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的职场潜规则

烨昀聊商业 2024-12-28 02:22:51

最近很多读者朋友问了一些关于职场中的问题,在此统一回复:

网友:向领导请示工作,领导说:“原则上行”,是行还是不行呢?

山海于公:原则上行,那就是不行;原则上不行,那就是行。

网友:客户来访,需要去接吗?

山海于公:根据情况而定,通常不需要去接(非常重要人物除外),但“迎”是需要的(在门口迎)。

不(想)去接客户,但要表示体贴与重视,可先打电话沟通:“地方有点远,需要我去接您吗?”绝大部分人遇到这样的问句,本能反应是不用。不过如果真遇到要你接的,这人多半有点矫情,以后相处要注意多恭维一下。

网友:和同事朋友聚会吃饭,买单时怎样做才好?

山海于公:聚会吃饭愿意买单的会一声不吭买单,不愿意买单的则只会嘴上说,但却一直不动。

该你买单时,该你买单的酒局,那就一声不吭去买单。不需你买单时,不该你买单的酒局,不必嘴上总是喊叫。当然,如果你想表示一下客气,适当喊一声“我来买单”也可,但不可常这样喊却没行动。

网友:求别人办事,他说:“这事儿不太好办”。是能办还是不能办呢?

山海于公:不好办说明能办,但需要附加条件。说不太好办,那么资源置换就来了。懂的人自然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网友:单位内部竞聘(支行副行长的岗位),我现在是营业部主管,想竞聘,可以(应该)报名参加竞聘吗?

山海于公:这种内部竞聘大都是早已内定人选的(人选基本都是提前沟通好的了),但形式还是要走一下的嘛。我在任那时,对于这种内部竞聘,通常会和候选人(尤其是对选定的那个人)做事前谈话沟通。

所以,你是否可以参加,要看领导事前有没有和你谈话沟通过,谈话沟通的内容是什么。也即:领导让你参加竞聘你就参加。领导事前没和你约谈,通常情况下,别冒然参加(冒然参加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要明白,单位的任何职位竞聘,在本质上都是人事安排。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如此。

如果确实想要,一定要在事前和领导表达这种想法,去汇报。为什么应该事前(或平日里)需向领导表达你的意愿(或想法)呢?

因为“要,还是不要”:一个人想不想要这顶乌纱帽,或者说他愿望强不强烈,也许并不一定代表他真实的价值观,但代表他对领导的姿态。如果你不表现出愿望(渴望、乞望),领导会给你吗,他又不欠你什么。如果领导知道你特别想要,他才知道给了你,才是有效的,因为你会感恩。人都是一样的,对别人好,总是想有回报,而不希望自己遇到一块不懂人情世故的石头。

网友:为什么不要总是去抱怨?

山海于公:抱怨从自身角度来说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的方式,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结果更加影响你的情绪。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绝对的实力。如果一个人总是抱怨世界不公平,只能说明他不是获胜的一方。总是抱怨,久而久之所形成的这种能量场,会把你困于失败,让你一直成为不了获胜的一方。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0 阅读:1

烨昀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