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人入住荒废宅子,丫鬟发现蟾蜍镇宅之物,借火种之遇

小圆园民间故事 2025-02-03 20:05:07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东湖镇的地方,这个镇子虽然不大;但属于朝廷驿站的主要分叉点,每天;都有许多过往的客商和官府人员路过,

在镇上河畔边的正后方,有一座荒废已久的白色大庄园,那庄园看上去有些年头,

宅子大门紧闭,却一直没有人居住,在这座庄园的大门上,到处布满了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

而在门口走廊的两边过道上,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酿酒缸,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却裂开破碎了,看上去有些凄凉和阴森;

这天早上,下着蒙蒙细雨;在庄园大门口台阶前面,出现了三把油纸伞,那油纸伞之下,是一对中年夫妻,

资料图

还有一名拿着包袱的妙龄女子,看那穿着打扮,应该是一名随从丫鬟;只见这名丫鬟打着雨伞,

有些疑惑的问道:“夫人!老爷!我们真打算住这里吗?”,话音刚落,

只见打着雨伞的男人,和旁边拿伞的那名夫人,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前面那扇布满了蜘蛛网和灰尘的大铜门;

原来;打伞的男人叫赵四,是一名驿站官,专门监管东湖镇上,

所有驿站官吏们进出的接侍,女人叫马秀珍,长得端庄文雅,是驿官赵四的妻子,一副贵夫人的气质,

那个拿着包袱的随从丫鬟,她叫小翠,长得漂亮和机灵,从小就一直跟在马秀珍身旁,

深受两夫妻的喜爱,两夫妻对丫鬟小翠,就像一家人一样,无话不说;

然而;前几天;东湖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将驿官赵四夫妇,临时住的那简易大房子,彻底吹倒塌了,而那房子,是县衙临时安排的,

如今,居住的房屋倒塌了,于是,当地府衙为了安顿赵四一家人,便把河畔边这座废弃的大庄园,送给了赵四夫妇,

此时,毛毛雨下的有些大,正打着雨伞拿着包袱的小翠,看到夫人和老爷两人,

慢慢走上了眼前宅子的大门台阶上,她眉头一皱,忍不住迟疑了一下,

连忙从怀中,掏出了一枚古铜色的钱币,放在手掌上,嘴上默默念叨:

“有字朝上,没字朝下,开门见山!起来”,话音刚落,她轻轻把手心上那枚钱币,

用力往空中一抛,瞬间,那枚小小的钱币快速飞向空中,在雨中翻滚了几下后,又立马落下来,丫鬟小翠一看,

连忙伸出手掌,准备接掉下来的那枚钱币,不料;身后突然跑过来一个,打雨伞的年轻女子,

她用力推了一下小翠的肩膀,瞬间,小翠一失手,只听见“咣当”一声,那枚钱币直接掉到了地上,

“夫人!夫人!扫帚买回来!唉,累死我了”,

“咦!小翠姐!你愣着干嘛呢?走啊,赶紧打扫卫生去呐”,只见这名年轻丫鬟,

手上抱着两把扫帚,有些气喘吁吁的说道;顿时,小翠扭头看去,有些生气的说道:

“哎呀,小花!你干嘛呢?又坏我好事!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冲动呀,哼!”,

没想到,话音刚落,台阶上的夫人立马转身,直直望向两人,谁知,就在这时,

刚刚那枚掉落在地的钱币,却慢慢滚到了台阶边,那白衣夫人低头一看,脸上似乎有些吃惊,

突然间,小翠旁边的那名丫鬟小花,立马咯咯咯笑了起来;忍不住指着地上那枚钱币,笑道:

“呵呵!夫人你看!小翠姐又在学那些道士,装神弄鬼了!她刚刚又在抛钱币了”,

说完,丫鬟小花朝站着的小翠,调皮的吐了吐舌头,一副逗人的样子,看到这一幕,

资料图

小翠脸上立马变得通红,抬头望了一眼台阶上的夫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害羞的笑了起来,不料,她突然一个伸手,

转身揪住丫鬟小花的耳朵,两人情不自禁打趣起来,此时,大门前的男子赵四,

慢慢放下手中的雨伞,抬头望着大门顶上,那一面有些生锈的铜镜,似乎看的入迷;

“好了,小翠!小花;你们两个别打闹了!赶紧过来打扫卫生,瞧你们两个,又调皮了”,

说着,白衣夫人马秀珍笑了笑,忍不住摇了摇头,正想弯腰去捡,台阶地下那枚滚落的钱币,

“等等!夫人!你先别捡,让我看一下”,听到丫鬟小翠的喊声,夫人马秀珍迟疑了一下,伸出的手又立刻缩了回来,感到有些疑惑,

丫鬟小翠一看,连忙跑了过来,低头看了看地上那枚钱币;突然,她脸色异常,嘴上急忙说道:

“哎!怎么会是反面呢,我还以为是正面朝上,看来不是很好,真是的”,就在这时;大门前的男子赵四,看了看顶上的铜镜后,

转过身大声喊道:“小翠!小花,你们和夫人先打扫宅子卫生,好好收拾一下,

老爷我先去驿站忙了”,说完,赵四拍了拍身旁夫人马秀珍的手,便打起雨伞走下了台阶,

小翠和小花一看,立马点了点头,见状;赵四便快速走了,这时,丫鬟小翠赶紧捡起地上,

那枚被雨水打湿的钱币,刚想放入怀中,谁知;夫人马秀珍一看,开口说道:

“小翠!你刚刚看这钱币!说不是很好?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听到夫人这么问,

小翠连忙应到:“夫人!我抛这钱币,就是看看今天咱们入住这大宅子,吉不吉利,

哎;准不准,我可就不知道了,呵呵”,说完,小翠微微一笑,连忙把那钱币放入了怀中,

不料,一旁的丫鬟小花,突然说道:“对了!夫人,我背上包袱里还有香火,

等下打扫干净门前,开这扇大门前,咱们还是点三炷香,敬一下神明吧,省得大家提心吊胆,

夫人!你看怎么样呢?”,听到这话,马秀珍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微微点了点,

见状,小翠和小花赶忙走上台阶,放下手中的东西,立马拿起扫帚,打扫忙活起来,

此刻;看到丫鬟们开始忙碌,马秀珍也拿出小花包袱里的香火,看了看后,才想起没有点火的东西,这时;她扭头看了看对面,

发现不远处有一间孔氏杂货铺,看到这样,她便赶紧打起雨伞,准备过去瞧瞧,看能不能借一下火种了;

资料图

然而;当马秀珍走到杂货铺门口时,才看清楚,这铺子掌柜的;是一名四十左右的中年女人,

“掌柜的!麻烦能不能借个小灯笼,给我引一下火,点一下香火”,没想到;话音刚落,

柜台内的老板娘,似乎有些吃惊,她立马站了起来,好奇的看着门口的马秀珍,

“咦?对面那宅子一直荒废着,没人住啊?借火种?”

“哦!你们是对面新来的,对吧,夫人贵姓呐?”,

看到老板娘这么说,马秀珍笑了笑,立马回应到:“老板娘!我们刚打算搬来住,

这初来乍到,以后可能成为邻居,还请多多关照;对了,您叫我马夫人就行,呵呵,老板娘贵姓呢”,

然而;听完马秀珍这么说,那掌柜老板娘的脸色,似乎变得有些异常,

可是,她却又立马笑了起来,提起柜台上一个点亮的小灯笼,递了出来,慢慢说道:

“我说呢,看你有些面生!原来是刚过来;我叫孔六娘;街坊邻居都叫我六娘”

“我说马夫人!冒昧再问一下?你们确定?要住对面这大宅子吗?”,

听到老板娘这话,马秀珍眉头一皱,感觉她好像话里有话,接过老板娘递过来的小灯笼后,她迟疑了一下,诧异的问道:

“怎么了?六娘!您为什么这么问呢?难道这座宅子,它有哪里不妥吗?” ,

可是;当马秀珍刚说完,老板娘立刻睁大眼睛,吞吞吐吐的说道:“没…呵呵…没什么……,

我就是好奇,问问而己,哦,对了!这小灯笼送给你们,就不用还了!我送出去的灯笼,从来不会收回的,呵呵”,

看到老板娘这么热情;马秀珍心里有些猜疑,但并没有去多想,连忙表示感谢,

打过招呼之后,她便提着灯笼打着雨伞走了,哪知,当马秀珍走出没几步远时,

那老板娘六娘突然站了起来,伸手望向走远的马秀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又缓缓坐了下去,此刻;宅子门前那些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

已经被打扫的干净,整个门面焕然一新,那扇红红的大铜门,看上去十分的气派和明亮,

这时,马秀珍提着灯笼走上台阶,看到小翠和小花两人满头大汗,正抬头望向大门顶上,那面铜镜的后面;好像发现了什么一样;

“怎么了!小翠!你们在看啥呢?看得这么入迷”,

马秀珍说完,立马放下手中提着的小灯笼,也抬头望了过去,不料,小翠擦了擦额头的汗,

连忙转身说道:“夫人!我怎么觉得那面铜镜后面,好像藏有一只癞蛤蟆,它嘴上还含着一张纸条一样”,

资料图

听到小翠这奇怪的话;马秀珍睁大眼睛,嘴上忍不住念道:“是吗!怎么有这样的东西?你们有没有看错?”,

突然,一旁的丫鬟小花,急忙说到:“你们等等!那左边走廊拐角处,好像有一个木梯子”,

说着,小花迅速放下手上的扫帚,立马往左边走廊拐角处跑了过去;夫人马秀珍和小翠一看,两人有些吃惊,

“来来来,小翠姐!快来帮忙”,话音刚落,只见小花正扛着一个木梯子,吃力的走了过来,

看到那样,小翠连忙跑了过去,很快,两人把那长长的木梯子,靠到了大门顶上,

见状;小翠看了一眼大门上面的铜镜,立马爬了上去,此时,站着的马秀珍,

看得有些提心吊胆,她也连忙上前,和小花一起用力扶住那木梯子,

只见小翠爬上之后,伸手掏了掏那铜镜后面,果然!摸出了一个土黄色的东西,那东西看上去栩栩如生,就像是一只癞蛤蟆;

这东西的嘴上,还含着一张小黄纸,似乎像一张符咒;

“夫人!的确是一个蟾蜍,奇怪了?它嘴上还放着一张符纸,”,说完,小翠感到十分诧异,连忙拿着它爬下了梯子,

看到小翠手上这个东西,马秀珍十分震惊,她赶紧从小翠手上拿了过来,仔细打量了一下,

却发现这个东西有些陈旧和古老,散发着一种诡异,出于好奇,她连忙从那蟾蜍嘴中,小心翼翼抽出了那张折叠起来的符纸,打开一看;

没错!正是道士们画的那种符咒,那上面还滴有血迹;这符纸看上去,也应该有些年头了,

顿时;马秀珍感觉一股凉意涌上心头;忍不住嘀咕道:“ 天哪!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

这时;一旁的丫鬟小花,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连忙说道:“夫人!这东西从那铜镜上面拿下来,

到底妥不妥呢,还有这张符纸,我怎么觉得,这两样东西,像是用来驱邪镇宅的器物?”,

此时,一阵凉风吹来,外面的毛毛雨,似乎下得更大了,看到小花这么说;马秀珍再次抬头,

看了看门顶上那面铜镜,立马把那符纸,重新塞回了蟾蜍嘴里,急忙说到:“小翠,你爬上去,我看把这个东西,

还是放回原位去!现在还不清楚,它到底有什么作用,等以后弄清楚了,再说吧”,

小翠一听,似乎也这么想,立马点了点头,赶紧拿着它爬了上去,放回了那铜镜后面,

弄好后,小翠和小花又把木梯子,搬回了走廊拐角处,此时,马秀珍提起地上的小灯笼,

资料图

点燃了三炷香,看到这一幕,小翠两人立马来到了夫人的身后,三人一起,对着大门鞠了三躬;

又转身对着天地,拜了三拜,然后把那三炷香,插在了台阶旁的地上;

可是,正当三人想要上前,推开眼前这扇大门时,小翠才恍然大悟,惊讶的说道:

“夫人?光顾着打扫卫生!这可咋进去啊?衙门也没给我们大门钥匙呢?”

话音刚落;马秀珍才突然想起,县衙把这个宅子赠予她们夫妻俩时,

衙门里的人也说过,他们也并没有大门钥匙,要自己想办法去打开;顿时,马秀珍睁大了眼睛,

望着大门上挂着的那一把,已经锈迹斑斑的大铜锁,似乎一副措手不及的样子,

不料;一旁的丫鬟小花,突然笑了起来;大声说道:“夫人!有办法了!你等一下,小翠姐!走走走”,说着,有些调皮的小花,

立马拉着小翠的手,往左边走廊拐弯处去了;站着的马秀珍,似乎看出了端倪,笑了笑,

嘴上念叨:“这鬼丫头!肯定又打歪主意,搬石头去了”,果不其然!

只见小翠和小花两人手上,一人拿了一块大石头走了过来,看到两人那样的表情,马秀珍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

见状;两人迅速拿起手中的石头,朝那大铜锁用力砸了几下,忽然间,“咣当”一声,那生锈的铜锁彻底断裂,

看到这一幕,小翠和小花赶紧扔掉手上的石头,两人朝大门用力推了进去,

只听见“嘎吱”一声,那大门慢慢打开了,此刻,站在门口的马秀珍,忽然感觉右眼皮直跳,

就在这时,她猛的看到,大门内不远处,有一个黑影一晃而过,似乎越来越近,正当她觉得不对劲时,

突然,前面推门的小翠,伸手用力大喊一声:“夫人!小心呐!”,只见“嗖”的一下,

大门内猛的跳出一只黑猫,立马窜到了马秀珍的身上,瞬间,吓了她一大跳;

来不及反应的马秀珍,忍不住尖叫一声;“哎呀…天哪…”,只见那黑猫在她身上,乱窜了两下,快速跳下了台阶,

便一溜烟跑走了,顿时,惊魂未定的马秀珍,似乎惊出了一身冷汗,回过神来的她,赶紧拍了拍胸口;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才稳定下情绪,

“夫人……夫人!你没事吧,有没有伤到哪!”,小翠和小花一看,推开大门后,

两人迅速跑了过来,查看了夫人马秀珍身上一番,看到夫人安然无恙,此时,小翠和小花两人悬着的心,才渐渐松懈了下来;

资料图

然而,这一刻;马秀珍才发现,大门内映入眼帘的,是杂草枯萎的景象;

可奇怪的是;大门正对面的院子中央,是一座布满杂草的石头堆,看上去很像一个小小的假山,而院子的左边和右边,

各有一口露天明井,见状,三人边走边看,慢慢走了进去,在院子的正对面,是内屋大堂,

大堂两边是一排排厢房,看上去相当大气,那大堂墙边上,堆满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酒缸,

可是,眼前阴森的景象,给人一片死寂沉沉的感觉,这时,站着的小翠,

忽然说道:“夫人!这大宅子怎么看起来怪怪的?,不像一般人家的宅院,

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听到小翠的话,夫人马秀珍一脸的迷茫,

就在这时;一旁的丫鬟小花,感觉耳朵旁听到了不对劲的“哗哗”声,她立马扭头,

朝院里左边那口水井望去,“怎么了!小花?你看啥?” ,身旁的小翠,看到小花那样突然的表情,似乎有些震惊,立马问道;

可是,小花二话不说,打着雨伞直接朝左边那水井跑了过去;

一旁的夫人马秀珍,也感觉惊讶,谁知;跑到水井旁的小花,突然大叫起来;

“天哪……蛇!这么多小蛇,妈呀”,只见小花用手指着水井,一副颤抖的样子,

听到小花那惊恐的叫声,顿时;夫人马秀珍和小翠心里一慌,连忙打着伞跑了过去,

果然!只见水井底部有一层浅浅的黑水,水中有很多小黑蛇在上面游动,那些小黑蛇时不时张开小嘴,伸起小蛇头,看上去有些渗人,

“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蛇,这到底怎么回事 ,怪吓人的”,

看到这一幕,小翠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道,没想到!夫人马秀珍皱了皱眉头,

立马转身,又望向了身后不远处,院子右边那一口水井;突然说道:

“小翠!如果我没有猜错?右边那口井和这口井,地下应该是相通的”

“这口井中,这么多小蛇聚集在一起,不可能凭空出现,我敢断定,对面那口井里,应该有几条大蛇”,

说着,马秀珍立马伸手指了指,前面不远处那口水井,小翠和小花一看;

刹那间,两人心里感觉发毛,眼睛瞪的大大的,不约而同的看了过去,这时,内心忐忑不安的马秀珍,撑着雨伞慢慢大胆走了过去,

看到夫人的举动,小翠担心出事,立马跑去旁边地上,捡了一根长长的木棒,和小花紧跟着过去;跑到了夫人马秀珍的跟前,

然而;当三人靠近水井往下看时,瞬间,几人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只见那井下面,

有三条胳膊粗的大黑蛇,正泡在黑黑的水面上,看上去应该是公蛇和母蛇,似乎睡着了一样,

看到那深井下的状况,小花轻声念道:

“我的天哪!夫人!你还真说对了;这井里还真有大蛇,夫人!这房子怎么住人,天呐”,

可是,小花这边刚念完,大门口外面,却传来了女人急促的叫声,

“马夫人!马夫人!还在吗”;三人一听,连忙悄悄退了出来,赶紧朝大门口过去,

只见一个中年女人,打着伞急匆匆走了进来;

马秀珍抬头一看,有些纳闷;“咦!那不是对面杂货铺的老板娘吗?”,

资料图

听到夫人这么说,一旁的小花和小翠,也感到一脸的惊讶,

然而,走过来的杂货铺老板娘,朝院子望了一眼,紧张胆怯的说道:

“对了!马夫人,刚刚你来拿灯笼的时候,关于这宅子的一些事情,

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告诉你,可后来,我想来想去,担心你们出事,况且你们初来乍到,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过来告诉你们一下”,

这时,听到杂货铺老板娘,说出那样的话,那一刻,马秀珍心头一震,想到刚刚碰到的那些画面,感觉手心冒冷汗,连忙问到:

“怎么了?六娘?难道这房子哪里不对劲吗?”,不料,马秀珍刚说完,

杂货铺老板娘立马上前,拉住马秀珍的手,着急的说道:

“走走走!马夫人!到外面去说,此地不宜久留”,看到六娘那样的举动,三人心里一惊,赶紧跟着她快速走了出去,

来到大门口后,老板娘立马抬头,指向门上那面铜镜;一脸慌张的说道:

“我说马夫人!门上那铜镜后面有个大蟾蜍,那东西嘴上,还含着一道符纸,

你们刚刚打扫门上卫生时,应该都见到了吧?那东西可不能扔掉了,否则;就出大麻烦了”,

听到这话,一旁站着的小翠,心里吓了一跳,她看了看夫人马秀珍,刚想开口,

可是;夫人马秀珍立马挥了挥手,示意她不要说话,看到这样;

此时;杂货铺老板娘六娘,便慢慢说起;关于这宅子发生的一件离奇事;

大约二十年前;当时;这大宅子还是一个废弃的驿站;然而;有一天,一对外地夫妇路过此地,

看到这个废弃的大驿站,紧靠河畔边,感觉地理环境不错;便找到当地的衙门,花了重金把它买了下来,

原来;这两夫妻是专门做酿米酒的生意,男人叫陈斗,妻子叫王桂芳,两夫妻四十来岁,

王桂芳这个女人很痴迷风水,她觉得,把这间旧的大驿站,重新翻新一下,

用来做酿酒房应该很不错,因为这宅子,比地面地势要高出一些,这地面又干燥,

如果把做好的米酒封缸发酵,那么;这酒缸下面不用垫稻草保温,对米酒发酵来说,也应该是很好的地方,

然而,打定主意后,她便找到当地的泥瓦匠和地基师傅,在掐定好日子,

资料图

准备三天后破土动工,开始翻新这宅子;可是;在动土的前一天早上,丈夫陈斗先出门,

去了街上酒铺里忙碌,而在家里的王桂芳,也正准备出门时,却突然听到院子内,

好像有一阵奇怪的叫声,那叫声像猛兽又像牛的吼叫声,当时,站着的王桂芳吓了一跳,

觉得很奇怪,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和丈夫搬进这驿站来住,

把宅子内全部重新清理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阿猫阿狗的动物之类的东西,

谁知,正当王桂芳感到疑惑,转身准备出门时,突然,又传了那种奇怪的叫声,

那一刻,她听得很清楚,那怪叫声,好像是从院中泥土底下发出来的;

见状,王桂芳赶忙走到院中,俯身贴着地面侧耳倾听,果然没有错!

正是那地底下发出的怪叫声,听上去有些吓人;看到这样;她感觉不可思议,

环顾了一下院中,立马搜寻了一下整个的地面,却发现院中的泥土,根本没有翻动过,

也并没有什么洞口,看到那样的景象,王桂芳百思不得其解,可是没过一会儿,

那奇怪的声音,却好像停止了,有些困惑的她,也看不出什么倪端,并没有再去纠结,

可是,当她锁好大门,走下台阶时,在门口前面空地上;却站着一位穿道袍的老道士,

那道士背上背着一把桃木剑;正仰望着大门,看到这一幕;王桂芳十分纳闷,立马上前,

疑惑的问道:“这位大师!您有什么事吗?”,没想到,那名老道士看了一眼王桂芳后,

指着宅子大门说道:“我说这位夫人;你这宅子,好像有很大的问题,它表面看上去大气,

却显得十分阴森干燥,对了?夫人;你有没有听到什么不对劲的声音呢?”,

听到道士这话,王桂芳心里颤抖了一下,立马瞪大眼睛,惊讶的说道:“咦!大师,你还真是神了,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对了,我刚刚的确听到了怪怪的声音”,见状,她便把刚才在院中遇到的状况,仔细述说了一遍;

看到王桂芳诉说的奇怪现象,突然,那道士从怀中掏出一只癞蛤蟆,王桂芳一看,

当场有些震惊,她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只泥土烧制而成的大蟾蜍,大蟾蜍看上去栩栩如生,就像开过光的法器,

资料图

只见那老道士;又从身上掏出了一张黄色的符纸,折叠了几下,把它塞到了大蟾蜍的嘴里,然后告戒王桂芳,

让她去街上买一面铜镜,挂到大门之上,然后再把这只含符咒的大蟾蜍,放到那铜境后面,这样可以驱邪镇宅,化解那些不祥之兆,

见到这样,王桂芳心里十分感激,接过道士赠送的东西,想请他进去喝茶,

可是,那老道士挥了挥,嘴上念出几个字;“夫人!生人勿进,是福是祸,

只能听天由命了”, 说完,那老道士背起桃木剑,头也不回的,便扬长而去了 ,

然而,看到走远的老道士,又看了看手上的这个镇宅之物,王桂芳心里十分担心,

便按照那老道士说的,赶忙去街上买回了一面铜镜,把它挂了上去之后,又把那大蟾蜍,也塞到了铜镜后面,她这才放心下来,

不过,第二天破土翻新宅院时,王桂芳并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而是隐瞒了,

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叫地基师傅们,在院中左边和右边,各挖了一口水井,哪知,当两口水井达到同样的深度时,

底下泥土却打不动了,而且冒出许多黄泥水,说来也奇怪,两口深井中溢出来的水位,

都一样高,砌好那两口水井后;可是,王桂芳认为家门口前,必须要有一个风水聚宝盆,

于是,又在院子中间,正对大门处,叫泥瓦匠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假山,

不过;丈夫陈斗看妻子这么设计房屋,考虑到以后酿酒可能用水多,也并没有去反对,

很快,几天的时间,这座废弃的大驿站,便翻新成了一座大庄园,

可是,那天半夜里,正在睡觉的王桂芳,被院子里的一阵“咕咚咕咚”冒泡声惊醒,

起初,她以为是放在院中墙边上,那些酒缸里的稻米发酵,所产生的冒泡发酵声,

不料;躺在床上的王桂芳,听那声音似乎越听越不对劲,好像是院子里水井中传来的,

见状,她看了看身旁正呼呼大睡的丈夫陈斗,并没有叫醒他,而是一个人独自起来,

提着灯笼出了房间,准备一探究竟;没想到!当她来到院中时,果然,院子左右两口水井里,正同时发出“咕咚咕咚”的水泡声,

出于好奇的王桂芳,感到蹊跷,便提着灯笼快步去了左边的水井,哪知,当她提着灯笼,

正想弯腰往井中查看时,瞬间,一个大黑影从水井中快速伸出,用力把她拉了下去;

资料图

只听见“啊”的一声尖叫,那黑影和王桂芳扑通一声,快速沉入了水井里,

此刻,正在床上睡觉的丈夫陈斗,听到妻子在院里,发出的那一声尖叫,立马惊醒,

他赶紧跑到了院里,看到左边水井旁,掉落在地上闪烁的小灯笼,顿感不妙,丈夫陈斗立马大喊道道:

“桂芳…桂芳…人呢!”,连忙跑了过去,他赶紧捡起地上的那个小灯笼,立马伸头往井中查看,可是,就在这时,

井下那个黑影一跃而起,还没反应过来的他,和那黑影一起,快速沉入了井中,

只听见水井面上,冒起一阵阵水泡声;渐渐她,一切恢复了平静,

几天之后,人们才发现,这对酿酒的两夫妻,似乎离奇般的消失了,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觉得不对劲后,

衙门的官差们,便撬开了王桂芳家里,这座翻新过的大宅园,可是,经过一番搜寻之后,

并没有发现两夫妻的身影,这时,一位附近的邻居,看到王桂芳家水井边地上,

那只破碎的小灯笼,认为他们两夫妻,肯定是掉入了水井里,遭遇了不测,

于是,在场的官差们,从周边借来了十几个打水的小木桶;经过一番打水查看,

只在水井下发现了一些小黑蛇,但那井水很快又缢满了井底,却没有发现两夫妻的踪迹,看到这样的状况,

也有人们猜测,王桂芳两夫妻,很有可能已经离开了东湖镇,偷偷去了外地做米酒生意,

后来,县衙便放弃了调查,把这大宅子锁上了,成了一间废弃的庄园,一直荒废至今;成为了一个谜案;

此刻;听完杂货铺老板娘六娘的这番话,马秀珍忽然感觉后背发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一旁的丫鬟小翠和小花,也几乎惊掉了下巴,两人脸色变得异常紧紧,

这时,小翠开口说道:“夫人!这可咋办?那我们到底住不住这里面?”,

后面的丫鬟小花也立马伸手,拉了拉夫人马秀珍的袖子口,紧张说道:“

是呀!夫人…我们可是刚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幸好六娘说出了这宅子的过往,要不然我们还闷在鼓里”,

没想到,话音刚落;前面站着的老板娘六娘,急促的说道:“马夫人!我看你们也不容易,

初来乍到,突然住进这样废弃的宅子里,有些不妥,再说了!到底这宅子里,

有没有什么鬼东西在作怪,衙门现在也没有弄明白,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事,我看要不这样!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

我家那里,还有两间空房闲置着,可以暂时落落脚,等你们稳定下来,我看再做打算也不迟,你认为呢?马夫人”,

说完,杂货铺老板娘六娘,迟疑的看了一下马秀珍,又望了望小花和小翠,一副担心的样子,

人算不如天算,听到老板娘这么说,此时的马秀珍,脸上微微笑道:“行!六娘,都听你的,

幸亏刚刚来了你这里借火种,碰上了六娘你,不然;后面我们住进去,会发生什么事,

谁也预料不到,真是太感激你了”,看到夫人这么说,一旁的小翠和小花,

资料图

心里犹如放下了一块石头,立马上前挽着夫人马秀珍的手,开心的笑了起来,这时;站着的六娘,脸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见状,马秀珍扭头望了一眼院中,那不对劲的景象,连忙叫小翠和小花拿起包袱,重新关上了这扇大门,

几人打起雨伞,立马跟着老板娘六娘,慢慢走下了台阶,准备朝对面杂货铺走去,

可是,当马秀珍走下台阶最后一步时,她忍不住看了一眼,插在台阶旁边地上的三炷香,

却惊讶的发现;虽然此时的毛毛雨,越下越大,但地上那三炷香,却燃烧的正旺;忽然间;

马秀珍心里有一种深深的后怕感,脑海中立马闪过几个字:“举头三尺有神明”;

或许,自己和丈夫真住进这大宅子,那会不会和那王桂芳那俩夫妻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瞬间;她心里打了个冷颤,再次回头望向身后,大门顶上那一面挂着的铜镜……。

(注:原创撰写)

​​​

1 阅读:37

小圆园民间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