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孔乙己群体化和中小学课业负担重,意味着应试制度有错吗

赵知喻 2024-07-07 14:04:37
结论:中小学课业负担加重,主要原因不在于应试制度;其形成机制原因复杂,应从源头治理。 关键词:职业目标锚定;锚定感模糊;职业存在感;焦虑;计分课程庞杂 这次采访者A,采访了某教育学博士I。 I博士,斯斯文文形象,他告诉A,他父母一直都在教育部门,他所在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新社会”教育世家。 他自己也读过教育学博士,并且,他和国外中等、小学的教育教学机构都有接触,也曾经和在国外上过中学、大学的人有一些交流。 现在,他在国内教育部门有相对稳定的工作。 A问I 博士,当代社会既出现孔乙己群体化的时弊问题,也存在中小学课业负担屡减不轻的顽疾,这二者之间有联系吗?能否将这两方面时弊,都归结到应试制度上面去? ——从教育过程看,从培养人格健全、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角度看,是应该更加重视考试?还是应该逐渐废止考试? I博士说,这个问题很大,很庞杂,很复杂。 如果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更加复杂。 中小学课题负担问题的理清,要先理出多个线头,要分别把这些线头捋出来,观察各个线头的关系,才能把问题的全貌捋清。 他虽然已经有一些思考。要花一些时间梳理自己的想法。 然后,陆陆续续,用了一至两个月,I博士和采访者A再见面一次。I主要从教育学、教育管理、职业成长的角度,谈了一些他的看法。 (一)首要根源在于中国孩子早期“职业锚定感”模糊 为什么中小学课业负担繁重的问题,却会越来越严重?真的仅仅是因为应试制度和中小学教学机构相互攀比吗? 是否完全取消上大学应试,能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繁重问题? 博士I说,中小学课业负担繁重,根源并不是应试制度。 在中国,应试进高中、应试上大学的制度,是不能取消的! 对于中国文化环境来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招录到在学术、学习等各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培养前景的苗子。 至于中小学课业负担愈演愈烈,有学生、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共同推波助澜的因素。 首要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在青少年成长早期,相比欧美文化环境,其“早期职业锚定感”要相对模糊。 什么是“早期职业锚定感”? 在欧美文化环境中的青少年,各级教育一般都鼓励孩子较早自主认清自己的才能优势点和兴趣所在点,并由此和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联系起来。 有时,他们也称,就是要尽早让青少年们,找到和自己社会职位归属相匹配的那个最佳自尊点(self-esteem)。 所以,如果青少年在相对早期,觉得自己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料,自己会主动放弃去追求学术领域的高分。 中国人则不是,中国人在社会成长方面,看齐、跟风意识非常强,而实事求是地寻求自己未来发展的优势和弱点的动机和意愿,则相对薄弱。 既然大家都认为,要学好“数理化”,要考得好成绩,才能取得好工作,那就不可避免地千军万马地,会奔这个方向而去。 事实上,这种跟风想法没有必要。自己不是那个料,即使已经勉强进入某一高端行业,可能反而会在未来职业前景上,发展不下去。 中国文化的这种求同感、跟风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也正因为这样,相比欧美社会,中国社会秩序的很多方面,需要集体层面,做方向性的引导的频率和强度,要更大一些。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某些社会秩序走到某种关口的时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随着城市车流量的飙升,合理的交通秩序车,应该是要求车主动让人。原来我国这方面观念不强,现在经过引导,很多地方,比如浙江省,已经基本做到了。 再举一个例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社区的固态、液体垃圾,越来越不能够自然降解,需要人类自觉分类和集中处理相结合。这个在欧美文化环境中,垃圾分类的理念一提出,就会很自觉地得到贯彻。但是在中国社区,可能社会公共管理者,要做的引导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就要更大一些。 回过头来再说中国青少年的职业锚定。可以考虑,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开设职业规划引导教程,引导青少年很早就按照兴趣、才能,尽早发现自己的才能闪光点,寻找到属于自己最佳社会职位的“self-esteem”;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分。 (二)职业前景和考分对应关系模糊化,反而加重焦虑感 A问博士I,现在,普遍人们有一个观感,就是随着高校扩招,随着社会就业双向和多点选择,一个年轻人的高考成绩,和他(她)最终能否找到好工作之间的联系,是在不断弱化的。 ——但是,为什么反而现在在中小学层面,中小学学生追求考分、追求排名,负担加重,反而愈演愈烈!? A还问博士I,在过去,在研究生的录取场合,在求职的职业场(职场),都有一种倾向,否则考试,否定考分;但与此矛盾的是,为什么在中小学教育层面,追求考分、题海战术却愈演愈烈? 简单地说,问题就是:对青年的求职升学、就业而言,考分重要性似乎有所下降;但为什么在中小学层面,对考分的执着和追求还在上升? 怎么看待上述矛盾!? I 回答说,这个问题颇复杂。这个问题要理清,要牵出几个线头。 ——第一个“线头”:能不能在升学和入职之中,废止考试。 回答:不能,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尤其不能。中国人跟风意识强,普通大众层面,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都容易弹性化、模糊化、跟风化,诚信程度不足,客观性差、投机倾向浓郁,如果没有考分作为人才能评价第一道“锚”,中国社会对人的评价会更加混乱不堪。 ——第二个“线头”:为什么职业录用过程之中出现“考分重要性下降”社会现象? 回答:这个线头后面牵涉的因素颇多。 (1)考试科目、内容繁杂程度设置是否适当。 (2)评分方法是否合理。 (3)确实存在少部分高分低能现象。 (4)掌控入学、入职资格的操作人心怀鬼胎,要将自己的操作弹性、掌控权最大化,以将自己的操作权换取私利。 (5)部分无法考得中高档考分学生家长,力图通过各种“浑水摸鱼”,搅乱风气和秩序。 (6)其他等等。 总体应对方法是:考试内容要不断完善;并严肃按考分评分标准录用的法纪。 ——第三个“线头”:导致“中小学课业负担屡减不轻”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直接原因是普通家长、孩子层面的焦躁感。 至于深层原因,则是“学生前途的决定因素”越来越模糊化和不确定。 既然找不到使力方向,毕竟考高分还有点希望,不考高分可谓死定了;那相比原来,大家都只会更加焦躁。 如果学习某些学科成绩和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对应关系简单而稳定,很显然,未来一个孩子,是从事学术、管理的料,还是从事一般职业的料;家长和学生自己很早就会有一个定位,大家对平常和中高考成绩的重视,会相对顺其自然。 虽然,现在高考成绩和好工作的联系,确实在不断弱化,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和找到好工作之间,会完全脱钩,却还会存在弱关联。 原本青少年群体和家长群体的关于孩子未来的职业锚定感,就相对不稳定;而上述弱关联,再大大加剧这种不稳定。 所谓高考好成绩、上得好大学和好职业之间的联系有所弱化,在实际情境中,体现在以下多方面。 ——普通人考的很好,却不一定能取得好工作。 ——有部分人“考的不好,也可获得好工作”。 ——部分中上等质量的工作职位,学习成绩和获得几率之间的正向关联,仍然存在。 将这些综合起来,对于家庭财力和社会关系相对普通的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通过好的考试成绩,仍有一定机会获得好工作,但获得几率的备选池,却是收窄的。 这也就意味着:对家庭财力和社会关系相对普通的学生而言,“如果稍稍考得不好,则可能未来的理想职业发展,基本无门”;“我们只有通过相对较高的考分,去进入更加收窄的好质量工作备选池”。 所以,现在社会阶层分化,现在大家都能上大学了,再叠加普通大众层面的这种锚定感缺失,叠加普通大众层面只能尽可能走窄门——所有这些原因合在一起,只会助推家长和学生层面的焦躁感。 有了焦躁感,别的地方使不上劲,就更加往学习成绩、中考、高考成绩方面努力用劲了。 (三)中高考的计分科目越来越庞杂 博士 I 说,刚才提到,早期自我职业锚定感相对缺乏,职业前景和考分对应关系不确定程度增加,这些都导致家长、孩子过分向中高考成绩方面着力。这些都是教育部门之外的社会环境。 教育部门也有推波助澜的因素,这就是“中高考”积分科目,越来越庞杂。 以中考为例,计分科目可能高达10科,分别如下: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生物、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 此外,各校情况不一,目前仍不计入高考总分的科目还包括有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各中学会开设这些科目之中的大部分科目。 以高考为例,理科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六科;文科有语文、文科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六科。 博士 I 说,他记得他上初中时,初中生的生物、历史、地理,都是副科,中考不计分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都计入中考科目。 现在,每个中国城市初中生的所有课本,外加练习簿、练习册、学习用品,足足能够装下两个大书包! 各位初中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纸质版、电子版作业,每天深夜1点之后睡觉,是常事。 并且,各校教师还可能布置很多,要家长才能完成的作业,很多家长也为此疲于奔命。 学生和家长疲于应付作业、测试的结果是,学生们反而腾不出时间来开展正常的课外阅读和课外观察,获得的真正有利于成长的信息量,反倒不充分。 每个人都泛泛地考试那么多课程,实际上并不利于将有兴趣于、有才能于某专业领域的人才遴选出来。这是因为,目前考生应付各科考试的方法,主要还是死记硬背。 他也弄不清楚,从他上学时开始,为什么中考、高考的计入应试总分的科目,会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不过,I说,他有些印象的是,某些因素,他现在可以表达出来的某些因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谓新颖教育理念的不断产生。 关于教育理念,社会上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某某教育,每出现一个新名堂,总会唆使教育部门的工作量,去积极加码,并把学校的各种教学工作量,推上一个新台阶。 所以,这些什么新教育理念,什么前沿教育思想,等等,都会成为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因素。 ——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存在感。 为什么以前在初中,还是副科的历史、地理、生物,会在中考之中,也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道理似乎是这样,因为如果历史、地理、生物不纳入中考、高考计分科目,似乎主管这些学科的教育主管官员;主持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的地位,会比主管主持其他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的地位要低似的。 是的,如果一旦某科是副科,主管副科的那些任,他们获得评优、提拔的几率都会降低。他们职业存在感程度,也会不高。 然而,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中考、高考仍发挥教育指挥棒的作用,其计分体系,有必要大幅缩减,并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 (四)学制可以大大地缩短。 如果按照现在的6+3+3学制,总计中小学阶段,要花费12年。一个7岁入小学的孩子,如果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要23岁才能大学毕业。 对于那些想攻读博士的年轻人,要30岁左右才能拿到博士学位。 如果学生中间因就业或其他事项,某个环节延长迟滞2年左右,他个人发展的选择裕度就非常非常小了。 因此,兼顾珍惜学生的成长时间,和高考要选拔优秀潜在学术人才的需要,中小学学制有必要缩短。 比较恰当的小学+中学学习年限制度是 5(小学)+ 2(初中)+ 3 (高中);总计10年,对所有学习到普高的同学,都实行10年制国家义务教育。 在毛爷爷时代,曾缩短到5+2+2。从知识传授看,“小学+中学”9年也基本够了,事实上,毛爷爷“学制要缩短”时代出来的很多学生恰好赶上恢复高考,以后有不少也成才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学制5+2+2模式,有一点不大有利于高考的公平。经过高考的人都不难理解。通常在学完新知识后,刚开始的阶段,立即参加考试,肯定考试成绩和已经复习过一年的往届生相比,是比不过的。至少也是成绩拉不开距离的。通常要经过3~5月的复习,学习能力相对优秀成绩的同学,其成绩才会和往届生拉开距离。 如果仅在5+2+2之后,让应届生立即参加高考,则有利于复读生,并会造成复读现象普遍泛滥。 因此,比较合理的中小学学习年限体制,应该采用5+2+3模式。实行10年制义务教育, 5+2之后,初中毕业生自愿分流一次,5+2+3之后都参加高考,通过高考再分流一次。 这样,相比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财政负担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研究型大学,也能招到相对优秀的从事学术研究的苗子;而学生则相比原来6+3+3体制,节约了两年时间,为以后平衡赚钱、就业、考研等选择,提供了更大裕度。 (五)改进方向:引导自主、精简考科、缩短学制 博士I感叹到,国家的教育和职业管理确实应该一体化。管理要一体化,改革要一体化。鉴于我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环境的差异。主要问题的答案如下。 总体改进方向的指导原则是:引导自主、精简考科、缩短学制。 1.关于引导自主。 在政治课程(如“青少年修养”、“道德和法律”)中,增设相关内容,引导青少年学生自主尽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点和才能点的课程,可辅以必要的心理和行为测试。 在学业和职业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设计上,简化应试内容和职业录用的关系。发挥学业和职业考试内容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较早关注各类职业录用人员的考试内容,增强他们关于自己未来职业道路选择的自觉自主性。 引导学生尽快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才能卓越点,并积极关注各种职业类型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考录方法,尽早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2.关于精简考科。 (1)高考应试科目大幅度减少。 取消中考的升学性质。普通高中应收尽收。 中考为毕业考试,考试科目减至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 ——高考计分科目,减少至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为共同考试科目,另由考生自主选择一门为自选考试科目。 减少计分科目之后,用规章明确,教授所有科目的教师,管理所有科目的教育管理人员,在职业身份上都是平等的。 (2)关于缩短学制。 中小学学习年限体制,采用5+2+3模式。实行10年制义务教育。 中小学5+2之后,初中毕业生自愿分流一次。 5+2+3之后都参加高考,通过高考再分流一次。允许学生自愿提前参加高考。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2~3年,但可灵活选择。 (3)关于文理分科和教学科目管理。 在初中阶段,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为期中、期末考试科目。 其他所有科目,含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均为考察性科目,考察结果,只起一个为高中阶段高考分组,提供指导作用。 初中阶段(5+2+3的2阶段),考察性科目教学只起一个入门引导作用,减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放松考核要求。 高一分“高考组”,相当于原来的文理分科。高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 某自选科目,共五门功课,均为期中、期末考试科目。 在教学内容管理上,高中阶段,增加某些跨学科教学内容,比如,生物课程之中,要用到化学知识的,可适当补充。
0 阅读:1

赵知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