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革命负伤数次,担心女方嫌弃自己残疾,不料女方对他不离不弃

思行说历史故事 2024-12-21 20:44:56

1934年3月,一场激烈大战在乐县附近拉开序幕。战斗持续几天,到了17日早上,大雾弥漫整座山谷,阴沉沉的天气让人完全提不起一丁点精神。

但枪声划破山林寂静,伴随着一阵阵沉重爆破声,战士们又一次冲向敌人。负责指挥作战的他不顾卫士劝阻,执意拿着望远镜走到一个便于观察的高地,认真观察战事发展。

几个小时很快过去,战斗仍在继续,可炙热的阳光慢慢驱散浓雾,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敌人借此机会,加大火力,向我方发动又一轮猛烈进攻。

从我方视角看去,只见乌压压一片敌群,仿佛蚂蚁一样,朝我方阵地蜂拥而来。

他依然站在原地,居高临下目视敌人的进攻。在他的指示下,我方战士同样占据高地,利用地形优势,顽强阻击敌人,击退一波又一波敌军攻势。

敌人久攻不下,耐心殆尽,又派出轰炸机来轰炸我方阵地。

卫士劝说他赶紧找一个地方隐蔽,但他不仅没听,而且还去了另一个更突出的高地,关注战斗进展。

忽然,一颗子弹不知从何处飞来,直接击中他的下颌,鲜血瞬间浸湿他的衣领,战士们急忙半扶半抱地,将他带下高地,用担架抬着,往医院赶。

很多年后,有参与救援的战士回忆当时种种,说:“走到一半,敌机发现了我们,我们在前面跑,他们在后面追着轰炸,炮弹一发跟着一发,在我们四周爆炸,我们只能一次次放下担架,全部扑到师长身上,为他掩护。”

所幸,在战士们共同努力下,他们顺利抵达医院。

那是他生平第六次在战场上负伤,伤情并不是最严重的,可却最危险。他的下颌被子弹贯穿,如果子弹的轨迹再稍微偏一偏,击中颈椎和大脑,那么他恐怕就活不了了!

此次受伤,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又深又长的疤痕,给他的下巴造成永久性损伤。

而如前文所言,他最严重的一次受伤,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臂。

那次战斗发生在此次战斗前。

他在周总理与朱德的安排下,率队冲向霹雳山,承诺:“不拿下制高点,我就不下山!”

他和战士们,与敌人正面激战数个小时,歼灭敌人不知多少。就在战争接近尾声时,也是一颗子弹从某个方向飞来,正中他的左臂,骨头当场断成几截,鲜血如水柱一般,不停滴落地面。

他的面色当即变得惨白,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刻,于是让卫士拿来绷带,自己用牙咬着,随便缠了几下伤口,又继续指挥作战。

直到后续部队赶来,他才放心让人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原本想要保住他的胳膊,怎奈医疗设施过于简陋,做了三次手术都没能成功。最后,和他商议后,医生只好为他截肢。

谁都知道,失去胳膊对一名战士意味着什么,他非常痛苦。幸而战友们的安慰和鼓励,让他很快从悲观中重新振作。住院的大半年里,他不仅自学马列著作,而且坚持锻炼单手打枪等动作。

出院后,组织考虑他的情况特殊,准备安排他去地方工作。他听说后,当即去找周总理,直言表示:“没有左臂算不了什么,我还有右臂,也能指挥战斗!只要敌人一日没被消灭,我就一日不离开战场!”

他的坚决触动周总理,周总理同意了他的请求,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勇敢战斗,争取早日胜利!”

他即是开国上将彭绍辉。

彭绍辉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和毛主席是同乡。少年时代的他深受毛主席的影响,一心想跟着毛主席搞革命。只是,几次苦寻不见毛主席,只能退而求其次,加入某支革命队伍,从小兵做起。

幸运的是,一次机缘巧合,让彭绍辉成为彭德怀的部下,如愿加入中共组织。

之后,他像自己当年许下的承诺一样,投身军旅,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革命,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常年征战沙场,让彭绍辉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再加上他没有了左臂,很担心姑娘会嫌弃他是一个残疾,因而总是拒绝别人为他牵得红线。

新中国成立当年,张德炎又给彭绍辉牵了一次红线,这回,彭绍辉拗不过张德炎,只能勉强同意,去见见那位姑娘。

姑娘名叫张纬,来自一个革命家庭,和彭绍辉门当户对。

二人甫一见面,张纬就大大方方和彭绍辉打招呼,自言早就听说过彭绍辉的名字与事迹,对他仰慕许久,非常佩服他的军事才华,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战士。

彭绍辉被张纬夸奖得面红耳赤,说话也不利索了。他很不好意思地回说:“我没有你说得那样好,你过奖了!我觉得,和战友们相比,我做得还不够好!况且,我还没有了一个胳膊。”

而让彭绍辉很诧异的是,张纬并未如他想象那样,嫌弃他的残疾,二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在战友们的祝福下,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某天,彭绍辉特地将妻子叫到跟前,严肃认真地对她道:“张纬同志,我想向你提一个要求,希望你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别搞特殊化。”

张纬一头雾水,暗自反驳:“我哪里搞特殊化了?”

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张纬方发现,彭绍辉确实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好同志,他和自己说那些话,就是因为他本身十分坚守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夫唱妇随啊!

彭绍辉是一个严父,虽对孩子们特别疼爱,可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如要求妻子一样,彭绍辉同样不准孩子们借用他的权势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

长子志强有一回因为贪玩,错过最后一班班车,被迫步行几十里路回家。回到家,志强越想越委屈,不禁跑到爸爸面前,向爸爸抱怨:“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小汽车接送,我们就要自己乘公交往返?”

彭绍辉并未训斥儿子,而是拍拍儿子的小脑袋,耐心和他解释道:“小汽车是组织分配给爸爸的,爸爸工作要用,不是用来接送你们上下学的!你要记住,你们的条件已经比别人好多了,千万不能有什么特殊思想!爸爸觉得,今天你做得很不错,以后要继续啊!”

志强惊讶地瞪大双眼,没想到自己回来晚了,竟然没有受到爸爸的批评,反倒被爸爸夸奖了!从此,他记住爸爸的教诲,一生未曾忘记,也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

1970年,一次例行体检,检查出彭绍辉体内有主动脉血管瘤,尽管医生很严肃地交代他,很多事都不能用力去做,应当长期休息,可彭绍辉还是坚持留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他的力量。

1978年4月某个早晨,张纬敏锐发现彭绍辉的面色有异,赶忙询问丈夫是不是不舒服?彭绍辉如实告诉张纬,他感觉胸部和背部疼得厉害,吃药也缓解不了。

张纬劝说丈夫去医院看看,彭绍辉却说他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开,还有很多工作等待他去处理,将这些都办完,他再去医院。

简单吃过早饭,彭绍辉就在张纬担忧地注视下,出门了。

那一天,张纬始终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快,她想关心丈夫,又害怕打扰丈夫的工作。如此提心吊胆一整天,彭绍辉总算回来了!

相比早上,彭绍辉的情况更加糟糕,甚至疼到无力行走,只能靠卫士搀扶,才能进屋。

张纬更焦急了,又去劝彭绍辉赶紧去医院看看,然而,端坐在书桌前的彭绍辉指了指一堆文件,仍然是那句话:“等把这些处理完,我就去。”

张纬难得变得强硬,不管彭绍辉再怎样推脱,还是带着卫士,将彭绍辉强制送去医院。检查过后,医生要求彭绍辉住院治疗,张纬将一切事宜处理妥当,就在彭绍辉的催促下,勉强回家了。

她的情绪还是十分焦躁郁闷,脑海里一次次回想起半年前女儿突发心脏病去世的种种画面,根本难以入眠。

半夜,一道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张纬,她赶忙接起电话,得到一个噩耗:在她离开医院不久,彭绍辉的情况急转直下,未能等到家人的到来,便与世长辞了。

张纬根本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一次次询问医生怎么会这样?短短六个月,她失去两位挚亲,昔日明艳的面容仿佛在一夜间变得苍老许多。她在儿女的陪同下,到医院送别丈夫最后一程,又独自一人走过漫长数十年,于2023年病故,享年93岁。



参考资料:

《独臂虎将彭绍辉》

《上将的最后日子──彭绍辉和夫人张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