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是如何艰难起步的?(二)

景天来看过去 2024-10-30 12:27:19

苏联在工业领域援助了些什么?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中苏友好协议签订当天,另外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给中国贷款3亿美元。

这3亿美元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引进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

1950年到1952年初,苏联援建的项目共有42个,所涉及的门类和地域分布如下:

东北30个:其中电力、钢铁、煤炭、制铝等占20个,机械、化学、造纸等占10个;

关内6个:包括太原、重庆、西安、郑州4个电站及太原肥料厂及染料厂;

新疆5个:电厂和医院;

内蒙1个

可以看出所有的项目都选址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的项目在东北,新疆,内蒙这些和苏联很近的省份。

可见苏联专家选址时,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些援建项目在危机时刻,需要作为苏联工业的后备力量。

这一批援建项目以重工业为主,偏重军工,这很容易理解,朝鲜战争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继任的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都加大了对中国援助的力度。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这份协议约定从1953年至1959年,由苏联用技术设备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企业,这便是后世所说的“515”协定。

“515”协定中的援建项目还是以重工业为主,不过不再侧重军工,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国防工业,与坦克相关的项目有3个,与飞机航空相关的项目有11个。其余基本都是民用项目,其中包括:2个钢铁联合企业、8个有色冶金企业、8座矿山、1个煤炭联合厂、3个洗煤厂、1个石油炼油厂、32个机器制造厂、1个汽车制造厂、1个拖拉机制造厂、1个滚珠轴承厂、16个动力机器及电力机器制造厂、7个化学厂、10个火力电站、2个生产抗生素为主的医药工厂、1个食品工业企业。

为什么斯大林的继任者,要改变斯大林生前对于援助中国比较谨慎的态度呢?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志愿军抗美援朝打出了名头,让苏联和全世界刮目相看;二是这些继任者都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

有人问了,为啥打出名头,苏联就要加大援助力度呢?

这很好理解,你证明了自己很强,能给苏联帮上大忙,苏联当然愿意把你扶植起来,多花一些代价也是愿意的。

至于说需要中国的支持,主要是这些继任者并没有斯大林那样的权威,像赫鲁晓夫刚上台,位置还不太稳,在苏联国内,在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之中,有各种的质疑声音。中国刚刚在朝鲜硬刚了美国,在国际上讲话的分量很重。赫鲁晓夫如果能争取到中国的支持,那对他在苏联以及社会主义阵营中树立威信帮助极大。

因此,赫鲁晓夫于1954年9月主持召开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中国大幅增加援助力度,并在前述141项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5项工程,同时提升援建项目的技术含量,以此作为他首次访华的见面礼。为此,他不惜在苏共高层会议上强力说服持反对意见的伏罗希洛夫。

伏罗希洛夫的意见其实也很正常:

1,这样大规模的毫无保留地援助一个主权国家,前所未有,应该慎重一些;

2,苏联自己还很紧吧,这样的援助力度实在是超出了苏联的能力范围;

3,有些技术对于苏联来说也是最新的,不应轻易转让;

实话实说,这个时期的赫鲁晓夫对于援助中国这件事还是很真诚,很用心的,他力排众议,达成了协议,并且持续跟进整个过程,对于156项目的落地帮助极大。

中国对此也是非常感激,教员就曾称赞“赫鲁晓夫是一枝花”。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的议定书》;

至1954年底,双方确定的156项苏联援建项目,成为1955年颁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156个项目,最后实际建成150个。其中128个项目位于北方,占比85%;22个项目位于南方,占比15%。

按省份划分的话:辽宁24项,陕西24项,黑龙江22项,山西省15项,吉林10项,河南10项,甘肃8项,四川6项,河北5项,内蒙古5项,北京4项,云南4项,江西4项,湖南4项,湖北3项,新疆1项,安徽1项。

以这150项援建项目为主体,在一五计划中又配套了694个项目。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

一五期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期间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0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

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

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建成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1957年,人民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

一五计划让我们过去没有的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陆续建立起来,由此奠定了我们的工业化基础。

虽说工业门类还不齐全,选址也不够均衡,轻重工业的比例也有待调整。。。但是,无论怎么说,我们能在五年之内就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布局,这时还称不上体系,已经是非常逆天的事情了。给新中国进一步的工业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中苏关系从蜜月期到出现裂痕,一共也就5,6年的时间。

后世一般说起中苏关系破裂,都是以苏联1960年撤回全部的援建专家的时间,作为标志时点。

实际上在这之前的几年里,中苏关系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1956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并提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这些近乎急转弯一样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国家表达了不解和反对,中国对于赫鲁晓夫这种搞突然袭击的鲁莽做法也又不小的看法。

1958 年,中苏之间发生了几件大事,后来被认为是双方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1,长波电台;赫鲁晓夫建议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由中苏双方共同使用,中方认为对主权有影响,未同意;

2,联合舰队;赫鲁晓夫建议成立中苏联合舰队,中方也没有同意;

3,炮击金门; 中方未通知苏联的情况下,炮击金门,令赫鲁晓夫十分恼火;

1960年4月,中方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含蓄地指出了与苏共领导某些观点的不同意见。

1960年6月,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中苏两党意见分歧开始公开化,中方在大会上正式发表了与苏方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的声明。

赫鲁晓夫在这次会议总结发言时,突然提出苏联专家在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所提的建议常不被采纳,并且遭受批评等等。可见在这个时间点他已经有了撤回专家的念头。

1960年7月13日,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科兹洛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方反对苏共路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中宣传自己的观点,试图孤立苏方,这是不能接受的。苏共应采取实际措施,以纠正中方的错误做法。

1960年7月16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召回专家的决议,并于当天将召回专家的正式照会转给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

苏联政府在照会中指出:根据中国政府的请求,苏联派遣了大量专家到中国工作。1956年底和1957年初,苏联政府考虑到中国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干部,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在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各项实际任务,因此提议召回苏联专家,但是中方挽留了苏联专家。而近来中方开始对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执行不友好路线,而且在工作中粗暴地否定苏联专家的意见,使得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工作得不到尊重和信任。这使苏联专家感到委屈,他们被迫向苏联政府提出返回祖国的请求。

这完全是在找借口,中方对于专家的尊重是有口皆碑的,绝大多数的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得都非常愉快。

中国对于苏联这样一份突然得照会,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本来苏联得意思也就是要表达一下不满,中方如果做出点姿态,还是有部分挽回的可能性,中方经过了最初的吃惊之后,对整体情况做了详细的评估,判断中苏双方的分歧很大,短时间很难弥合,即使短时间内能想办法说服苏方留住一些专家,也很难持久。于是就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尊重苏方的决定,从此以后自力更生。

1960年7月31日,中国向苏联递交了希望苏联改变撤回专家想法的复照:苏联政府未经同中国政府协商,突然决定召回苏联专家,违反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损害了中苏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对于苏联专家的工作历来评价很高,中方一直尊重苏联专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且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撤走全部苏联专家,让中国政府感到很诧异。中国政府愿意挽留在华工作尚未期满的全部苏联专家,希望苏联政府重新考虑并且改变召回苏联专家的决定。如果苏联政府仍然坚持召回全部苏联专家,中国政府将感到极大的遗憾,但也只能在保留自己意见的条件下尊重苏联政府的意见。

事情至此已无可挽回,自1960年7月起的一个月之内,援助中国的1390名苏联专家被全部撤走,343个合同被撕毁,257个技术合作项目被废除,持续了6年的中苏蜜月期宣告结束。

苏联专家撤走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影响大么?

应该说,在大多数的领域,如民用和常规武器部分,影响还是可控的,也有一些领域,影响很大,比如战略尖端武器的研制。

苏联援建项目当中,分为国防工业和民用两大部分。而国防工业的援助又分为常规武器和战略尖端武器两部分。“一五”期间,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中最后实际执行的是150项,其中国防工业为44项。对于这44项国防工业,苏联提供了成套设备并且派遣了专家,从设计、仿制到技术培训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援助。“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了158个成套设备项目,其中国防工业43项。因此,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援建了87项国防工业。

到50年代末,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生产比较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的能力,累计仿制生产了100多种制式武器,装备了解放军,奠定了国防工业的基本布局与基础。1959年国庆阅兵时,中国自制的超音速歼击机、中型坦克、装甲履带运输车、100毫米高射炮、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以及大口径的火箭炮等常规武器装备都已亮相并接受检阅。当苏联在1960年中断援助时,中国的常规装备的制造能力已经初步具备。苏联军事专家的撤走对常规武器的研制生产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对于尖端武器来说,整个学习消化掌握的的过程就要漫长的多,另外对于尖端武器的研制,苏方对于中国还是有所保留,其态度始终是在援助与限制之间摇摆。因为这些原因,虽然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在日以继夜地努力,毕竟时间还是太短,现在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对于整体项目的研发进度还是影响极大。

以原子弹项目为例,来具体看一下:

1955年1月20日,中苏签订《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察工作的议定书》,根据这一协定在中国境内双方合作普查勘探铀矿;

1955年4月27日,钱三强率团在莫斯科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原子核物理研究事业以及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确立了由苏联帮助中国建一个小型实验原子反应堆和一个回旋加速器;

1956年8月17日,李富春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确立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原子能工业项目和进行核科学技术研究用的实验室;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工业的协定》,根据这一协定,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等;

1956年12月29日,中苏重新签订了苏联给予中国在铀矿普查勘探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

在苏联的援助下于北京西南郊兴建了原子能科研基地,苏联原子能科学家代表团来华讲授关于原子能的各种问题,1957年苏联派了十几位原子能专家来中国核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8年9月,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建成;

1957年12月20日,装有P-2型导弹及配套器材以及102名苏军官兵的国际列车驶入中国;炮兵教导大队的训练班在苏军官兵的教导下开始训练;在苏联学习的部分中国留学生转入到特种专业学习;

1958年9月,空军建制下的第一所导弹学校成立,12名苏联专家来承担教学任务;

1958年10月6日,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在北京成立;

到1958年底,共计有111名原子能专家、43名开采核材料的地质专家、340名与核研制有关的专家在华工作;

1958年10月,苏联拖延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1959年6月,又拒绝按协议提供原子弹样品和导弹的技术资料;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宣布撤回全部专家、撕毁协议,致使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和原子弹、导弹尖端武器的研制陷入突如其来的困难局面。

很多项目和工程已经搭好了建设框架,苏联停止援助之后,除了专家全部撤走,由苏联提供的设备及材料停止供应,导致工程无法继续,整个项目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海军的导弹靶场和长波电台的建设,空军的地空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发射架的订货验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543”、“542”两种型号产品的总设计和仿制,军事工程学院高射导弹射击理论、控制回路设计和飞行理论等新专业的教学等重点国防项目都被严重影响。

好在之前的几年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分外努力,从上到下都非常有紧迫感,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来工作,已经把核工业基本建设的初步设计和规划完成,也得到了部分工艺流程的结论性参数。

以制造原子弹关键环节的铀浓缩工厂为例,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铀浓缩工厂,并且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和专业管理人员。当1959年6月苏联初步显示出毁约迹象时,二机部领导指示铀浓缩工厂抢建主工艺厂房,确保年内抢装主机。1959年12月27日,第一批机组在主工艺厂房安装成功,为铀扩散厂的按时建成创造了条件。所以当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时,不仅铀235生产线的主要环节已经建成,设备也基本配套齐全。

当然,必须要说一下的是:有一部分的苏联专家对于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很真挚的,他们对于援助中国是尽心尽力的。在得到撤回苏联的通知时,到他们真正撤离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在这段时期,他们抓紧时间,把一切他们了解的核心技术环节都倾囊相授,即使中国的科技人员还不能完全搞懂,没关系,你们先记下来,后面慢慢消化。。。

再说一下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债务解决问题。

中国当时对苏联的债务,主要是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武器装备。

朝鲜战争时,中国向苏联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按照双方协议,这批武器以半价支付。按照斯大林的说法,这意味着苏联也承担了一半的抗美援朝的责任。。。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

不过,由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表现超卓,牺牲巨大,让斯大林刮目相看,后期大约20个师的武器装备以及将近400架战机是苏联免费支援的。

需要中国支付的部分,大约是30亿元人民币。

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时,把大部分武器装备移交给中国,这部分折价为9.8亿元人民币。

中国欠苏联债务的另一部分,是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华的机器设备等。

这两大部分加起来,自1950年以来,中国向苏联借贷连利息折合人民币共57.43亿元。1960年之前已还33亿元人民币,截止1960年7月,中国尚欠苏联总计24.43亿元人民币的债务。1961年,中国决定加速还款,计划在五年内提前还清对苏欠款。

196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自豪地宣布,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中国工业化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是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来的。

从“一五”计划算起,全国上下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70多年,已经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拥有比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当然,官方的说法比较谦虚,按照工业门类来说,中国现在大概是全球所能覆盖工业门类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那些曾经的工业皇冠上面的明珠,随着中国一个又一个摘取,现在已经剩的不多了。。。

当然,很多工业门类,我们的水平离先进行列还有差距,有些差距还不小。

还有些门类,是我们的短板,以前可以靠全球化补齐,现在必须自己来补上这些短板。

总体看来,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要从中期阶段跨越到任务完成,还需要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需要大幅提高;

2,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这个比例过高,需降到30%以下;

3,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需推进产业升级;

4,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

5,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服务业的发展总体来说是一个随动的概念,或者说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搞得好,服务业就发达,工业化没搞好,服务业也不可能一枝独秀。

0 阅读:2