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趋势与财富。
实在炸裂。
2025年2月1号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正式施行了,因为内容太过炸裂,持续吸引了各方的注意。
比如白话解释起来,夫妻双方一旦离婚,不管婚前婚后谁出钱买的房子,就归谁所有;再比如,全职家务的人在离婚时能得到更多的补偿;还比如,出轨一方偷摸赠与小三的行为视为无效。
实际上,从法条的改变来看,当下处于时代大转型中,中国人的婚姻趋势已经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从理想快速迈向现实。
为什么这么说?还是因为在当下的阶段,很多人的婚姻直接关系到了钱,而法律有个非常本质的特点:
只能保护财产,无法保护感情。
所以,从人的角度看,想要顾及传统的感情、脸面,而从法的角度出发,条款全是冰冷的。
这次的内容,总结起来,大的变化集中在三个方面:财产、责任、孩子。
先看财产,这个都有体会。2024年中国家庭购房的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9935元,中国式婚姻一旦牵扯买房,往往就是掏空三个家庭,夫妻双方谁背后的父母掏更多的钱,实际上决定了购买力。
过去的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夫妻双方共同财产时,如果是婚内买的房子,就是共同财产,只要离婚,双方离婚就都要分一份。而这次,房产的分配更理性,不管婚前婚后,谁出钱买的房子,就归谁所有,就算房产证上有未出资方的名字也不行。如果是对方父母出的钱,就归子女所有,总之,就是谁出钱归谁。
而这个新的司法解释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大大防止了通过骗婚,通过闪结闪离来瓜分男方财产的可能性。从这个方面讲,是有效保护了很多男性,尤其是大城市房产多的富裕男和农村娶媳妇不容易容易被骗婚的男性的权益。
当然,不只是房子,也不止是保护了男性,女性的权益同样被保护了。
比如这次的司法解释内容连彩礼这笔糊涂账也算明白了。法规确认,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而彩礼,自赠与的那天起,就归属于女方,当然骗婚除外。福州市长乐区民政局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就曾发现有女方多次与不同对象闪结闪离,随后直接提醒当事人,避免了彩礼损失。
另外,这次司法解释,也明确了家务补偿。对比过去,家务补偿的数额从数万元直接变成了没有具体限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个人收入能力以及家庭承受度。而家庭承受度这个指标意味着,越富裕的家庭,家务劳动越值钱。
同时,也明确了对出轨行为的财产分割。如果夫妻一方有出轨行为,而导致的离婚结果,新的司法解释主张支持财产分配减少,甚至没有分配财产的机会。
这些背后,实际意义是:
男性的离婚成本大幅度提升。
最后再说下对孩子的处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
首先,明确的是,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原则上给母亲抚养。
然后,就是伤害儿童的行为确认。离婚中最容易的出现的就是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如果出现,另一方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和人格权侵害禁令,法院会告知其依法通过撤销监护人资格、中止探望或者变更抚养关系等途径解决 。
这就跟之前太不一样了,以前把孩子藏起来,另一方的父母真是没有一点办法,无赖的行为,而且没有一点代价。现在,直接犯法,想继续这么干,就得掂量掂量了。
从整体看,新婚姻法解释确实根据以往的现实痛点,修改了很多细节,堵住了法律漏洞。但从观感上,已经开始让很多人不舒服了,男女都不舒服。
不过法律只解决是与非,不考虑心情。
而大时代下,中国式婚姻走向现实,必然让很多人无奈,也有很多人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