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焦虑和痛苦,通常来源于四大方面:能力配不上梦想,收入配不上欲望;认知配不上年龄;颜值配不上矫情。
减少焦虑和痛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能力、收入、认知和信心。让能力配得上梦想,让收入配得上欲望,让认知配得上年龄,让颜值配得上矫情。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让颜值配得上矫情?“颜值”怎么会提高呢?那是先天长的样子啊。
答:当你的能力达到了,收入富有了,认知提高了,你就会发现:你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会让你的“颜值”直线上升。“颜值”主要来源于魅力,而不是先天长的怎样。很多人说马云很帅,他的帅是因为有魅力。先天长的样子无法改变,但“颜值”(魅力值)是人能够提高的。
减少焦虑和痛苦的第二种方法是:少谈梦想,控制欲求,别去矫情。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饭,这时你就会发现,焦虑和痛苦一下子减少很多。“知足常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减少痛苦和焦虑的这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结合使用就是:在努力提高能力、收入、认知和信心的同时,修“平常心”。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我只提高能力、收入、认知等,这些足够高不就没有痛苦和焦虑了吗?”
并不会。当人的能力提高了,在一定的阶段,匹配了欲望,新的(更高的)欲望刹那间就会产生(这源于人性)。
人的能力(及财富)再高,也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能力来满足无限的欲望,必然会产生痛苦和焦虑。
如果你在人世间想要的东西,已经远大于你必需的东西,而且你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撑你的欲望的时候,就应该做一点儿减法。所以,佛家讲: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但要注意:什么是“放下”,要悟其真意。“放下执念”并不是说让你放弃生活。修“平常心”并不是说让你“躺平”。
让自己的能力比自己的欲望高一点,你会觉得更轻松,更自在些。反之,当能力小于欲望,就很难保持舒适的状态了。
完全的无欲无求也就没有了焦虑和痛苦。但人无论修行多高,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无欲无求,这是自然之道,也是自然法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路上,需要放下的不是欲望,而是“执念”。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经历苦难,不过苦多苦少罢了。所以,娑婆世界也称堪忍世界。娑婆世界必有苦,“放下”意指把“执念”放下,让欲望与能力匹配,让自己与世界和解,减轻堪忍世界中的苦,而不是把生活放下。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