影“失去了灵魂”,被骂得很惨,但胖胖觉得他说得没毛病啊,挺客观公正的。
好好的电影非要带着标准化和价值过滤,结果成了流水线作品。
观众掏钱去影院,结果买的是糊弄和敷衍,这种“精神消费”谁愿意买单?
你说,现在消费都讲究性价比。
你让我花高价买低质内容,不如把钱省下来买点真香的实物消费,吃个猪脚饭实在。
这没人愿意当韭菜割啊!
你说,这些年,电影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屏幕越来越多,房价节节高升,表面上看老百姓的“腰包”似乎也鼓了起来,可为什么电影反而越来越不灵了?
有人说了,电影院的低迷只是冰山一角,现在连圣诞节的商场氛围都变得冷清了。
以前平安夜,各大商家打折促销,人潮汹涌;
现在呢?商家没活动,人们也懒得出门逛街,更别提看电影、聚餐了。
说到底,看电影需要三样东西:闲心、闲情、闲钱,这三样缺一不可。
可现在,光有钱,心情不好也不会进影院;
光心情好,没钱也只能算了。
现在有些年轻人焦虑又负债累累,明天的工作有无着落都不确定,哪还有心情花几个小时在电影院里?
房贷、车贷压着,市场大环境低迷,消费情绪自然提不起来。
要知道,看电影从来都是被情绪带动的消费行为。
回想过去,年轻人买杯可乐、拿桶爆米花,走进影院度过一段轻松时光,这才是普通人的小幸福。可现在呢?
胖胖看到这某拼饭软件都火了,人们连吃饭都开始拼单了。
拼饭软件一火,有些人辛苦一整天十块钱解决一顿饭的选择已成常态。
商业内卷,文艺凋零,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一再被削弱。
所以,真相其实很简单:
没钱了,心情也没了,消费自然降温了。
当然,胖胖感觉,这种低迷并非局限于圣诞档,今年的春节档恐怕也难逃萧条。
往年热热闹闹的置办年货,今年只怕少了几分年味。
回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的年味儿就在逐渐消散——连各种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都变得越来越“假”。
假唱、修音、强行灌输的价值观,价值过滤,让人很难共鸣。
你说,这一系列机械地“标准化”,还不如多一些真实的自我表达,对吧?
可惜,现在很多人好像也已经忘了如何表达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