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最经典的两首禅诗,禅意绵远深厚,让人感悟深刻

点墨漫诗意 2024-08-06 21:54:45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在荒芜的幽径上踽踽独行,在坎坷的仕途中寻佛问道,于幽冥寂静的深山中传来的阵阵众生,悠长绵延却杳然无踪,回荡在参天的古木之间,也回荡在王维宽厚的胸膛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再多的忧思愁绪,在诗人虚静的心境,空灵的体验之中,都于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怀才而被贬的痛苦,似乎是每一个仕人必经的磨难。王维年纪轻轻,却精通音律,文采过人。十五岁的那年,他独身一人游移在诸贵之间,过早地体会着世间的人情冷暖,终于在六年后,进士及第,做了大乐丞。

本该一路顺畅的仕途,却仅因旁人的过失而不幸遭贬。多年的辗转和磨砺,终于使他洗清杂念,安闲自在地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居于田园之间,偶尔吟诗作对,偶尔探山访水,天地万物都成了他吟咏的对象,嬉戏的背景。

雍容儒雅的长安城内,香积寺不知远在何方,王维独自一人踏上寻寺之路,一路走走停停,却突然进入到高山之中,其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面对辽阔的山峦,诗兴也飞入了云端,无人的幽径算什么,无源的钟声又有何奇,此情此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从来也不曾听闻,如今到了这清高幽僻的深林中,无人相伴,高山流云却是最好的陪伴。

路越走越远,时光也到夕阳西下时。清泠的泉水叮叮咚咚,怎么竟突然受了委屈一般,悲戚地呜咽了起来?昏黄的落日洋洋洒洒,怎么也遭受了阻隔,一下子成了惨淡的光芒?这香积寺太远,连高耸的石崖,苍翠的青松,都几乎成了路途的阻碍!如此缥缈莫测的境地,究竟要打碎多少人对修行的幻想。

再看看探寻的诗人,始终不慌不忙,哪怕到了暮色迫近之时,依旧沉醉在清潭的幽寂之中,在他的心里,在悠然自乐的安禅境界中,世间的一切杂念、妄想,早已随空山中的浮云消散了吧。洗心悟道,超脱尘俗,鄙弃的不只是毒龙,更是搅扰人生的一众忧愁。

没有安闲的心境,成就不了一代“诗佛”的虔诚;没有细腻的思绪,也成就不了优美如画的诗句。香积寺是深奥幽远的所在,即使不知它身在何处,仍要心无杂念地探寻,于是有了这首佛学与诗学同胞般默契的绝妙之作——《过香积寺》。

颇具慧根的王维,自幼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官僚地主家庭长大,受母亲崔氏的影响,从小他便对禅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王维来说,虚静、空灵、宁谧,不仅是佛家修身养性的宗旨,还是他写作抒怀的情感来源。

禅宗大盛的时代之风,仿佛帮助他在浮躁的官场之中觅得了一片净土,自此,他不再钟情于“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的壮阔胸怀,亦不在纠缠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恢宏气魄,开始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散淡生活。择一个无事无人的下午,去探访一个幽秘的古寺,便是他对禅宗最虔诚的探索。

论及佛学,这古寺必然是最直接的体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诗人在寂然的心境中通过修行来获得告解,摆脱宦海沉浮中纷纷扰扰的最佳方式。

谈及诗学,这首短短四十字的小诗不仅通过古木、山径、钟声等等的常见自然景象中升华出了抛却杂念,归于自然的高远虚无境界,更是从泉水、危石、日色、青松等营造出的唯美画卷中展示了清丽典雅的乡间图景。

王维禅诗众多,却唯有这一首,叫人读来恍惚置身境中,蓦地醒来,竟有应接不暇,诗画一体的微妙观感。

这其中的禅意,抛却了凡人拼命追逐的牵强附会,是一代“诗佛”从自身生发出的澄明心态,是对禅心佛机的绝妙领悟,从简简单单的意象景物和平淡词句中透露着超凡脱俗的心灵体验。

仕途上的不如意,并不能阻挡诗人追寻心灵诚善的脚步,道路再曲折,只要体味着“空”和“玄”的禅机,就能为难以安定的心灵和奔忙浮躁的人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向往和超度。

在禅宗的境界里,王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行事做人的那杆旗帜。对于王维而言,舍得之间,透视的人生的厚度,显露的智者的风采。

佛学的禅机,对于王维不过一个“空”字。所谓的虚空通透,当然不是给我们一个躲避现实,寻求精神虚无的借口,而是“非有非非有”的禅宗境界,是看透红尘的,超脱于世态人情之外的一种洒脱的心态。

作为纷繁宇宙间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细小不及齿缝般的尘埃,然而作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王者,每个人又是宛若巨石的神明。每天面对着悠悠千古的过去和洋洋未知的将来,我们虽是沧海间的蜉蝣,却怎能不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负责?总有那么一些时刻,眼见得人情冷暖,反复无常,还是要强颜欢笑,展现出对世间一切的欣赏。

生命数十载,浩瀚的征途上飞虫杂陈,无论识心见性,还是多愁善感,始终要独自面对,一路走完。王维在对禅宗的摸索和表达中总结出安禅修行的方式,于现代人来说,无非是对修身养性、杂念尽无的思想境界的探寻,与其让自己随跌宕的世故颠簸辗转,何不潜心于禅理之中,在万念俱寂的境地中参悟“自成佛道、无念为宗”的幽深佛法。

智者曾经有言,当你握紧拳头,得到的只能是虚空,当你伸开双臂,拥抱的才是全世界。当灵魂的高度抵达了至境,生命才能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学会放下的人才真正懂得拥有,懂得舍弃的人才真正能够获得。

风来风往,云卷云舒。总有一日,王维达到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物我两忘之境。总有一日,我们也会把握生命中每一刻的情韵与自由,能将恼人之事全然抛却身后,委顺自然,随心而活,遇到妙事即乐而忘返,遭受不幸也能寡淡清欢,做一个无所奢求,又淡泊明志的人,怎能不算是一种绝妙的生活方式呢?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山穷水尽之时,人们往往渴盼着柳暗花明。殊不知,索性停在水尽头,坐靠云端处才更是一种莫大的福分。那是一份随遇而安的心态,坐看天边风云变幻,脚下江水悠悠,欣赏极地之大美,前方就再也不是尽头,而是独一无二的绝美空境。

你可能因为一张照片,而爱上一座城市;因为一首歌,而爱上一种生活状态;自然,因为某句诗而爱上一个人也毫不惊奇。有一位诗人,他寂寞却情深,忧郁却坦然,这份坦然展现于他的诗歌中,这份深情来自于大爱。他从云端一步步走向人间之时,便注定了他的坦然一生,他的情便也更深了一层。

世人往往将庙堂与山林对立而观,在山水作伴快活一生还是一朝君臣繁华一世两者之间很难抉择。而这世上唯独有他这样一人,能在两者之间逍遥自在,乐得其所。在朝为官之时壮志雄心,却也心怀佛法不忘参禅悟理,最终脱离庙堂而潜心向佛。

王维,绝对是人间奇才。苏轼曾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一片天地,灵动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一幅幅或浪漫、或自由、或淡远的神来之作,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他不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不是一生辗转颠沛的杜甫,他在人间,却又有凌驾于这之上的才能。人生的跌宕起伏让他更加认清功与名皆是过眼云烟,大唐盛世也渐渐化作一曲淡淡的离歌,不再让人留恋。青草已绿,何不归去?山林之下,流水远逝,落于天云之上,折射出禅境光亮。心无旁骛,远至高天之上,身亦扶摇万里,无形无迹。

晚年的王维虽位至尚书右丞,但渐渐发现名利不是他内心所愿。半世追求功名台,最终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在波云诡谲,政局多变,乌烟瘴气的朝野生活里他不由得感到迷茫无路。在这样的局势之下,王维便开始在心灵上另觅新处,寻找一条出路来帮助自己脱离这羁绊他的烦恼。往后吃斋念佛,内心渐趋通达,关注重心也慢慢从朝堂转入山林间,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他分别在终南山、蓝田等地隐居,正是在这时期便有了这首《终南别业》。

与佛结缘,是从一开始便是注定了的。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信佛的家庭,潜移默化之中便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小小年纪的他便显出了独有的才华横溢,而后进入朝廷便满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奉献一切,奈何前期官途几起几落,跌宕起伏,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王维不由得深感政局混乱。亲眼目睹家国混局,自己又曾身陷囹圄,那一番黑暗失望的心境可想而知。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黑暗伤害过的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王维在终南山别业里居住时写下的传世名句,在对纷繁俗世感到厌倦不堪的时候,他选择回归山林之间,陶醉在田园中,心境渐清明。独居郊野,与自然为伴,每日乘兴而出,独揽胜景。他不求携伴共游,追求的只是一份心境的随性和淡然,是一份随遇而安的状态。在他眼里,一切美景皆可入画成诗,脚步所至之地,目光所及之处,落笔便是惊人绝才。要有怎样一番超世脱俗的悠然心境,才能且行且乐,行至无路仍能笑对人生呢?

人生有太多不可预料之事,也有太多不可逆转之时,无境立足的那一刻,我们往往在原地做困兽之斗,却忘记了其实路就在脚下,只待我们即刻出发。黑暗永远是黎明的前奏,光明终究是会到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光明来临之前冷静地面对困境,以不变应万变,静候佳音。风雨过后回望往昔,再艰难的困苦都会变成踏破荆棘之后的另一道风景,它比顺境中的一切风景都要来的震撼并且惊心动魄,甚至我们会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停下脚步,好好欣赏这一番不可多得的景色。

心境的淡然,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成熟。也许偶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你的心已经强大到无可畏惧。凡事我们不强遇强求,但求随遇而安。

他也曾写下相思红豆的喃喃细语,他也曾写下少年行的壮志雄心,然而他终究看破一切,逐渐回归自由的人生。晚年的王维,几乎是过着僧侣一般的斋戒生活,长年吃素,不穿文彩锦绣衣服,潜心焚香,奉事佛道,更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当他步入山林的那一刻,便是关上红尘大门的那一瞬 ,斩断情丝万缕,享受自由的天地,王维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和释然。世人都说,他带给我们的诗,是一种禅意,殊不知,这禅意便是王维的本身或者说是他思想的寄托,他已入境,诗画便就是他。

睁眼有星辰,闭眼是黄昏,朝白露,夕晚霞。他怀揣着一颗平静的心灵,去看待山林间的每一株花草,每一棵嫩苗。或许大多数人觉得独居寂寞,但在王维看来,这寂寞便是最大的安慰和释放。这里没有喧嚣繁华,没有渭流涨腻,没有云鬓扰扰,没有椒房暖香,却有独特的自然协奏,流水汤汤,落英满地,鸟语花香,万物常在。

他守在自己的寂寞里,静静聆听每一种生命的声音,同他们对话,感受来自大自然的善意。他已然走出了那些不顺的时光,看懂了花开花落潮涨潮退以及千变万化。在他如今的生命里,再大的风雨都无法撼动他心灵的坚定,所以无论他行至何方,都是坐看云起,笑看人生。

命运最不可预料的便是变化无穷,世事无常。我们只是漂泊在生命河流上的一叶扁舟,沧海一粟,也许无法做到像王维那般的将禅理融入到身心,融入到生命,却可以在读诗的时候,去感受那几分来自强大心灵的劝抚和安慰。滔天巨浪袭来的时候,如果躲闪不及,我们就无需再躲闪,泰然处之,勇敢地面对回击,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敢于选择与寂寞为伍的人,必定是强大的人。王维把余生交托给大自然,远离尘世,是对佛义的最高领悟,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没学,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这是他的求道方式和生存之道。佛家讲求缘分,请相信,每一种相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心态永远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无论何时,请心处泰然,怡然自乐。

0 阅读:126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